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3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174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61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518篇
内科学   91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812篇
预防医学   76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129篇
中国医学   77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216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评价外周1-脱氨-8-精氨酸血管加压素(DDAVP)兴奋试验,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诊断明确的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外周DDAVP兴奋试验、岩下窦静脉取血、鞍区MRI和手术病理的结果,评价外周DDAVP兴奋试验对诊断垂体ACTH腺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另收集10例文献报告的异位ACTH肿瘤患者资料,纳入统计分析。通过比较岩下窦静脉取血和外周DDAVP兴奋试验结果的差异,分析外周DDAVP兴奋试验中ACTH不升高的原因和此项检查的局限性。结果 (1)共纳入41例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其中28例为垂体ACTH腺瘤(简称库欣病),13例为异位分泌ACTH肿瘤。(2)如以ACTH升高到基础值1.5倍作为阳性反应标准,82%(23/28)库欣病和38%(5/13)的异位ACTH肿瘤患者可达到此反应。如以ACTH升高到基础值3倍为反应标准,50%(14/28)的库欣病患者达此标准,而异位ACTH肿瘤为0(0/13)。(3)有12例库欣病患者同时进行岩下窦静脉取血。其中7例外周DDAVP试验中ACTH水平未达到基础值的3倍,但岩下窦ACTH水平在DDAVP刺激后明显升高。结论 外周DDAVP兴奋试验有助于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鉴别诊断。ACTH升高幅度越大,越支持库欣病的诊断。如ACTH升高到基础值3倍以上,可确诊为库欣病。  相似文献   

992.

患者男,70岁。因“发热伴胸痛、呼吸困难1个月”入院。该患于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6℃,伴有寒战,左侧胸痛,深吸气及咳嗽时疼痛明显,并伴有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胸腔积液”,并给予“头孢类”抗生素治疗后发热缓解,同时反复查胸腔积液脱落细胞未发现恶性细胞,给予胸腔穿刺排放积液后好转出院。出院后再度出现发热。既往糖尿病病史2年,平素规律口服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欠佳。否认支气管哮喘病史、寄生虫疾病病史、过敏性疾病病史。入院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左下肺叩诊为浊音,听诊呼吸音弱,可闻及少许湿啰音。余查体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胸部CT示左侧胸腔见弧形液体影,并有包裹形成,左肺下叶体积缩小,含气减少,左侧胸膜增厚,见多发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右肺纹理增强,肺实质未见渗出或占位性病变,气管及主支气管开口通畅,纵膈未见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993.

阿德福韦酯(ADV)是应用广泛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我国是HBV高感染率的国家。大剂量(60~120 mg/d)ADV有明显的肾毒性,临床主要表现为Fanconi综合征、低血磷性骨软化症、血肌酐升高。但是,小剂量(10 mg/d)ADV长期使用的肾毒性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目前国内报道约30例,国外报道约15例。为此,我们对近2年收治的12例小剂量ADV引起的低血磷性骨软化症进行临床分析和治疗介绍,以提高临床医师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4.
自原子力显微镜面世以来,已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研究,尤其在细胞的微观领域有其独特的优势与价值。文中评述了近些年利用其测量表征细胞弹性的杨氏模量的方法和进展,并着重论述杨氏模量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心肌细胞的杨氏模量不仅呈现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的趋势,且与心血管的疾病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因此,测量心肌细胞的杨氏模量可以研究病变心肌细胞的物理改变,有助于了解心脏疾病,尤其是心衰及心梗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995.
研究呼吸机撤机时机,提高撤机成功率。收集本院PICU在过去两年中发生机械通气撤机的病例1 061例,在完成数据标准化后,分为训练集样本和测试集样本,各样本集中撤机成功的定义为正常样本,反之为异常样本。应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撤机时样本临床相关参数聚类分析,将所有的病例进行分类,以确定撤机失败病例所属的类别。训练集的样本总数为785,从聚类结果来看,第1类撤机失败病例数为0,第5类撤机失败病例比率为1065%,是样本平均值的两倍。测试集的样本总数为276例,聚类结果和训练集类似,第1类撤机失败病例数为0,第5类撤机失败病例的比率高达1579%,大于平均值的两倍。虽然正常样本和异常样本之间不易发现明显的界限区别,但大部分异常样本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个别类别撤机失败率远高于整体的平均水平。实验结果说明,异常样本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度,可以通过聚类分析获得其范围,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有效的撤机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96.
EB病毒感染及其相关性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B病毒(EBV)感染是儿科较为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不同的免疫状态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机体感染EBV后,可以产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V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慢性活动性EBV感染、X连锁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及鼻咽癌、淋巴瘤等。免疫缺陷患者感染EBV后容易发生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EBV感染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形式,常合并一系列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7.
感染相关粒细胞减少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于洁  徐酉华 《重庆医学》2005,34(2):176-178
目的粒细胞减少症病因复杂繁多,感染最为常见.本文对近几年我院发生的感染相关的粒细胞减少症141例进行分析,为该领域临床提供参考资料. 方法参照诊断标准, 收集2000年1月~2002年3月住院病人中发生的粒细胞减少症141例;利用ELISA法检测病人血清病毒抗体;利用微软办公软件EXCEL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结果患者年龄的中位数是24个月(范围:1个月~14岁),3岁以下者占57%;女性和男性之比为1∶1.56; 2000年和2001年1~4月份发病例数明显低于其他时节,而2002年则1~2月有一个发病高峰. 141例患儿中,105例有发热(75%),以发热起病就诊者88例,发热合并症有咳嗽、皮疹、腹泻;伴随疾病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6例(46%),肺炎22例(16%),急性支气管炎11例(7.8%),轮状病毒肠炎10例(7.1%).118例血清病毒抗体的检测显示80例IgG/IgM均阳性,其中 CBV感染者36例(30.5%). 在<1岁年龄组,ANC1时间中性粒细胞≤500/μl者为46%,在>1岁年龄组,ANC1时间中性粒细胞≤500/μl者为34%;经过从ANC1到ANC2平均间隔3d的随访,在<1岁年龄组,ANC2时间中性粒细胞≥1 000/μl者为50%,在>1岁年龄组,ANC2时间中性粒细胞≥1 500/μl者为20.2%.贫血在>6个月的患者中的发生率为33/130,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为47/140; 在ANC1时间,中性粒细胞绝对数值与血红蛋白的相关系数是0.06 (n=141),中性粒细胞绝对数值与血小板的相关系数是0.02(n=141). 46例病毒血清IgG/IgM阳性的患者接受了平均4.5d(2~8d)的干扰素治疗,与未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患者相比,粒细胞的恢复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10);8例患者接受了平均4d(2~8d)的特尔立(GMCSF)治疗.结论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以年龄幼小者居多;其中接近半数病人的ANC值≤500/μl,易患严重感染;血清病毒抗体(IgG/IgM)的阳性率为80/118,以CBV感染率最高(30.5%);本症还伴随一定比例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干扰素对于ANC的恢复作用不明显,细胞因子的作用尚需大样本长时间的随访和观察.  相似文献   
998.
静滴清开灵注射液致过敏反应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某男,39岁,2002年8月因发热、头痛、咽痛2d来我院急诊求治.查体:体温39℃,血压11/8kPa,皮肤巩膜无黄染,无皮疹,无出血点.咽红赤充血,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心率90次/min,律齐.双肺听诊正常.肝脾不肿大,神经系统正常.实验室检查:RBC4.86×1012/L,Hb132g/L,WBC10.2×109/L,N 0.72,L 0.28.胸透:心肺正常,患者既往无过敏史.拟诊: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给清开灵注射液(北京中医学院实验药厂,下同.批号020415)20ml,加入5%葡萄糖水250ml中静滴.  相似文献   
999.
合并青光眼的外伤性睫状体断离临床特征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合并青光眼的外伤性睫状体断离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了2004年4月—2CHD8年3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就诊的14例(14眼)外伤性睫状体断离,入选标准为经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确认有睫状体断离,同时合并继发性青光眼,就其致伤因素、受伤后高眼压出现的时间、并发症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6例爆竹炸伤。眼压范围22~73mmHg,受伤后到眼压升高发生的时间,最短为伤后1d,最长6周。伴有白内障9例,前房积血8例,晶状体半脱位8例,前房角后退7例。11例实施手术治疗,其中,7例实施睫状体复位手术。结论爆竹炸伤是常见致伤因素,最多见的合并体征是前房积血,高眼压出现的时间分布不一,治疗措施需个体化,部分患者不必进行睫状体复位手术。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中药注射剂榄香烯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二线治疗中的客观疗效,并与化疗药物进行同期非随机比较。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8例NSCLC患者分为榄香烯组(57例)和化疗组(31例),榄香烯组:榄香烯600mg/d,静脉注射,14天为1周期,3个周期为1疗程;化疗组:参照NCCN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指南应用联合或单药化疗。结果榄香烯组肿瘤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和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8%、78.9%和16周,化疗组分别为12.9%、83.9%和18周,两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的血液学毒性和消化道反应较榄香烯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化疗组的生活质量有所下降而榄香烯组稳定。结论榄香烯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具有延长无进展生存期、稳定瘤体和生活质量的作用,可以作为二线治疗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