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高血压病人出院后血压控制不稳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出院后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不稳的原因。方法:以电话随访形式,对上述60例高血压病病人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现所服降压药物名称,剂量和服用方法;近期内情绪的变化,(包括作息规律,饮食规律,排便情况,睡眠质量等);活动情况变化;环境因素改变等。结果:60例高血压病人出院后血压不稳原因是遵医用药行为差,错误理念,工作生活安排不便理。结论:对高血压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做好高血压病人的用药指导,让病人和家属重视服用降压药物,是控制血压不稳的前提。为年龄大的病人尽量选应长效药,控释片和缓释片;开展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做好出院指导和心理护理,减少重复入院。  相似文献   
72.
大肠海绵状血管瘤是非常罕见的良性血管病变。我院 1999年 4月收治 1例 ,分析报道如下。1 病例患者男 ,18岁 ,因反复便血 17年就诊 ,期间诊断为内痔 ,行内痔切除术 5次。 1999年 4月行电子结肠镜检查 ,镜下见乙状结肠、直肠黏膜下血管怒张 ,黏膜呈紫红色 ,表面糜烂 ,占据 2 / 3管腔。转普外科治疗 ,术中发现海绵状血管组织侵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下段肠壁全层 ,呈蓝紫色 ,直肠肠腔狭窄 ,肠壁明显增厚 ,肠周脂肪组织增生、肥厚、纤维化 ,纵切标本见其腔内大量扭曲血管瘤样改变。术后病理示黏膜下层有许多腔大、壁薄的血窦和血管 ,内衬单层内皮细…  相似文献   
73.
目的:分析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对侧颅内血肿的发生时间,形成原因及预防治疗。方法:我们自1989年9月-2001年8月收集共9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结果:9例第一次手术回病房后,昏迷4例,手术对侧瞳孔逐渐增大24h内再次CT复查,发现对侧颅内血肿。另5例在第一次手术后48h复查CT,均提示手术对侧颅内血肿,血肿量在30-80ml,其中5例为脑挫裂伤伴硬脑膜下血肿,中线结构移位明显,2例为颞枕部硬膜外血肿,2例为颞叶脑内血肿。硬膜外血肿2例和颞叶脑内血肿2例手术治疗,预后良好。5例脑挫裂伤伴硬膜下血肿立即行手术治疗,清除血肿,4例血肿清除后脑搏动较弱,5例均行硬膜减张缝合并去骨瓣。手术后死亡3例,2例手术后有偏瘫。结论:一侧外伤性颅内血肿在手术后继发血肿的发生率为0.8%-2.2%,多发生在48-72h之内。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急性颅内压增高引起的血管自主调节丧失,血管床扩张淤血,脑血管内外压力差增大可能也是重要因素。并且常在脑挫裂伤的基础上继发出血,亦可因过度换气,使用脱水降压剂及去骨瓣减压不当使颅内压聚降有关。  相似文献   
74.
姜楠  付博 《天津医药》2018,46(5):454-457
摘要: 近年来, 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 (CAS) 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患者出现心绞痛、 呼吸困难和晕厥等严重威胁生命的临床症状, 导致预后极差。外科瓣膜置换术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然而, 传统的外科手术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尤其是高龄、 术前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 因此, 超过30%的患者未能接受手术治疗。为解决这一问题, 经皮穿刺导管介入的微创技术应运而生。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 (TAVI) 术是将人工生物瓣膜嵌入导管内并在病变的主动脉瓣原位释放的技术。多项临床研究已经表明, TAVI手术能够显著降低病死率, 目前全球已完成超过40万例。随着临床数据的积累, TAVI手术的适应证有望进一步扩大。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经验的基础上, TAVI介入技术自2010年开始引进我国, 初步临床疗效确切, 为我国此类患者点燃了生命的希望。虽然现阶段TAVI手术并不是主动脉瓣疾病治疗的金标准, 但微创或无创的治疗方法代表着未来瓣膜外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5.
恶性肿瘤晚期常发生骨转移,产生明显的骨痛,靶向放射性核素治疗可显著缓解骨痛.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ethylenediamine tetramethylene phosphonic,EDTMP)具有亲骨性和螯合能力强的良好化学性质.放射性核素衰变发出的射线产生的辐射生物效应,可破坏病变组织或细胞而达到治疗目的.钐-153...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年龄差异对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高龄组(71-80周岁)88例和低龄组(51-60周岁)15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溶栓前及溶栓后24 h NIHSS评分比较,并于一个月后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  相似文献   
77.
78.
磁共振是继CT后出现的特殊影像技术,它安全、准确、无创伤、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为临床提供了大量影像学信息,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但此项检查时间较长、噪音较大,患者在检查时处于被迫体位,易产生恐惧、紧张心理,使检查不能顺利开展下去,致使图像质量太差而达不到诊断目的。为此,检查前对患者的精心护理,使患者检查中密切配合变得尤为重要,成为这项检查能否成功的关键。现将我院2011年1月至11月8 000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9.
消化性溃疡(PU)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约有10%的成人患有该病。近年来,随着生物一社会一心理医学模式的建立,认为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心身疾病,因其复发率高、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不能单纯依靠药物来治疗消化性溃疡,护理工作在其治疗中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术前及术后护理方面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采取的相关及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本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共34例。结果:采用Sedinger's技术,股动脉插管应用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术中肝素化,术前及术后给予对症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论:栓塞术前多与病人交谈,了解病人心理,并说明栓塞术的配合和注意事项,使病人树立信心,消除压力,配合治疗。术前1天做好皮肤准备,由股动脉插管,各大腿和会阴部皮肤,按医嘱给药,术前禁食水。术后绝对卧床24小时,除神经外科的常规观察外,包括病人的意识状态、语言功能、肢体活动、有无癫痫发作、穿刺部位出血、穿刺侧足背动脉波动及肢体循环等。维持血压于正常水平或稍低于栓塞前的基础血压。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栓塞拔管后局部压迫15分钟至无出血时,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术后用沙袋压迫6小时,术后24小时卧床。术后剧烈头痛对症用药治疗。急性脑梗死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术后观察语言、运动和感觉功能的变化,发现一侧偏瘫、失语,甚至意识不清,考虑急性脑梗死的可能,予扩血管和扩容治疗。术后观察病人意识和血压变化。出院前向病人和家属做好宣教,出院后病人应避免精神刺激,禁烟、酒及刺激性食物,注意休息,调节饮食,劳逸结合,保持大便通畅,注意血压变化,13个月复查,随诊。如因病情需要继续服药时,向病人交代服药时间、剂量以及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及需要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