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对比左心室肥厚心电图诊断标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评价不同标准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6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查结果.以超声心动图对患者左心室肥厚情况的检查结果为参照,求得不同心电图标准(Sokolow-Lyon标准、Comell标准、Romhilt-Estes评分、Framingham标准及Perugia标准)诊断左心室肥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5项心电图诊断标准的敏感性均<50%;而特异性较高,除Perugia标准外,余4项标准均>90%.Perugia标准的敏感性最高41%,特异性低89%;Sokolow-Lyon标准的敏感性22%及特异性93%均较低.结论: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厚的特异性高、敏感性稍差.Perugia标准是Comdl标准、左心室劳损改变、Romhilt-Estes评分等标准有机的结合,因此提高了心电图诊断的敏感性,而特异性未受到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2.
目的 了解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生命意义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85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生命意义感量表(得分范围9~36分)、家庭功能指数评分问卷(得分范围0~100分)及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得分范围0~100分)对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  相似文献   
143.
探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学装备科学配置、防护物资规范分配、组织管理安全高效。全方位确保医务工作者安全,为医院抗击疫情提供支撑。积极落实国家相关要求,协调内部力量、信息通畅、数据准确。结合疫情特点精准施策,挖掘现有医学装备、防护物资,保障重点科室、重点部门的临床需求。实现紧急情况下医学装备管理精细化。实时的科室调动、科学的规范管理,有效应对突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带来的风险。在物资紧缺的状况下,既杜绝临床医护人员交叉感染,又确保医疗设备正常运行,为医院提供了可靠有效的医学装备保障。通过疫情期间应急管理经验的累积与探讨,在特殊时期有效管控医学装备处工作行为,同时协助上级部门保障医院整体安全、稳定运行,有较强的实用性、可复制性。  相似文献   
144.
目的 探讨槲皮素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介导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增殖、迁移、I型胶原蛋白含量、上皮-间质转化相关标志物表达以及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取人RPE细胞系(ARPE-19细胞)进行培养,依据干预药物浓度筛选结果设置4个组:对照组、10.0 mg·L-1 TGF-β1组、10.0 m...  相似文献   
145.
目的探讨新冠病毒疫情下医学装备管理策略,全方位保障医护人员安全,为医院抗击疫情提供支撑。方法积极落实国家相关要求,紧急部署,应急响应,制定相关制度,规范流程,应急调配全院医学装备,开通"绿色通道"应急采购,并做好环境消毒和设备消毒,加强个人防护和医护人员设备相关培训,进行科学管理和精准配置。结果既杜绝临床医护人员交叉感染,又确保了设备正常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结论该管理策略有较强的实用性,可复制、可推广。  相似文献   
146.
原春青  于靖  史哲  赵辉  王成轾 《中外医疗》2007,26(21):17-1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以缓释格列奇特为主强化降糖治疗疗效及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本研完为ADVANCE一小部分,采用2 x 2析因随机对照试验,6周导入期降压治疗后,合格者随机分为强化组与标准治疗组,定期测定HbA1C、生化指标、血压、体重等,随访5年,收集血管并发症与一般事件.结果 (1)强化组2年后平均HbA1C为6.5%(降低1.7%),标准组为7.1%(降低0.6%)组间差距>1%,达标率分别为71.7%与36%.(2)强化组大血管与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22.2%,而标准组为60.7%.(3)强化组五年后Cr、TC、LDL分别下降23.3%、10.9%及12.5%.结论 2型糖尿病缓释格列奇特强化降糖治疗有效、安全,且可降低Cr、TC及LDH.  相似文献   
147.
目的 探讨复方猴头胶囊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98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采用信封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复方猴头胶囊...  相似文献   
148.
目的 研究针刺疗法治疗绝经后期干眼患者的有效性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28例(56眼)绝经后期干眼妇女,随机分成单纯人工泪液(artificial tears,AT)治疗组(AT组)14例28眼及针刺联合人工泪液 (acupuncture plus artificial tears,AC+AT) 治疗组(AC+AT组)14例28眼,每组均治疗2个月,并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眼表疾病指数 (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评分、症状评分、体征评分以及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 进行分析。同时采集治疗前后各组泪液样本,采用二维纳米液相色谱耦合串联质谱法 (two-dimensional nano-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2D Nano-LC-MS/MS)对AC+AT组治疗前后泪液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采用蛋白质印记法比较两组泪液蛋白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后OSDI评分、症状评分、体征评分和BUT,AT组分别为39.08±18.68、7.43±2.08、11.46±2.29、(4.75±1.74)s,AC+AT组分别为24.55±17.43、4.68±2.54、11.21±2.96、(4.57±2.71)s;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与AT组相比,针刺治疗后AC+AT组的症状评分明显改善(P=0.000)。2D Nano-LC-MS/MS法分析了泪液中2411种蛋白,其中142种表达下调,169种表达上调。与AT组相比,针刺治疗后AC+AT组患者泪液中细胞质蛋白表达下调(P=0.000),分泌蛋白表达上调(P=0.000)。在蛋白功能方面,与AT组相比,AC+AT组细胞组分蛋白表达下调 (P=0.000),免疫蛋白表达上调 (P=0.040)。结论 AC+AT治疗增加了泪液蛋白质合成及分泌,改善临床绝经后期干眼患者症状。针刺治疗可能成为治疗该类干眼患者的有效辅助疗法。  相似文献   
149.
我国居民高血压发生率逐年升高,围术期高血压易引起其他多种心脑血管类并发症,可增加围术期患者死亡的风险。为提高高血压患者围术期的血压达标率及降压药物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减轻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水平,降低住院总成本,本文对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围术期降压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各个降压药物应用原则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0.
目的探讨配戴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 lens,OK镜)3年防控青少年近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眼科视光学部2016年1月—2017年12月配戴OK镜3年的100例(200只眼)青少年近视患者的病历。按初次就诊时散瞳验光后的等效球镜度数(spherical equivalent refraction, SER)分组: A组(77只眼,-2.00 D≤SER≤-0.50 D)、B组(72只眼,-3.50 D≤SER<-2.00 D)和C组(51只眼,-5.00 D≤SER<-3.50 D)。记录、分析入选患者戴镜前、戴镜后1、2、3年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 UCVA)、角膜曲率平坦值(flat kerotometry, FK)、眼轴长度(axial length, AL)、角膜中央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 CCT)、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面积、角膜内皮六边形细胞比例及变异系数等。再将入选患者分成低年龄组和高年龄组,进一步观察各个年龄组患者的近视发展情况。结果3组患者戴镜1、2、3年后的UCVA均较戴镜前显著提高(P<0.01)。戴镜1、2、3年后,各组FK较戴镜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戴镜后不同时间点的各组AL与戴镜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3年间,A组的AL增长值最大。低年龄组近视中速发展的占比高(60.61%),而高年龄组近视缓慢发展的占比高(61.76%)。所有入选患者戴镜后的CCT、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面积、角膜内皮六边形细胞比例及变异系数与戴镜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3年间,A、B、C各组轻度角膜点状着染分别为6.49%、13.89%和9.80%。结论中长期配戴OK镜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是安全有效的,尤其对-5.00 D≤SER<-2.00 D的中高度近视、低年龄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