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6篇 |
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临床医学 | 5篇 |
内科学 | 5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31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眼科学 | 7篇 |
药学 | 4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9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5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31.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冠心病可归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中医药治疗自古就具有良好的效果,且与现代治疗手段相比,治疗个性化优势突出。现代治疗多侧重于从痰湿、血瘀、毒蕴等角度进行辨证论治,而缺少对治则治法的进一步思考。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概括了临床常用的中医治法,内涵即为丰富。该文从中医“八法”入手,查阅古籍及相关文献报道,整理“八法”在胸痹治疗中的基本运用及特点,并结合诸多现代研究,探讨八法治疗胸痹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应用,以期充分发挥中医药的治疗优势。虽然八法中的部分方法在现代已经很少应用,但对于一些疑难及复杂并发症或仍可提供一些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32.
目的 通过收集、整理辽宁省名中医于睿教授门诊失眠病例,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数据挖掘,探讨于睿教授治疗失眠的中医辨治思路及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20年9月—2021年9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睿教授门诊的失眠病例,以拍照、抄写等形式记录符合纳入标准的病案信息,建立方剂数据库,分别进行用药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熵聚类分析等。结果 对于睿教授门诊治疗失眠所收集整理的100例病例进行统计,其中男29例,女71例;年龄大于40岁的占比大于50%;症状多表现入睡困难,口干,口苦,夜间易醒等;证候多以肝火扰心证、心脾两虚证为主。100例病例处方共包含168味中药,累计用药次数达1655次,其中用药频率≥25次的有23味中药;药物四气多以寒温药、五味以甘苦药、归经以肝脾心经为主;用药模式规则分析共7条,得到新方组合12个。结论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于睿教授辨证治疗失眠的规律,客观反映其学术观点,失眠多以肝脾心经有关,治疗多采用疏肝、健脾、养心、解郁、安神为主要治则,基础方以温胆汤、小柴胡汤、越鞠丸、栀子豉汤等,期望为临床治疗和后期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目的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于睿教授治疗胸痹患者用药规律,为中医治疗胸痹患者提供一种参考。方法将2017年9月-2019年3月于睿教授治疗177例胸痹患者病历录入电子病历中,用统计学方法对所有中药使用频率进行统计,建立用药频率表,采用频数分析法统计处方中单味中药、药物性、味、归经及药物功效使用频次,并筛选出32味主要药味运用聚类分析法,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177例病历中共用中药149种,其中法半夏、桂枝、陈皮、茯苓用药频次相对较高,并且通过聚类分析,把常用药物分为5类。于睿教授治疗胸痹从肝论治,以疏肝健脾,化痰祛瘀为主要诊治思路,针对不同的兼证斟酌加减。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于2021年2—7月选取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2019级的139名二年级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妇产科护理学课程中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通过自制问卷调查护理本科生对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87.05%的学生对在线学习平台的使用体验是非常好/好;99.28%的学生课前能提前看完线上视频;97.84%的学生对教学的总体满意度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结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促进对妇产科护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提高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5.
目的 了解入住城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城市养老机构制定有针对性的认知功能预防对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于2022年2月至9月选取沈阳市内5所养老机构符合纳入标准的172位老年人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分析探讨老年人认知功能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78.62±8.26)岁,认知功能平均得分(23.12±2.92)分;年龄、文化程度、子女看望频率、参加集体活动频率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影响城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认知功能水平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入住城市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认知功能水平较低,养老机构可通过积极开展早期认知干预,以减少或延缓城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并提高其晚年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6.
失眠和焦虑都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二者在中医学中分别属“不寐”和“郁证”范畴.现代医学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不良反应颇多,并且失眠和焦虑存在恶性循环的倾向.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焦虑性失眠症方面取得很大进展,安全有效,弥补了西医的不足.于睿教授认为失眠合并焦虑病因多以情志失调为主,故当以肝论治,常配以“扶正祛邪、宣肝化郁、调和... 相似文献
37.
软骨肥大分化是应用间充质干细胞( bone mesenchymal stem,MSCs)治疗软骨损伤修复的面临的一个难题.软骨肥大分化在骨关节炎中也经常会出现.如何抑制软骨肥大是应用MSCs进行软骨修复以及治疗骨关节炎亟待解决的问题.MSCs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能够在体内或体外分化成多种细胞,包括骨细胞、软骨...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香砂六君子汤对脾气虚证浅表性胃炎模型大鼠体内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与细胞色素氧化酶C含量的作用。方法:采用劳倦过度与饥饱失常加强酸刺激等复合因素塑造脾气虚证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强酸刺激加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法复制大鼠脾虚浅表性胃炎模型,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对脾气虚证浅表性胃炎大鼠胃窦组织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含量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胃窦细胞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显著低于正常组和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正常组大鼠胃窦组织细胞色素氧化酶C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窦细胞色素氧化酶C含量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脾气虚证浅表性胃炎的效果确切,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提高胃窦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与细胞色素氧化酶C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观察清脂通脉颗粒对ApoE-/-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肝脏代谢组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以期进一步从肝脾同调角度探讨清脂通脉颗粒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作用机制。方法 将C57BL/6J雄性小鼠设为空白对照组(ZC),将AopE-/-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X)、依折麦布组(MB)、清脂通脉中剂量组(TM1)、清脂通脉高剂量组(TM2),每组8只。采用高脂饲料饲养制备AS动物模型。MB组、TM1组、TM2组每日灌胃相应药物治疗,ZC组、MX组每日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12周,每周记录小鼠体质量和一般状态。试验结束后处死小鼠收集主动脉组织、肝脏组织及血用于后续分析。采用HE染色观察主动脉与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小鼠血清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表达水平。采用UPLC-Q-ExactiveMS技术对肝脏差异代谢物进行分析。结果 清脂通脉颗粒可明... 相似文献
40.
从肝论治心脏神经官能症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医脏腑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从心肝的生理病理联系论述心脏神经官能症从肝论治,并阐述心脏神经官能症从肝论治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