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26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45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食管疾病的概况于皆平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30060)食管为长约25cm的软组织管道,上端与咽下区连接,下端与贲门相连。根据食管所在位置可分为颈、胸及腹三部,大部分位于胸部后纵隔,脊柱之前方,气管与心脏的后方。食管全长可分为三段:主动脉弓以上部...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探讨胃癌螺旋CT增强特征及增强扫描技术在胃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作用。方法 对照分析50例胃癌患者的CT增强表现和术后的病理结果。患者CT扫描前30min饮水1000~1500ml,扫描前5~10min肌注山莨菪碱10mg,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胃癌的CT表现为胃壁局部或弥漫性增厚、软组织块影和固定的狭窄胃腔,部分病例合并癌性溃疡,并侵犯邻近组织,可有邻近或远处淋巴结肿大转移。病灶好发于贲门和胃窦部,增强扫描时病灶较平扫更明显,并有显著强化。CT分期的准确率达86%,淋巴结转移的检测率为60%。结论 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是诊断胃癌和对胃癌进行分期的一种可靠方法,有助于临床更好地治疗胃癌患者。  相似文献   
113.
由镜下气/水囊扩张术是治疗消化道狭窄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操作安全、简便,疗效确切。本文综述内镜下气/水囊扩张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操作方法、并发症及其处理、疗效观察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4.
本文通过 MC_5抗原和 MC_3抗原在147例大肠良、恶性病变和正常粘膜中表达的研究,显示2种肿瘤相关抗原在非腺瘤性息肉、腺瘤及大肠癌中有递增趋势的表达,且其在腺瘤中的染色强度随腺瘤异型程度增加而增强,结果支持腺瘤-癌序贯理论,表明 MC_5抗原和 MC_3抗原在大肠癌的表达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并有从癌组织中释放入血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5.
先证者 男 ,13岁 ,因腹痛 3年 ,加重 1周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反复上腹部疼痛 ,脐周为甚 ,近 1周来 ,出现阵发性绞痛 ,可见腹部包块 ,伴恶心呕吐 ,持续约 10min ,有时可自行缓解 ,以“肠梗阻”收入住院。查体 :口唇、指趾端、掌趾部、肛周等处有圆形或椭圆形黑色或棕褐色色素斑 ,色斑直径大小 1~ 5mm。心肺无明显异常 ,腹平软 ,上腹部压痛 ( +) ,肠鸣音正常。结肠镜检查发现在回盲部和升结肠等处发现直径约 0 5~ 5 0cm息肉数个 ,小息肉行高频电息肉切除术 ,大息肉考虑择期行外科手术切除 ,息肉病理结果为错构瘤。家系调查 :先证者曾祖…  相似文献   
116.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检测50例大肠腺癌,38例大肠腺癌和20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的HPV16型DNA序列,并对其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分析和Southern核酸杂交分析。结果显示,三组病人HPV16型DNA阳性率分别为42%,31.6%和0%。大肠腺癌和腺瘤分别与正常大肠粘膜组织比较,HPV16型DNA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大肠腺癌和腺瘤之间比较,HPV16型DNA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17.
本文研究了二甲肼(DMH)诱发了Wistar鼠大肠癌的组织发生,150只鼠每周皮下注射DMH20mg/kg,共20周,50只鼠不作任何处理为对照组。24周时76只动物中有67只形成了130个肿,9只肉眼无肿瘤。130个肿瘤有76个(58%)起源于肠相关淋巴组织(GALT),30个(23%)源于平坦粘膜,22个(17%)不能确定其来源,仅2例源于腺瘤,而且各种类型的肿瘤均可来源于GALT,并且随着肿瘤浸润深度的增加所见残留淋巴滤泡的机率就越小,肉眼无病损的结肠标本组织学上可见滤泡旁或滤泡中不典型增生的腺体。我们推测DMH诱导大肠癌发生的第一步可能是GALT旁腺体不典型增生,随后该腺体移向滤泡中或滤泡增生包绕腺体,然后腺体向深层浸润并破坏滤泡,最终形成肉眼可见的肿瘤。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探讨AE1/AE3免疫组化标记检测胃癌根治标本中淋巴结内微小转移癌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4例胃癌根治切除后阴性的淋巴结及胃周软组织的石蜡包埋组织用S-P法进行AE1/AE3染色标记。结果64例118枚淋巴结中,根据HE染色阴性再经AE1/AE3标记发现,8例患者13枚淋巴结发现微转移病灶,病例总阳性率12.5%(8/64),淋巴结总阳性率11.02%(13/118)。微转移与浸润深度有关,深层组织的微转移阳性率高于浅层(P〈0.05),弥漫型胃癌微转移率(62.50%)明显高于肠型胃癌(5.36%),两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胃癌周围阴性淋巴结中存在微转移灶,AE1/AE3染色标记检测微转移淋巴结可能对准确地确定临床分期、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积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9.
探讨口服肠道灌洗液的脱浇细胞学检查对诊断大肠癌的可靠性及可行性。方法26例可疑大肠癌患者内镜检查前口服平衡盐液3-4L收集水样粪便,分离,浓缩的脱落细胞,细胞涂片,巴氏染色。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讨口服肠道灌洗液进行的脱落细胞学检查对诊断大肠癌的可靠性及可行性。方法:26例可疑大肠癌患者(后经病理学证实14例为腺癌,12例未见肿瘤)内镜检查前口服平衡盐液3~4L,收集水样粪便,分离\浓缩其中的脱落细胞,细胞涂片、巴氏染色。结果:14例腺癌病人中12例细胞学检查结果为阳性或可疑阳性,2例呈阴性,敏感性为85.7%;12例对照组中11例为阴性,1例呈可疑阳性,特异性为91.7%。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可靠,有可能作为大肠癌的筛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