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0 毫秒
71.
目的:探讨江西省不同收入的农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统筹基金使用的公平性。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和类似序贯试验法,调查1208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统筹补偿者;用集中指数反映公平性。结果:1 208例5种不同经济状况的新农合居民恩格尔系数、人均住院总费用、人均实际补偿费及大病统筹的实际补偿比有差别,其住院总费用和实际补偿费用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256 1和0.197 8;结论:不同经济状况家庭住院总费用和实际报销费用的集中指数数值不大,公平性基本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72.
背景:瘢痕疙瘩是整形外科中非常棘手的问题,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多种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通路,细胞外基质等。目前关于机械力及其力学信号转导通路影响瘢痕疙瘩的进展研究已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研究瘢痕疙瘩发病机制的热点之一。 目的:总结参与瘢痕疙瘩发病机制的相关机械信号转导通路进展,为进一步认识瘢痕疙瘩发病机制及防治瘢痕疙瘩的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Elsevier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相关文章,检索词为“keloid,molecular mechanism,mechanical stress;cutaneous scar,mechanobiology,mechanosignaling pathway”,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选择内容与瘢痕疙瘩相关分子信号转导机制及其参与其机械力改变的力学信号转导通路相关的文章,共纳入23篇文献。 结果与结论:瘢痕疙瘩相关机械信号转导通路如转化生长因子β/Smad,MAPK,整合素,Wnt/β-catenin,RhoA/ROCK和肿瘤坏死因子α/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等在瘢痕疙瘩的形成及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多项临床实验也表明了部分机械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在伤口愈合或减轻瘢痕增生方面的有效性。从机械信号转导通路研究瘢痕疙瘩发病机制虽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大部分还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其次,各个机械信号转导通路的相关性及交叉性还需深入研究,以便实现防治瘢痕疙瘩的突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73.
近几年来,随着医保和农村合作医疗在我国全面实施,病案的对外功能明显增加,利用价值急骤上升。 1病案的对外功能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医疗、教学、研究、防疫方面:病案是医务人员对疾病进行正确诊断和治疗效果的全部总结,是临床教学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宝贵信息资料。通过对大量病历的分析研究,总结新的经验;新的经验推广应用于临床所产生的资料又记录在病历中,如此周而复始,促进了临床医疗的发展和进步。关于肿瘤疾病、传染病、遗传病,做好肿瘤登记、传染病的报告和遗传病的记录,有效地防止漏报。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医护病历书写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制定解决策略。方法:总结聊城市人民医院2006/2007年2a间出院病历和运行病历质检情况。结果:常见问题是主诉与现病史不一致,既往病史项目缺失,病程记录不完整等,影响了病历在科研、医疗、教学等诸方面重要作用的发挥。结论:解决策略是加强病历书写规范和法律意识;拥有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加强责任心,改进工作作风;加强质控督查,与奖惩挂钩。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甲基莲心碱(Neferine,Nef)对移植至裸鼠的人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方法 建立人增生性瘢痕裸鼠动物模型,将瘢痕组织块植入18只裸鼠皮下,术后第24d组织成活后,随机分为3组:①Nef治疗组(A组);②稀盐酸对照组(Nef溶媒0.03M HCl:NS=1:9)(B组);③空白对照组(C组)。A、B组每只每2d分别局部注射Nef l00μl(1.2mg/ml)和稀盐酸100μl。两周后,用光、电镜观察组织和细胞形态学变化,测量植入物的体积,用全自动图像分析仪测量组织中胶原和酸性粘多糖含量。结果 A组植入物体积缩小,与B、C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胶原排列较整齐;I型胶原减少,Ⅲ型胶原增加;胶原和酸性粘多糖含量显著降低(P<0.001)。结论 Nef对移植至裸鼠的人增生性瘢痕有减小体积,改变Ⅰ、Ⅲ型胶原成分,降低胶原和酸性粘多糖含量的作用。表明Nef对移植至裸鼠的增生性瘢痕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6.
瘢痕性并指指蹼成形术五例报告刘伟,刘天,李文芳,付建华,刘丽忠,徐盈斌(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科南昌330006)我科自1992年起应用带血管蒂“古币状”瘢痕瓣在瘢痕性并指指蹼的成形术中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5例,男2例,女3例...  相似文献   
77.
看病难看病贵源于越级诊疗,越级诊疗源于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弱化。新医改以来,国家的大量投入,反而导致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弱化。探索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弱化的体制根源,才能寻找到增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现实路径。增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是实施分级医疗的必由之路。医疗机构行政化制约着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行政化根源在于现行的医疗卫生体制。只有从体制改革入手,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去行政化,才能增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冠脉通片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冠脉通片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阳性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片600mg/(kg·d)灌胃,冠脉通片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冠脉通片1200、600、300mg/(kg·d)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均灌胃5天后,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心脏前降支结扎40 min后再灌注120 min,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比较各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面积,测定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的活性,观察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的病理变化和细胞凋亡数量。结果冠脉通片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面积、细胞凋亡数量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或P<0.01)。除冠脉通片低剂量组CK-MB外,各治疗组大鼠血清AST、CK、CK-MB、c-TnT活性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冠脉通片能够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损伤程度,可能与其改善心肌酶和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山楂叶提取物(奥沙恩注射液)对犬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犬为实验对象,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从心肌酶、血管活性物质、心外膜电图、心肌耗氧量、心肌缺血及坏死面积等多种角度,研究奥沙恩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奥沙恩注射液可显著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酶(CK、CK-MB、LDH)的含量,显著降低血管活性物质(ET、TXB2)的升高,提高血浆6-Keto-PGF1α的水平和6-Keto-PGF1α/TXB2比值,显著降低心肌耗氧,减少心肌死区面积.结论:奥沙恩注射液对犬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确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0.
缺血性心脏病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人们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手段。一般情况下,心肌细胞依赖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所产生的三磷酸腺苷(ATP)来维持其舒缩功能和离子泵功能。细胞自噬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程序性降解机制,是机体组织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和自我修复过程,也是细胞凋亡的一种方式,是维持人体细胞能量平衡的一种基本现象。线粒体自噬是细胞选择性自噬的一种,是受损线粒体利用自噬机制选择性清除受损的蛋白质和细胞器来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线粒体自噬对于维持心肌细胞的稳态非常重要。随着现代生物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中药或其提取物被证实可以通过自噬或者调节线粒体的功能来改善缺血/再灌注后的心肌细胞损伤。这更加启发着中医药工作者以线粒体为靶向寻找有效的治疗措施。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就线粒体自噬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作用以及中医药在该领域的干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