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成人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lineag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中费城染色体(Philadelphia chromosome,Ph染色体)的发生率.方法 应用针对BCR-ABL的双色双融合探针和间期荧光原位杂交(dual-color dual-fusion interphase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DDFISH)技术前瞻性检测112例初诊成人B-ALL患者染色体标本中Ph染色体.并与常规细胞遗传学(conventional cytogenetics,CC)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成功进行CC检测的89例患者中有16例(17.98%)检出Ph染色体,而DD-FISH检测112例发现35例(31.25%)Ph染色体,阳性细胞率为18.50%~99.00%(平均66.23%).35例DD-FISH检测出Ph+的成人B-ALL患者中,10例未能成功进行CC检测,5例核型正常,16例检出Ph染色体,20例核型异常患者中13例为复杂异常.结论 Ph染色体在成人B-ALL中以DD-FISH检测发生率为31.25%;用BCR-ABL探针进行DD-FISH为检测Ph染色体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是细胞遗传学检查的重要补充;对成人B-ALL患者应常规进行DD-FISH检测. 相似文献
52.
目的 研究伯基特白血病(Burkitt leukemia,BL)的细胞遗传学特点.方法 采用常规细胞遗传学(conventional cytogenetics,CC)技术检测17例初诊BL的染色体核型异常,同时应用三色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其中t(8;14)(q24;q32)的发生率,并与CC作比较.结果 17例BL中CC检出7例核型异常,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41.2%.包括单纯t(8;14)(q24;q32)、伴有t(8;14)(q24;q32)的复杂异常、t(8;22)(q24;q11)、t(12;22)(?;?)、t(2;13)(?;?)和+12、复杂核型异常及附加两条标记染色体各1例.FISH检测8例为t(8;14)(q24;q32),其中2例检测结果与CC一致,有6例为CC未检出,检测阳性率高于CC;8例中5例为2A1G102F(间期核内两蓝一绿一桔两黄信号),3例为2A1G101F(间期核内两蓝一绿一桔一黄信号).结论 8q24上c-Myc基因断裂点在散发性BL中有两种不同的位置.间期FISH检测t(8;14)(q24;q32)的敏感性高于常规核型分析,对CC是一个重要补充,应作为BL诊断的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多重荧光原位杂交(multiplex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M-FISH)及全染色体涂抹(whole chromosome painting,WCP)技术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复杂核型异常检测中的价值。方法对7例常规R显带具有复杂染色体异常的MDS患者应用M-FISH技术确定复杂染色体的重排及标记染色体的组成,识别微小易位。并进一步采用双色WCP技术验证M-FISH检测的结果。结果M-FISH不仅证实了R显带的结果,而且确定了R带核型分析没有确定的6种标记染色体、9种有不明来源的额外物质增加的染色体、5种衍生染色体的组成和来源及4种被忽略的微小易位。涉及17号染色体的异常及-5/5q-是MDS最为常见的两种染色体异常。WCP技术纠正了一些M-FISH漏检及误检的异常。结论M-FISH是明确复杂染色体异常的很有用的分子生物学工具,WCP是M-FISH技术的重要补充,R带核型分析结合分子细胞遗传学工具M-FISH和WCP可以更加准确地描述复杂染色体异常。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不同护手霜对洗必泰类外科手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名手术室医护人员随机分成A、B、C三组。受试者均按六步洗手法洗手1 min,用无菌擦手纸擦干双手。 A组不使用护手霜,B、C组分别使用3M爱护佳9260护手霜(水包油乳化液)及某品牌凡士林护手霜(油包水乳化液)。分别采集各组洗手后、使用护手霜后30 min及外科手消毒后的手部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菌落计数。结果洗手后各组间菌落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擦护手霜后30 min,各组间[A组:(3.33±0.64)CFU/cm2;B组:(3.32±0.97)CFU/cm2;C组:(4.05±1.78)CFU/cm2]比较, 菌落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菌落计数显著高于A、B组(P<0.05);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手消毒后,A、B两组受试者均达到外科手消毒要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有2人未达到外科手消毒要求,且菌落计数[(1.28±1.45)CFU/cm2]显著高于A组[(0.07±0.10)CFU/cm2]及B组[(0.06±0.12)CFU/cm2] (P<0.05)。结论使用与乳胶及洗必泰兼容的护手霜(水包油乳化液)可有效保护手部皮肤,同时对外科手消毒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5.
文章阐述了对6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围术期的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精细的护理措施,即术前护理(如观察病情、进行饮食、心理、用药护理及静脉置管开放输液通道等)和术后护理(如观察体位及并发症、各引流管,采取营养与支持疗法,进行健康宣教等)取得良好效果,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D-FISH)技术在检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inv(16)中的价值。方法 用荧光素直接标记的双色断裂点分离的基因探针CBFβ对42例M4患者进行间期D-FISH检测,并与常规细胞遗传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采用R显带核型分析的42例M4患者均未发现inv(16),而D-FISH检测发现10例(23.8 %)inv(16),阳性率为30.1 % ~ 98.0 %,平均阳性率82.1 %。5例M4Eo患者均伴有inv(16)。10例阳性患者中7例核型正常,2例伴+22,1例伴+8。结论 inv(16)在M4中阳性率为23.8 %,与M4Eo密切相关;用CBFβ双色探针进行D-FISH为检测inv(16)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是细胞遗传学检查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57.
对98例老年梗阻性黄疸病人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结果:手术治疗92例,死亡13例,非手术治疗6例,均死亡。表明病死率随着发病至手术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早期手术、加强围手术期的综合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8.
多发性骨髓瘤1q染色体异常与13q缺失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中13q14的缺失[del(13q14)]和1q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CD138单克隆抗体磁珠分选系统纯化48例初治MM患者的骨髓浆细胞,结合SpectrumorangeTM直接标记的位于13q14和1q12的序列特异性DNA探针和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8例MM患者del(13q14)及1q染色体异常情况.结果 48例MM患者中,用D13S319探针检测,del(13q14)异常22例(45.8%);用CEP1探针检测.23例(47.9%)发现1q染色体异常.其中2例为1q缺失,21例为1q重复.22例伴有del(13q14)MM患者中16例出现1q染色体异常;26例未检测到del(13q14)MM患者中仅7例发现1q染色体异常.经X2检验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2,P<0.01).结论 del(13q14)及1q染色体异常在MM中的发生率较高,两者间存在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及多重荧光原位杂交(multiplex FISH.M-FISH)技术在检测伴变异型Ph易位(variant philadelphia translocation,vPh)的慢性髓细胞自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中遗传学改变的意义。方法对10例常规R显带显示伴vPh的CML以双色双融合FISH技术检测其染色体标本。对于间期细胞中仅有单个融合信号的标本,观察其中期细胞,以确定是否为衍生9号染色体[der(9)]缺失。同时对这10例CML进行M—FISH技术检测。结果FISH技术在10例伴vPh的CML中检测到5例存在der(9)缺失。M—FISH检测到除22号染色体外,1、3、5、6、8、10、11和17号染色体也参与vPh,发现了常规细胞遗传学未发现的异常,包括2种未见报道的异常。结论对伴vPh的CML联合使用常规细胞遗传学、FISH、M—FISH技术可使遗传学诊断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60.
CT增强扫描,个别患者可出现程度不一的过敏反应,因此,怎样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保证患者安全和检查顺利进行,碘过敏试验是不可缺少的步骤,并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我院自1994年引进CT以来,共做CT检查21666例,增强扫描3300例,其中对1000例患者采用了3种过敏试验方法进行比较,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增强病例1000例,男性664例,女性336例,年龄6-71岁,随机分成3组,A组病例均在CT扫描前用30%的泛影卜胺1ml静脉注射做过敏试验,后两组试验分2步,其中B组为皮试阳性患者除1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