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135篇 |
免费 | 960篇 |
国内免费 | 82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94篇 |
儿科学 | 189篇 |
妇产科学 | 93篇 |
基础医学 | 882篇 |
口腔科学 | 278篇 |
临床医学 | 2441篇 |
内科学 | 1869篇 |
皮肤病学 | 203篇 |
神经病学 | 543篇 |
特种医学 | 92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1篇 |
外科学 | 2037篇 |
综合类 | 6111篇 |
预防医学 | 3006篇 |
眼科学 | 386篇 |
药学 | 2296篇 |
25篇 | |
中国医学 | 2671篇 |
肿瘤学 | 6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7篇 |
2023年 | 285篇 |
2022年 | 354篇 |
2021年 | 420篇 |
2020年 | 396篇 |
2019年 | 300篇 |
2018年 | 344篇 |
2017年 | 229篇 |
2016年 | 311篇 |
2015年 | 353篇 |
2014年 | 823篇 |
2013年 | 741篇 |
2012年 | 894篇 |
2011年 | 988篇 |
2010年 | 1114篇 |
2009年 | 1129篇 |
2008年 | 1196篇 |
2007年 | 1124篇 |
2006年 | 1077篇 |
2005年 | 1076篇 |
2004年 | 1066篇 |
2003年 | 968篇 |
2002年 | 860篇 |
2001年 | 779篇 |
2000年 | 822篇 |
1999年 | 720篇 |
1998年 | 658篇 |
1997年 | 687篇 |
1996年 | 621篇 |
1995年 | 606篇 |
1994年 | 571篇 |
1993年 | 413篇 |
1992年 | 389篇 |
1991年 | 353篇 |
1990年 | 266篇 |
1989年 | 312篇 |
1988年 | 220篇 |
1987年 | 204篇 |
1986年 | 175篇 |
1985年 | 141篇 |
1984年 | 145篇 |
1983年 | 118篇 |
1982年 | 92篇 |
1981年 | 108篇 |
1980年 | 76篇 |
1979年 | 64篇 |
1978年 | 21篇 |
1965年 | 26篇 |
1964年 | 21篇 |
1960年 | 1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2005年,我们采用自拟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2.
硬膜外吗啡与氯胺酮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吗啡联合氯胺酮单次注入硬膜外术后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下肢骨折手术患者66例,随机分成两组,全部选择硬膜外麻醉。局麻药使用利多卡因、丁卡因混合液。吗啡组(M组)药物配方为吗啡2 mg,氯胺酮联合吗啡组(KM组)药物配方为吗啡2 mg+氯胺酮10 mg。均以生理盐水稀释到5 ml。手术结束前半小时将各组药物注入硬膜外腔,观察注药前、后10 min SBP、DBP、HR、SpO2的变化,48h内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药物对循环呼吸功能均无明显改变。KM组的疼痛评分在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M组在相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P<0.01),而不良反应M组和KM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吗啡联用氯胺酮术后镇痛有镇痛效果确切、持续时间长、术后镇静满意、患者感觉良好的优点,是一种更为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4.
麻黄中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麻黄是我国应用历史悠久的中药材,历代本草均有收载,现仍为常用中药之一。麻黄具有多种类型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类、黄酮及鞣质类、挥发油类、糖类、有机酸类以及其它类化合物。对麻黄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综述,为麻黄的化学和药学研究与产品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5.
86.
黄体酮药物中一种新的杂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建立新的测定黄体酮中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并对杂质的类别进行初步确定。方法 :在中国药典和英国药典收载的黄体酮质量标准的基础上 ,对流动相系统进行了优化 ;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完成了黄体酮及有关物质的分离 ,并通过LC -MS对可能的杂质进行了初步确定。结果 :本文建立的方法可使各有关物质较好的分离 ,分离的新杂质与欧洲药典上“可能的杂质”项下的一个杂质基本吻合。结论 :本法快速、准确 ,适用于黄体酮中有关物质的分析 ,并优于中国药典法。 相似文献
87.
目的:总结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术后肺静脉梗阻(PVO)的随访和再干预结果。方法:回顾2013年10月至2019年10月174例单纯TAPVC患儿资料,总结术后发生PVO患儿的围术期和随访期间症状、生长发育等临床表现,分析超声心动图、CT心血管造影检查等资料。对符合干预指征的采取内外科镶嵌、原位心包无内膜接... 相似文献
88.
目的:牙齿外伤采用不同时机种植的临床效果情况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20年4月诊治60例牙齿外伤患者资料,按随机数表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延迟植牙,研究组采用即刻种植,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疼痛度、牙周指标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周期(2.68±1.12)个月较对照组(5.83±1.76)个月低(P<0.... 相似文献
89.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是指宫腔内具有生长功能的组织转移到宫腔黏膜以外的部位。这是一个多因素、多通路、多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的过程,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常表现为月经紊乱、盆腔疼痛、痛经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育。西医采用激素类药物,通过调节内分泌环境达到对抗或者抑制的作用,但治疗过程及预后存在不良反应,且具有复发性,导致患者依存性差。中医结合“血实宜决之”的理论,在辨证施治过程中,借虫类药的特性,行经窜络,搜经通络,从而速、猛、效地治疗EMT。现代医学发现,虫类药可通过激活自噬细胞、影响相关基因蛋白表达及下游因子含量,调控EMT发展过程中的免疫平衡-炎症效应、凝血机制成为热点。文章概述临床常用虫类药治疗血瘀型EMT的研究进展,为虫类药临床应用于痛症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个体筛查对象对结肠镜检查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找出结肠镜检查的主要障碍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基于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的《结直肠癌人群认知调查问卷》,对其进行修订并翻译为维吾尔语版本。于2017年7月30日—2018年2月25日,对新疆地区7家医院的维吾尔族人群通过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共收集300份问卷,有效问卷278份,经分析发现,风俗习惯、对结直肠癌的认知、检查时的疼痛和检查费用是影响结肠镜检查依从性的重要因素。结论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居民对结直肠癌的症状、高危因素及诊断方法的认知均处于较低水平。这与受访者的文化水平、家庭收入以及是否接受过医务人员的建议等有关。此外,认知水平、检查费用和检查的不适性是影响门诊人群结直肠癌筛查依从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