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目的:评估用正颌外科技术矫治9例颞颌关节强直所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采用患侧关节成形,下颌升支、体部的“L”型半层截骨及健侧矢状截骨术,将患侧下颌升支加高固定,下颌前部整体前移。结果:9例颞颌关节强直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术后张口度达2.5~3.5cm,连续血氧饱和度最低值由术前的58%提高至术后的95%以上,唾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得以治愈。结论:颞颌关节强直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通过正颌外科手术可以在关节成形的同时,解决患者下颌后缩的缺陷,解除上气道狭窄,从而缓解或纠正患者的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22.
介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相关概念、OSAHS患者的检查流程及外科治疗方式,探讨各种术式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23.
髁突骨折手术治疗并发症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髁突骨折手术治疗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对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1985~2000年间收治的髁突骨折采取手术治疗的病例进行随访,统计各种并发症,分析其原因。结果:随访到的58例髁突骨折患者中,74.10%出现开口时偏斜,39.66%出现开口时关节弹响,27.57%出现咀嚼时关节区疼痛。结论:髁突骨折手术治疗后,可发生一定并发症,应予注意和预防。  相似文献   
24.
评估用正颌外科技术矫治9例颞颌关节强直所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采用患侧关节成形,下颌升支,体部的“L”型半层载骨及健侧太截骨术,将患侧下凳升支架高固定,下颌前部整体前移。  相似文献   
25.
Abbe唇瓣修复唇缺损(附32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bbe瓣也称 Abbe- Estlander瓣 ,是由 Est-lander于 1 872年首先提出设想 ,1 898年 Abbe首次采用此法 ,用下唇修复上唇唇裂术后上唇缺损。一个世纪以来 ,Abbe瓣主要用于唇部创伤、肿瘤及唇裂术后畸形所致的唇部缺损的修复。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1 983~ 1 999年我科采用此方法共治疗了 32例唇部缺损的患者。该组患者男性 1 8例 ,女性 1 4例 ;年龄最大 63岁 ,最小 1 4岁 ,平均 34岁 ;32例唇部缺损的患者中 ,1 6例为双侧唇裂术后上唇过紧、过短 ,8例为单侧唇裂术后畸形 ,2例为上唇血管瘤硬化剂治疗后致上唇畸形 ,1例为上唇外伤后感…  相似文献   
26.
于擘  顾晓明  彭品祥  杨成 《医学争鸣》2001,22(14):1338-1338
0 引言 面肌抽搐是以一侧或双侧面部表情肌不自主抽搐或痉挛为特征的病征 .现将我科 1993- 2 0 0 0年 ,采用面神经梳理的方法治疗面肌抽搐患者疗效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我科 1993- 0 1/ 2 0 0 0 - 0 1面肌抽搐患者 2 8(男 10 ,女 18)例 ,年龄平均 45 (32~ 6 1)岁 .病程最长 16年 ,最短 1年 ,平均 6年 .其中 4例为双侧面肌抽搐 ,余为单侧 .全部患者病因均不明确 .1.2 方法 手术方法 :采用常规耳屏前、颌下“S”形切口 ,解剖出面神经分支或面神经总干 ,锐性剖开神经外膜约 1.5cm,显露出神经 .在显微镜下选用显微血管钳或…  相似文献   
27.
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估L值(咽腔容积/第六颈椎横截面积)是否可作为SAS的诊断标准。方法:用螺旋CT测量正常人及SAS患者的咽腔容积和第六颈椎横截面积,并对所取得的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人与SAS患者的L值差别显著,且L值与AHI指数成正相关关系。结论:L值对诊断SAS具有肯定性意义,它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28.
基于快速成型技术的下颌骨缺损重建术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下颌骨缺损的修复是颌面外科的常见手术 ,小的直线性缺损采用髂骨、肋骨移植可以获得较好的外形修复 ,对于大型缺损 ,尤其是涉及弯曲部位的下颌骨缺损 ,采用髂骨移植常难以获得满意的外形恢复 ,这是因为髂骨的外形与缺损不相匹配 ,手术中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对移植骨进行塑形、拼对。吻合血管的骨移植亦存在此问题。此外 ,现有的修复手段均存在创伤大、难以达到功能修复的缺点。因此 ,寻求外形与功能相和谐 ,创伤小的修复方法是下颌骨缺损重建的方向。个体化设计的骨骼替代物或人工替代骨是界于现有修复方法和骨组织工程之间的一项实用的临床技…  相似文献   
29.
目的:用L值评估正颌外科技术矫治的12例颞颌关节强直所致SAS的效果。方法:手术采用患侧关节成形,下颌升支、体部的“L”型半层截骨及健侧矢状截骨术,将患侧下颌升支加高固定,下颌前部整体前移。上 颌骨Lefort I型截骨,向健侧旋转,纠正偏移,并行颏成形术。比较分析术前、术后的L值。结果:12例颞颌关节强直所致OSAS患者术后张口度达2.5-3.5cm,连续血氧饱和度最低值由术前的58%提高至术后的95%以上,术后L值较术前L值有较大的提高,术后AKI指数较术前AHI指数大幅下降,OSAS得以治愈。结论:颞颌关节强直所致OSAS患者通过正颌外科手术可以在关节成形的同时,解决患者下颌后缩的缺陷,解除上气道狭窄,从而缓解或纠正患者的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研究点阵Er:YAG激光照射口腔黏膜后的组织学变化。方法: 使用Er:YAG激光照射家兔口腔黏膜,应用H-E、Masson、弹性纤维染色方法,评估照射后1、2、4周黏膜上皮厚度、固有层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含量。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点阵Er:YAG照射后,黏膜损伤区仅限黏膜上皮内,3~7 d后完全愈合,不遗留色素及瘢痕,黏膜上皮厚度显著增加(P<0.05),固有层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含量显著增加(P<0.05)。点阵Er:YAG激光照射家兔口腔黏膜损伤小、愈合快,黏膜上皮重构,黏膜固有层胶原变性、收缩。结论: 点阵Er:YAG激光照射口腔黏膜后,胶原纤维及弹性纤维增生、重组,黏膜收紧,弹性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