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应用影像学联合技术对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附3例报告)代景儒①韩长利邱严利代世鹏郑书刚脑动静脉畸形(AVM)是在胚胎早期中脑叶的血管母细胞被分化的过程中因发育受到障碍而产生动静脉直接交通所致,畸形的血管团进一步扩张变薄而发生破裂出血。本文收集应用CT、...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 ,5 0岁。腹胀伴下腹部突起10余天。左侧腹部可触及一直径约 13cm的巨大肿物 ,质硬 ,表面光滑 ,无结节 ,轻度触痛 ,活动度可。B超检查印象 :盆腔及腹腔左侧肿物 ,考虑为恶性占位。腹部及盆腔CT平扫示左下腹部及盆腔 (子宫、膀胱与骶、尾骨间 )内均可见巨大肿块影 ,边界清楚 ,密度不均 ,直径约 10cm大小 ,邻近肠管被肿块推移 (图 1,2 )。印象 :腹部及盆腔占位 ,考虑起源于卵巢。胸部CT平扫示右侧肺门不规则形肿块 ,肿块向右支气管内突入 ,致管腔变形 (图 3)。气管旁、气管前腔静脉后间隙及右肺门可见肿大淋巴结 (图 4 )。左乳…  相似文献   
13.
腰椎峡部裂的螺旋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峡部裂(spondylosehisis,SS)是指腰椎椎弓峡部关节间部骨质缺损,亦称椎弓崩裂或椎弓峡部不连;峡部裂可发生于一侧或两侧,大约95%的病人发生在腰5椎峡部;腰椎峡部裂是引起腰腿痛的原因之一,国内报道发病率5%~7%日。X线平片虽为一种必要的检查手段,但容易出现假阴性情况出现漏诊;单纯的椎间盘CT扫描亦不能发现未出现椎体滑脱的腰椎峡部裂;螺旋CT扫描基本可避免出现遗漏,在诊断腰椎峡部裂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几种少见脾病变的CT表现,提高脾脏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采用CT(PICKER1200EX型CT),对6例脾梗塞、5例脾转移瘤、1例脾原发恶性淋巴瘤进行平扫和增强,均经手术病理和治疗随访观察证实。结果脾梗塞呈三角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区,病变无强化;脾转移瘤为囊状低密度肿块,单发或多发,病灶呈小结节状或环形强化;脾原发恶性淋巴瘤,呈局灶性低密度区和不均匀强化。结论上述几种脾病变均有一定的CT征象,结合临床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肾发育不全并发囊肿者较罕见,我院曾收治1例,由于囊肿体积较大且位于肾上腺区,致误诊为肾上腺囊肿。病例男,75岁,因间断性意识丧失7年,近日加重而入院。临床检查:BP14/11kPa。左上腹可触及肿块,边界不清,表面光滑,质地中等,无压痛。初步诊断: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CT灌注成像(CTPI)在超急性期及急性期脑缺血性疾病的应用。方法:对20例缺血性中风发作2~24小时的患者行常规CT扫描及CT灌注成像。结果:20例中超急性期5例,急性期13例,CT平扫均未发现病灶。急性期有2例在CT平扫时出现缺血灶;CT灌注成像共检出23个病灶,均经随访CT、MRI证实。23个病灶表现为最大峰值时间(PT)及平均通过时间(MTT)较对侧延长,相对血流量(RF)明显减低(P<0.001)。结论:结合常规CT及MRI扫描,CT灌注成像能够显示超急性期和急性期缺血性疾病性脑卒中病灶,区分可逆性(半暗带)与不可逆性缺血区,为超急性期及急性期患者溶栓和其他药物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静脉充氧(高氧液)和早期康复对脑梗死病人愈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充氧系根据量子物理学的原理,在常压下将医用纯氧溶液在医院常用的大液体中,使其成为一种含有高浓度溶解氧,并且氧分压可达100Kpa的液体。高氧液输入人体后,立即以溶解氧的方式直接向组织细胞供氧,使组织细胞从乏氧代谢转为有氧代谢,消除代谢性酸中毒,同时扩充血容量,增加有效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有利于改善脑缺血缺氧,促进意识状态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本研究采用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方法观察了静脉充氧和早期康复治疗9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 我院使用的是广东威达医疗器械集团公司生产的LMW—400型常导超低磁场磁共振成像系统。该系统具有运行维护费用低及稳定性高的特点,其图像能基本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下面将我们使用与维护机器的经验简介如下: 一、要使系统有较高的倍噪比,必须保证有较小的系统接地电阻,这是系统安装的关键。在这一点上要不惜代价,因为倍噪比越高,图像质量越好。 二、不同的机器,不同的病人的最佳检查脉冲序列有所不同,要以清晰显示病变为目的,模索积累经验。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患者在药物综合治疗基础上的高压氧治疗中的血压变化规律及安全性。方法2004年1月~2006年2月于沧州市人民医院产科门诊诊断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孕妇25例进行在解痉降压基础上的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前血压均控制在了160/100mmHg以下,进舱前30rain血压〉150/100mmHg者均舌下含服心痛定10rag。氧舱绝对压力0.15Npa,加压20min-稳压吸氧20rnin-吸空气5min-稳压吸氧20min-减压20rain。入舱后定时监测各时段血压变化并记录后输入SPSSll.5统计学软件分析系统。结果高压氧治疗中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匀比加压前和加压时降低,减压时及减压后的血压比吸氧中升高,但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孕妇行药物综合治疗基础上的高压氧治疗中,血压稳中有降,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肾囊肿乙酸注射硬化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乙酸作为肾囊肿硬化剂的作用,比较乙酸和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的效果.方法 应用螺旋CT引导,对85例肾囊肿患者进行硬化治疗,其中43例采用无水乙醇作为硬化剂,42例采用50%乙酸作为硬化剂.所有患者抽净囊液后,注入硬化剂留置一定时间,然后将硬化剂抽出.结果 无水乙醇组中囊腔的消失率为55.8%(24/43),50%乙酸组的囊腔消失率为71.4%(30/42).无水乙醇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3%(7/43),50%乙酸组的发生率为4.8%(2/42).无水乙醇组硬化剂囊腔内的保留时间为(20±4)min,50%乙酸组的保留时间为(10±2)min.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50%乙酸作为硬化剂对肾囊肿进行硬化治疗,硬化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可替代传统的无水乙醇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