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97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成人斯蒂尔病10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何夏秀  于孟学 《北京医学》2002,24(2):109-111
目的探讨成人斯蒂尔病的发病、临床特点及治疗、预后转归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成人斯蒂尔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成人斯蒂尔病长期临床控制者为26.60%,周期性反复发作者为62.38%,演变为类风湿关节炎者为5.50%,平均时间为5.2年,演变为淋巴瘤者为0.92%,死亡4.59%.结论成人斯蒂尔病大部分为周期性反复发作型,血清学无特异性检查,血清铁蛋白的测定有助于本病的诊断.患者累及关节以腕关节最常见.小部分患者最终演变为典型的类风湿关节炎.非甾体类消炎药对大部分患者无效,需用激素,甚至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2.
原发嗜酸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原发嗜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原发嗜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5例均符合原发嗜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标准,男性为女性的2倍.胃肠道异常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50.8%),其次为肺部病变(37.7%)、心脏病变(26.2%)和神经系统病变(21.3%);其他临床表现包括皮肤改变(19.7%)、浅表淋巴结肿大(18%)、血栓形成(9.8%)和哮喘(3.3%).肠黏膜和浅表淋巴结活检均表现为大量嗜酸细胞浸润,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 临床表现均明显好转.结论男性较女性更易患原发嗜酸细胞增多症,最常见的受累器官为胃肠道、肺、心脏和神经系统,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3.
病历摘要 患者男,61岁,因腹痛二年半、腰痛、发现双肾积水、腹膜后软组织影和腹主动脉瘤一年半于2005年5月23日入院.患者于2002年10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下腹部隐痛,未予特殊处理.2003年9月,出现下腰部、髋部酸痛、间断发热,体温波动于37℃~37.5℃,查血红细胞沉降率(ESR)波动于35~56 mm/h,肌酐(Cr)18 mg/L,尿素氮(BUN)80 mg/L;B型超声检查发现"双肾轻度积水,双输尿管上段扩张",肾图示"左肾功能严重受损,右肾功能中度受损",腹部CT示"腹膜后软组织密度影,包绕周围血管及左输尿管"(图1),口服中药保肾治疗,症状无改善.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61岁.因腹痛二年半,腰痛、发现肾积水、腹膜后软组织影和腹主动脉瘤一年半于2005年10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下腹部隐痛,未予特殊处理。2003年9月,出现下腰部、髋部酸痛,间断发热,体温波动于37℃-37.5℃。  相似文献   
15.
青藤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藤硷是防己科植物毛青藤(sinomenium acuturn)所含的一种生物碱,1981年西安制药厂制成盐酸青藤总碱(C_(19)H_(23)NO_4.HCl·2 H_2o),性状为白色肠镕糖衣片,1983年1月本院开始用以治疗42例类风湿关节炎(RA),现总结如下。材料与方法病人选择:42例RA诊断皆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ARA)制定的标准。男5例,女37例。年龄22~76岁。病程3个月~37年,其中<1/2年4例(9.5%),1年~23例(54.8%),5年~10例(23.8%),10年~5例(11.9%);病程3年以上的占60.O%。  相似文献   
16.
46例风湿性疾病的膝关节镜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硬化病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预测系统性硬化病(SSc)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收集门诊和病房的资料完整诊断明确的146例SS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起病年龄、性别、病程、雷诺现象、皮肤受累程度、胃食管反流、肾损害、硬皮病肾危象、心脏损害等情况,检测其血清中抗Scl-70、抗着丝点抗体、抗RNP抗体,应用超声心动图方法 检测其肺动脉压,应用影像学方法 检测其是否具有间质性肺炎,使用Cox回归方法 分析患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患者和存活组患者雷诺现象、胃食管反流、抗核抗体、抗scl-70抗体、抗着丝点抗体、间质性肺炎、弥散功能下降、冠心病、外周动脉硬化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中起病年龄>60岁者更多(P=0.002)、男性更多(P=0.023);死亡组患者弥漫型皮肤受累(P=0.000)、抗RNP抗体阳性(P=0.014)、肺动脉高压(P=0.000)、心脏损害(P=0.000)、脑梗死(P=0.035)、肾损害(P=0.000)、硬皮病肾危象较存活组更常见(P=0.000).Cox回归分析表明,发病年龄>60岁[OR=5.441,95%可信区间(CI)(2.126~13.926,P=0.000]、男性(OR=5.531,95%CI 2.014~15.190,P=0.001)、抗RNP抗体阳性(OR=2.664,95%CI 1.016~6.592,P=0.034)、弥漫型皮肤受累(OR=3.432.95%CI 1.400~8.411,P=0.007)、肺动脉高压(OR=25.718,95%CI 5.954~111.085,P=0.000)、心脏受累(OR=4.141,95%CI 1.685~10.159,P=0.002)、肾脏受累(OR=4.214,95%CI 1.654~10.737,P=0.003)、硬皮病肾危象(OR=20.677,95%CI 4.161~102.764,P=0.000)是预测SSc死亡的危险因素,尤其是严重肺动脉高压(OR=55.809,95%CI 12.879~241.832,P=0.000)是SSc患者死亡的最强预测因素.结论 对于发病年龄>60岁、男性、弥漫型皮肤受累、抗RNP抗体阳性、心脏受累、肾受累、硬皮病肾危象及肺动脉高压患者,尤其是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应积极治疗以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异质性胞核核糖核蛋白A2(hnRNP A2)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nhritis,R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建立简便、快捷的ELISA检测方法,并与国外Anti—RA33Ab试剂盒的结果对比,以作为验证国内试剂盒可用性的依据。方法以高纯度的具有抗原反应性的重组hnRNPA2蛋白作为抗原.对临床上包括137例RA在内的多种结缔组织病患者的血清中的相应抗体进行ELISA检测。应用国外Anti—RA33Ab试剂盒ELISA法检测并对比检测结果。结果hnRNPA2在RA患者中的敏感性为37.23%。特异性为85.44%,抗hnRNPA2/RA33抗体在RA患者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组(P〈0.05)。抗hnRNPA2/RA33抗体在早期RA患者中的阳性率为43.75%。与国外Anti—RA33Ab试剂盒检测结果比较,在各组患者中检测抗RA33抗体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别(P〉0.05),且总体符合率高达86.88%。另外,该抗体与年龄、病程、晨僵时间、血沉、C反应蛋白、关节功能、X线分期、类风湿因子(R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抗体(APF)及抗CCP抗体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我们初步纯化了RA33抗原.对hnRNPA2进行了基因的克隆、重组蛋白的表达和纯化,并以其为抗原,用ELISA方法检测抗hnRNPA2/RA33抗体是早期诊断RA的可靠方法。与国外Anti—RA33Ab试剂盒的检测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自制的抗RA33抗体试剂盒可以可靠地应用于临床检验。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硬化症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1988~1998年间住院确诊为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的患者60例,现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将临床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60例系统性硬化症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的(SSc)诊断分类标准,其中男9例,女51例;年龄7~73岁,平均43.11岁;病程2个月~28年。   2.发病类型:按皮肤病变的范围分为弥漫型(dssc)(皮损除累及肢体、面颊部外,尚累及胸腹部)50例,限制型(lssc)(皮损不累及躯干部,仅见于四肢及面、颈部)10例。   3.临床表现:本组病例除皮肤受累外,全身各个器官、系统均可受累,其中肺、消化系统为常见受累部位,肾、心脏、骨骼肌肉受累也较常见。60例患者中,累及肺的32例,占53.3%,其中30例有不同程度的肺间质病变,出现胸膜病变者3例,胸腔积液者3例,出现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段澎出4例。肺癌2例,1例为原发性肺泡癌,另1例为胸膜间皮瘤。   累及心脏的22例,占36.7%,其中心包积液14例,占63.6%,心肌缺血3例,心肌肥厚2例,心律失常1例,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1例,其中发生心力衰竭5例,占22.7%。   累及肾脏的14例,占23.4%,14例病人在发病后平均2.5年间出现蛋白尿,有7例发生肾功能衰竭,平均病程4年左右,2例发生肾危象,病程均不到1年,从发病到死亡时间分别为2个月和6个月。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者临床罕见,国内尚未见报告。本文报告1例SLE合并甲亢患者,并结合文献复习,对SLE伴发甲亢的发病机理进行了探讨。病历摘要患者,女性,30岁。因水肿、蛋白尿1年半,面部红斑、心慌、多汗1年于1988年7月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