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构建特异作用于尿路上皮细胞的重组腺病毒并研究其对膀胱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方法 RT-PCR测定人类uroplakinⅡ(hUPⅡ)基因的表达模式以及柯萨奇病毒腺病毒联合受体(CAR)对多重细胞系的影响。瞬时转染和荧光素酶检测分析技术测定hUPⅡ启动子的组织特异性。构建重组腺病毒Ad-UPⅡ-E1A和Ad-UPⅡ-Null,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和PCR技术检测其构建的正确性。Western blot分析细胞感染重组腺病毒后腺病毒E1A蛋白在膀胱癌细胞株BIU-87中的表达。测定重组腺病毒Ad-UPⅡ-E1A对于膀胱癌细胞系BIU-87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膀胱癌细胞系BIU-87细胞表达hUPⅡ和CAR,其中hUPⅡ启动子具有高活性。在细菌技术上使用同源重组,将hUPⅡ启动子和E1A基因插入到5型的重组腺病毒的基因组中。在BIU-87细胞感染重组腺病毒Ad-UPⅡ-E1A后,E1A蛋白的表达呈强阳性。MTT分析证实重组腺病毒Ad-UPⅡ-E1A抑制了膀胱癌BIU-87细胞的生长。结论 hUPⅡ启动子有高组织特异性。重组腺病毒Ad-UPⅡ-E1A对膀胱癌细胞系BIU-87细胞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观察黄嘌呤氧化脱氢酶(XOD)在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分同系移植组和异系移植组两组.采用左肾原位移植术建立大鼠.肾移植模型.分别于术后1、4、7 d切取受体左肾,观察其形态学改变,应用比色法检测移植肾组织中XOD和活性氧(ROS)的活力,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XOD的表达.结果 异系移植组术后第4、7天呈现典型的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改变.该组各时间点的XOD活力、ROS水平、Banff总分及免疫组织化学评分与同系移植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系移植组移植肾XOD活力、ROS水平、Banff总分及免疫组织化学评分之间均呈正相关(r≥0.751,P<0.01).XOD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球内皮细胞和浸润的单核巨噬细胞中.结论 XOD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泛素结合酶E2C(UBE2C)在肾透明细胞癌(KIRC)中的表达模式、临床预后价值以及调节KIRC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肿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和人类蛋白质表达图谱数据库(HPA)分析UBE2C基因在KIRC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合KIRC患者的临床信息,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UBE2C基因在KIRC患者中的预后价值。通过基因富集分析(GSEA)了解UBE2C基因调控KIRC的分子机制。计算KIRC患者中的浸润免疫细胞含量,并评估UBE2C基因表达水平与免疫细胞浸润含量的相关性。结果 KIRC组织中的UBE2C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肾组织(P<0.05)。KIRC组织中UBE2C表达与肿瘤位置、组织学分级、病理分期及TNM分期有关(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BE2C可作为预测KIRC患者总生存期(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GSEA结果表明,UBE2C可能参与调节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细胞周期检查点、ECM糖蛋白等多条信号通路。UBE2C基因表达水平与KIRC肿瘤微环境中T...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叉头转录蛋白O亚族3(FOXO3)基因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GEPIA数据库分析FOXO3基因在膀胱癌与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利用UALCAN数据库分析膀胱癌中FOXO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通过TIMER数据库分析FOXO3基因表达与膀胱癌免疫浸润水平的相关性;通过String数据库分析与FOXO3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果:GEPI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FOXO3基因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 < 0.01);低表达FOXO3基因的患者总生存率(OS)和无疾病生存率(DFS)均显著高于高表达者(P < 0.05)。UALCAN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膀胱癌中FOXO3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TIMER数据库分析显示FOXO3基因表达与B细胞(r=0.133,P < 0.05)、CD8+T细胞(r=0.262,P < 0.01)、CD4+T细胞(r=0.12,P < 0.05)、巨噬细胞(r=0.252,P < 0.01)、中性粒细胞(r=0.242,P < 0.01)和树突状细胞(r=0.162,P < 0.01)的免疫浸润水平呈正相关。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发现,AKT1、SIRT1、EP300、BCL2L11、SOD2、SGK1、AKT2、CREBBP、CDKN1B、SMAD4等蛋白与FOXO3具有明显相互作用。结论:基于肿瘤基因数据库分析发现,FOXO3基因在膀胱癌组织中低表达,其高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FOXO3表达与膀胱癌免疫细胞的浸润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5.
近年来,机械灌注临床应用日益成熟,相关设备开发越加完善,其临床获益效果也逐步得到认可。然而,机械灌注对于肾脏的保护机制仍然不明确,可能与机械灌注可以不断提供营养、带走代谢废物以及模拟生理条件下血管内皮经受流体剪切力(FSS)的内环境密切相关。本文就FSS缺失诱发氧化应激反应、FSS突现加重氧化应激损伤以及FSS在机械灌注保存移植肾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6.
儿童附睾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 RMS )是泌尿系统肿瘤中较为罕见的疾病,国内外文献中仅见个案报告或小样本报道[1 -2].我院于2018 年收治1 例青少年附睾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采用根治性附睾及睾丸切除术,术后随访2年余,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7.
张驌  王诚  杨俊  罗游  熊虎  付生军  马宝良  杨立 《器官移植》2016,7(3):182-186
目的 建立大鼠肾脏在体持续灌注模型,为移植肾持续灌注保存的基础研究提供简便可靠的动物模型。 方法 雌性大鼠30只,根据灌注入口不同随机分为3组:右肾动脉入口组(无需显微缝合)、腹主动脉入口组(需要在显微镜下行腹主动脉穿刺口的缝合)、左肾动脉入口双肾对照组(需要显微缝合左肾动脉开口,在不影响全身循环的情况下实现自身左右肾脏不同保存方法的对照)各10只,均以卵巢静脉作为灌注液的流出道。分别计算3组的灌注成功率与肾脏持续灌注2 h再灌注成功率。 结果 右肾动脉入口组灌注成功率为80%,再灌注成功率100%;腹主动脉入口组灌注成功率为100%,再灌注成功率为80%;左肾动脉入口双肾对照组灌注成功率为80%,再灌注成功率为50%。 结论 3种简便大鼠肾脏在体持续灌注模型均建立成功,对于显微外科初学者,无需显微缝合的右肾动脉入口方法最为简便可靠,次要选择腹主动脉入口组;具有扎实显微外科基础的术者,左肾动脉入口双肾对照组可实现右侧肾脏静态低温保存与左侧肾脏持续灌注保存的自身对照,不失为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碳酸酐酶9(MN)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技术,对30例肾细胞癌患者及30例非肾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肾癌细胞标志物MN mRNA进行检测。结果:非肾癌组外周血中均不表达MN mRNA。肾癌患者外周血MN mRNA阳性表达13例(43%),其中肾癌转移8例,局限性肾癌5例;肾透明细胞癌12例,混合型癌1例。外周血MN mRNA表达与肾癌的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而肾透明细胞癌阳性率(12/22)明显高于其他组织类型(P<0.05)。结论:RT-PCR技术可较敏感地检测到血液中肾癌细胞,有助于早期诊断肾癌微小转移。MN可被视为透明细胞癌特异的相关蛋白。  相似文献   
29.
尿膀胱癌抗原与透明质酸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尿膀胱癌抗原 (UBC)和透明质酸 (HA)诊断膀胱癌的价值。 方法 研究对象 94例 ,其中膀胱癌患者 64例 ,泌尿系良性疾病患者 2 0例 ,健康对照组 10例。膀胱镜检查前取尿样分别进行UBC、HA和脱落细胞学检测 ,分析比较 3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价值。 结果 以 12 μg/L为UBC诊断膀胱癌的临界值 ,以大于正常对照组尿液HA水平上限 14 4 .7ng/ml为HA阳性界值时 ,UBC和HA诊断膀胱癌的敏感性分别为 85.9%和 89.1% ,与脱落细胞学 (40 .6% )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3种方法诊断膀胱癌的特异性分别为 85.0 %、80 .0 %和 95.0 % ,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94.8%、93 .4%和 96.3 % ,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65.4%、72 .7%和 3 3 .3 %。 结论 尿UBC和HA检测技术简单 ,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可作为早期诊断膀胱癌的较好的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简称肾癌)中淋巴细胞活化抗原CD70的表达状况及其临床意义,为肾癌干细胞研究筛选适当的表面标志物。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例正常肾组织、62例肾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D70蛋白表达状况。结果 CD70在正常肾组织、癌旁组织、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细胞癌、嫌色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0%(0/20)、6.82%(3/44)、90.91%(40/44)、27.27%(3/11)、14.29%(1/7)。在肾癌组织中CD70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肾组织和癌旁组织(P〈0.01),CD70表达水平在肾透明细胞癌中随其分化程度降低而增强,但与临床分期无相关性。结论 CD70的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的恶性程度有相关性,可作为肾透明细胞癌的新型特异性肿瘤标志物,用于对尚未确定组织学分类的肾肿瘤进行鉴别诊断,并有望成为肾透明细胞癌预后判断的指标及治疗的靶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