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3篇
特种医学   11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造影剂排空滞缓段的血管内超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造影剂排空滞缓的冠状动脉段的病变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3例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造影剂充盈缓慢且排空滞缓的血管行血管内超声检查,分析斑块性质、测量面积狭窄率及计算重构指数。结果:与参照血管段比较,病变处血管面积[(17·04±3·86)mm2vs(14·35±3·62)mm2,P<0·01]及血管腔面积[(13·72±2·38)mm2vs(11·86±2·57)mm2,P<0·01]均显著增加,并有软斑块,狭窄程度较轻(19·48%±5·23%)。23处病变20处为正重构,重构指数为1·21±0·07。结论:小的粥样硬化斑块及正重构是导致造影剂排空滞缓的原因,这种病变具有不稳定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总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前施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233例,共有靶血管251支,闭塞时间(20±10)个月.226例(226/251,96.9%)的237处靶病变(237/251,94.4%)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共植入冠状动脉支架266枚.因导丝不能通过CTO病变未成功7例:造影提示病变类型均为旁路侧支血管丰富型或多处长的弯曲病变,其中2例闭塞时间有5年以上,另5例未开通患者中有2例因心功能不全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而终止操作.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心绞痛症状缓解率85.4%.心功能改善率79.6%,5年生存率88.9%.结论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关键在于熟练的操作技术、合理的器材选择及仔细评估病人和动脉闭塞病变状况;开通闭塞动脉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对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成功接受介入治疗的室间隔缺损患者165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1天及术后第4天记录24小时动态心电图,由电脑自动分析并经心电专业人员校正,得出心率变异性的各项时域指标;另按心脏超声测得的肺循环血流量/体循环血流量(Qp/Qs)值将165例患者分为Qp/Qs<1.5组与Qp/Qs≥1.5组并进行对比分析。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前、术后心率变异性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术前1天、术后第4天的RR间期、SDNN及SDANN均显著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而术前1天的rMSSD则显著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术前1天比较,术后第4天RR间期、SDNN及SDANN均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室间隔缺损患者QP/QS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按Qp/Qs分组后分析发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术前1天Qp/Qs<1.5组、Qp/Qs≥1.5组患者的RR间期、SDNN及SDANN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而rMSSD则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术后第4天Qp/Qs<1.5组患者的SDNN及SDANN降低,而rMSSD、PNN50则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Qp/Qs≥1.5组患者的RR间期、SDNN及SDANN也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术后第4天与术前1天比较,Qp/Qs<1.5组患者SDNN及SDANN均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Qp/Qs≥1.5组RR间期、SDNN及SDANN均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而rMSSD则降低,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组研究先心病患者术前及术后早期心率变异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心率变异性降低的程度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冠脉粥样斑块特征的关系。方法对7例稳定性心绞痛(SA)、2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均测定血浆hs-CRP水平。对其中的7例SA患者、27例UA患者行左室造影(LVA)检查测定LVEF水平。观察hs-CRP、LVEF水平与斑块特征的关系。结果不稳定型斑块组血浆hs-CRP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稳定型斑块组(P<0.01),冠脉中重度狭窄组与轻度狭窄组类似(P>0.05)。冠脉中重度狭窄组LVEF水平非常显著地低于轻度狭窄组(P<0.01),不稳定型斑块组与稳定型斑块组类似(P>0.05)。结论hs-CRP水平有望成为反映粥样斑块不稳定程度的敏感指标,但不能反映冠脉病变狭窄程度。LVEF水平可反映冠脉病变狭窄程度。但在SA、UA患者中,LVEF水平不能反映斑块稳定程度。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细胞骨架及线粒体KATP通道在原代培养乳鼠窦房结细胞模拟缺血预适应中的作用及相互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12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中心实验室完成.取培养2 d的窦房结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拟缺血再灌注组、模拟缺血预适应组、微丝聚合剂+缺血再灌注组、线粒体KATP通道开放剂+缺血再灌注组、微丝解聚剂+缺血预适应组、线粒体KATP通道阻断剂+缺血预适应组以及线粒体KATP通道开放剂+缺血再灌注+微丝解聚剂组.以fura2/am荧光探针标记细胞内钙离子,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钙离子浓度;以FITC-phalloidin标记F-actin,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其形态结构的改变.结果①微丝聚合剂及线粒体KATP通道开放剂预处理均能显著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钙离子超载,维持微丝形态结构的相对完整性,模拟缺血预适应效应.②微丝解聚剂及线粒体KATv通道阻断剂预处理可阻断缺血预适应效应,使窦房结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高,微丝断裂、解体.③微丝解聚剂还可取消线粒体KATP通道开放剂的保护效应.结论模拟缺血预适应及线粒体KATP通道开放剂能显著改善模拟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微丝解体;而维持微丝结构的相对完整性,也在模拟缺血预适应以及线粒体KATP通道开放剂的保护作用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6.
87.
88.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对患者血浆脑钠尿肽(BNP)、心房钠尿肽(ANP)的影响及意义。方法以在我院接受封堵术治疗的187例VS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心脏超声测得的肺体循环血流量比值(Qp/Qs)分为A组(Qp/Qs<1.5,98例)与B组(Qp/Qs≥1.5,89例);分别于封堵术当日07∶00及封堵术后24 h、72 h各抽取静脉血5 m l,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BNP浓度,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ANP浓度。结果①B组肺动脉压力较A组显著升高(P<0.05)。②术前B组血浆BNP浓度较A组及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术后24 h及72 h两组血浆BNP浓度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而术后72 h虽较术后24 h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③术前两组患者血浆ANP浓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术后72 h则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其中A组已达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VSD患者血浆BNP及ANP浓度与肺循环血量多少及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术后早期血浆ANP浓度的变化特征,可作为VSD封堵术后远期疗效判断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9.
目的:评估血管内超声显像(intravascularultrasound,IVUS)测定的指标对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病变功能意义的判断价值。方法:46支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arteryangiography,CAG)显示中度狭窄(直径狭窄率40%~60%)的冠状动脉,压力导丝测定心肌血流储备分数(myocardialfractionalflowreserve,FFRmyo),IVUS测定面积狭窄率及最小管腔面积。以FFRmyo<0.75为界限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选择IVUS测量的每个指标的截断点。结果:46支血管病变的直径狭窄率(49±11)%,FFRmyo为(0.83±0.15),显著低于正常组(FFRmyo为0.97±0.02)。14处(30%)病变低于界限值(FFRmyo<0.75)。IVUS面积狭窄率与FFRmyo呈负相关(r=-0.68,P<0.001)。以FFRmyo<0.75为界限值,根据ROC分析,面积狭窄率≥65%为截断点,灵敏度=100%,特异性=72%。最小管腔面积与FFRmyo呈正相关(r=0.63,P<0.001),以最小管腔面积≤4mm2为截断点,灵敏度=93%,特异性=77%。结论:IVUS测定的面积狭窄率≥65%、最小管腔面积≤4mm2,能较准确地判断中度狭窄病变的功能意义。  相似文献   
90.
为探讨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通道 (简称KATP通道 )开放剂对模拟缺血 再灌注时培养的乳鼠窦房结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分离乳鼠窦房结细胞 ,纯化培养 2天后进行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模拟缺血 再灌注组 (I/R组 )、KATP通道开放剂Pinacidil干预组 (P +I/R组 )及KATP通道阻断剂干预组 (5 HD +P +I/R组与 5 HD +I/R组 )。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窦房结细胞存活率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各组窦房结细胞内钙。结果 :①I/R组窦房结细胞存活率 (51 .79%± 6 .2 8% )较对照组 (95 .0 8%± 1 0 .48% )明显降低 (P <0 .0 0 1 ) ;P +I/R组 (63 .77%± 5 .35 % )则较I/R组显著增加 (P <0 .0 1 ) ;而 5 HD +P +I/R组 (52 .88%± 6 .2 5 % )及 5 HD +I/R组 (53 .1 6 %± 5 .35 % )均较P +I/R组明显降低 (P <0 .0 1 )。②以对照组窦房结细胞平均荧光强度值为 1 0 0 % ,其余各组窦房结细胞相对荧光值为 :I/R组 374%± 52 % ,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P +I/R组 1 62 %± 2 0 % ,较I/R组显著降低 (P <0 .0 1 ) ;5 HD +P +I/R及 5 HD +I/R两组分别为 385 %± 56 %与 379%± 44 % ,均较P +I/R组显著增高 (P <0 .0 1 )。结论 :①模拟缺血 再灌注可显著降低窦房结细胞存活率 ,并致窦房结细胞内钙超载 ;②KATP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