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樊洁  连鸿凯  白玉  刘斌  赵先玲  王龙  于翔 《中外医疗》2009,28(36):84-84
目的应用椎间盘镜下植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四肢骨不连,评估其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6月至2008年10月,选择骨不连病人23例,男11例,女12例;年龄14~68岁,平均37岁,治疗时病程为10~37个月,平均18个月,均行椎间盘镜下植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结果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6~13个月,平均8个月,愈合22例,愈合率95.65%,愈合时间4~7个月,平均5个月。结论椎间盘镜下植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疗效基本达到切开手术水平,其创伤小于切开复位,是一种较好的用于治疗骨不连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52.
锥颅碎吸并液化引流术超早期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自1998年10月-2003年7月采取锥颅碎吸并置换液化引流术超早期(发病时间〈7h)治疗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利眠方治疗艾司唑仑依赖性心肝血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6月就诊于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和国医馆的艾司唑仑依赖性心肝血虚型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予艾司唑仑递减治疗,每周减少药量25%,最终彻底停药。观察组予利眠方干预治疗。2组干预时间均为4周(每周均由固定医师随访1次),治疗后1个月进行随访。观察2组患者干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艾司唑仑服药量、减药率情况,对改良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苯二氮艹卓戒断症状问卷(Benzodiazepine Withdrawal Symptom Questionnaire,BWSQ)进行评分。结果:2组患者治疗4周和随访治疗后1个月的总有效率,观察组分别为83.3%和73.3%,对照组分别为46.7%和3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4周和随访1个月艾司唑仑服药量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4周和随访1个月的服药量较对照组减少更明显,艾司唑仑减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4周和随访1个月的PSQI总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BWSQ评分比较,观察组治疗3、4周和随访1个月BWSQ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均为戒断反应相关症状,其中主要表现为虚弱,对照组24例(80.0%),观察组15例(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眠方治疗艾司唑仑依赖性失眠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减少艾司唑仑服药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患者改善睡眠、戒断症状等情况。  相似文献   
54.
腹主动脉瘤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随着B超、CT、MRI等无创影像学检查的发展,动脉瘤的发现率逐渐增加,但感染性动脉瘤极少见[1],常于并发菌血症和败血症或动脉瘤破裂时才被发现.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60岁,因间断发热3个月于2011年9月26日入院.于入院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寒战、发热,体温最高可达39C,病程中无头晕、头痛,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无尿频尿急、尿痛.就诊于我市某医院,多次血培养示猪霍乱沙门菌,经抗感染治疗(哌拉西林钠)2d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复查血培养未见异常后出院.  相似文献   
55.
于翔 《抗感染药学》2020,17(1):114-116
目的:探究莫西沙星配合抗结核药物对多耐药肺结核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及其对炎症因子(TNF-α、IL-6、IL-4)水平的影响。方法:抽取86例多耐药肺结核病患者(2018年2月-2019年1月间)的临床资料,均接受抗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治疗,其中42例再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作为左氧氟沙星组;另44例加用莫西沙星治疗作为莫西沙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6、IL-4水平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用药安全性和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莫西沙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左氧氟沙星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值均大幅度下降(P<0.05),且莫西沙星组相较于左氧氟沙星组均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4水平值均大幅升高(P<0.05),且莫西沙星组相较于左氧氟沙星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接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耐药肺结核病患者,在实施常规抗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莫西沙星的疗效优于加用左氧氟沙星,有效改善和控制了炎症反应,提高了临床疗效,且安全较高。  相似文献   
56.
于翔  刘闵敬  胡化刚  苏翠红 《全科护理》2021,19(11):1548-1551
目的:了解ICU护士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知信行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ICU内CAUTI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年2月—2019年3月采用自行设计的“ICU护士预防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知信行问卷”对6所医院11个成人ICU的433名护士通过在线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ICU护士预防CAUTI的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13.50±2.22)分、(37.19±3.35)分、(53.67±4.23)分。不同学历、职称、职务的ICU护士预防CAUTI知信行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护士对预防CAUTI的态度积极,但相关知识掌握不平衡、行为落实有待进一步提升。管理者应定期为ICU护士进行预防CAUTI的相关知识教育,提高措施落实的依从性,以期降低ICU内CAUTI发生率。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董氏奇穴结合耳尖放血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褪黑素(Melatonine,MT)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耳尖放血治疗,观察组予董氏奇穴结合耳尖放血治疗,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评分、多导睡眠监测(PSG)指标、中医证候评分及5-HT、MT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2组组内比较发现治疗后PSQI评分、SRSS评分、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观察组治疗后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2组组内比较发现治疗后睡眠潜伏期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 0.05),总睡眠时间较治疗前明显延长(P 0.05),睡眠效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 0.05),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睡眠潜伏期缩短更为显著(P 0.05),总睡眠时间延长更为显著(P 0.05),睡眠效率提高更为显著(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5-HT、M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5-HT、MT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 0.05)。结论:董氏奇穴结合耳尖放血治疗能够显著延长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睡眠时间、增加睡眠深度、促进入睡,并有助于改善周围症状,发挥疗效的机制可能与有效调节5-HT、MT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8.
于翔 《职业与健康》2005,21(9):1302-1303
乙型肝炎(乙肝)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的传染病。感染乙肝病毒后,不仅可以引发急性肝炎,还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为调查研究某钢铁公司高温人群中HBV的感染状况,笔者对HBV阳性的血清标志物模式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9.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此文作者采用弥可保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0.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表现为腰痛和坐骨神经痛 ,非手术治疗主要为卧硬板床休息、止痛、营养神经等常规综合治疗 ,严重病例可用激素类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通过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 ,解除其对马尾或神经根的压迫。文献报道七叶皂苷钠具有激素样作用 ,可减轻神经根水肿和炎性渗出 ,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1998年 9月~ 2 0 0 2年 10月间 ,作者应用七叶皂苷钠辅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非手术组 :共 4 4例 ,均为起病较急 ,病程短 ,主要表现为下腰痛、臀部疼痛并向股后部及小腿外侧、足外侧足背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