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1篇
肿瘤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随着我国老年化社会的到来,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人胃癌的发生率逐渐增高,约占我国全部胃癌的25.5%[1].由于早期诊断率低,大多数胃癌确诊时已属晚期,单纯手术或者化疗均难以达到满意效果.近年来,我们对术前判定手术切除困难的老年胃癌患者,行术前区域动脉化疗后再行手术治疗,并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活性检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方向盘伤致十二指肠破裂的诊断及术式选择.方法 对我院1998年5月至2008年5月共9例因方向盘撞击所致十二指肠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确诊1例;术中探查确诊8例;2例死亡,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死于腹腔难以控制的感染,7例痊愈出院.结论 方向盘伤易导致十二指肠及邻近脏器的损伤,应予高度警惕.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探查,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有效的腹腔引流及术后肠内外营养支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康惠尔透明贴治疗丹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4例丹毒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n=22)和对照组(n=22)。观察组用康惠尔透明贴,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于患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77.3%,对照组治愈率4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6,P〈0.05)。结论康惠尔透明贴治疗丹毒效果优于硫酸镁湿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4.
糖尿病对外科手术及其预后的影响很大.尤其是老年胆道疾病患者同时伴有糖尿病时,外科治疗则更加复杂,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亦明显提高.1990年~1999年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胆道疾病并糖尿病121例,现就其术前准备、麻醉及术式选择和术后处理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观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不同气腹环境下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改变,探讨腹腔镜手术时不同腹腔环境下腹腔免疫功能的改变.方法 将32只大鼠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开腹组、元气腹组、CO2气腹组和N2气腹组,每组8只,模拟开腹手术和相应腹腔镜手术时的气腹环境,时间为1 h.于48 h后从大鼠的腹腔中分离出巨噬细胞,分别检测每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检测腹腔巨噬细胞分泌TNF-α和IL-1的量.结果 术后4组相比较,开腹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和分泌TNF-α、IL-1最低(P<0.01);CO2气腹组居中(p<0.01);无气腹组和N2气腹组较高(P<0.01);无气腹组和N2气腹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CO2气腹对腹腔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小于开腹组,但大于无气腹组或N2气腹组.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近期再手术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1月至2008年5月LC术后近期再手术的41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再手术治疗的41例患者中39例痊愈,其中再手术后发生并发症14例,包括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5例,腹腔残余脓肿2例,胆管炎1例,应激性溃疡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均对症处理,2例分别于再次手术后第3天、第5天死于应激性溃疡。结论:重视病史询问、完善术前检查、严格选择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适时中转开腹及针对老年患者采取特殊措施是减少老年患者LC术后近期再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47.
问:我父亲今年67岁,他原患有高血压及动脉硬化.近日又患重感冒。前两天他用力擤鼻涕后,竟然造成大动脉瓣撕裂,引起急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后来幸亏及时手术治疗才化险为夷。请问父亲擤鼻涕这一小动作.怎么会造成动脉瓣撕裂这一严重后果呢?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肠液回输对唇状瘘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和机体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1995年7月至2008年5月我院收治的16例唇状瘘患者,所选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肠道功能基本恢复、腹腔感染基本控制、完全依赖肠内营养、肠液回输肠襻的长度> 50 cm。分别于实施肠液回输当天、第7和14天,在肠镜引导下距小肠远端瘘口25~30 cm处取肠黏膜,行HE染色后统计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IELS)百分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分析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百分数。同时测定血清蛋白水平。结果 实施肠液回输第14天瘘口远端小肠黏膜内IIELS百分数为19.06%±4.81%,显著高于肠液回输当天的12.81%±2.95% (P=0.000),PCNA阳性细胞百分数为12.13%±4.33%,显著高于肠液回输当天的6.44%±2.34% (P=0.000)。肠液回输第14天血清纤维连接蛋白水平由( 152.80±16.50)上升至(227.05±45.36) mg/L (P=0.000)、转铁蛋白水平由(2.16±0.52)上升至(2.62±0.41)g/L (P =0.017)。结论 实施肠液回输对于肠外瘘患者的肠黏膜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肠外瘘患者消化液中细菌与酶含量在体外的变化.方法 收集1998年7月至2008年1月我院16例高位肠外瘘患者瘘出的新鲜消化液,分别在0、2、4h测定引流液中细菌数量、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含量.将瘘出的消化液及时回输入远端肠道,同时在肠液回输的0、7、14 d测定患者血清中白蛋白、纤维连接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水平.结果 消化液中细菌数量4h内无增加(F(0,2)=18 812.50,P>0.05;F(0,4)=387 625.00,P>0.05).消化液中淀粉酶含量(F(0,2)=190.60,P>0.05;F(0,4) =631.75,P>0.05)和脂肪酶含量(F(0,2)=204.10,P>0.05;F(0,4)=1080.05,P>0.05) 4h内无变化.肠液回输后患者血清中纤维连接蛋白[0、7、14 d分别为(152.80±16.50)、(167.27±20.54)、(227.05 ±45.36) mg/L; F(0,14) =74.24,P<0.01; F(7,14)=59.78,P<0.01]、转铁蛋白[0、7、14 d分别为(2.16 ±0.52)、(2.23 ±0.48)、(2.62±0.41) g/L; F(0,14) =0.46,P<0.01; F(7,14) =0.39,P<0.05]、前白蛋白[0、7、14 d分别为(177.74±45.14)、(194.04±49.33)、(232.11±79.57) mg/L;F(0,14) =54.37,P<0.05]水平显著增加.结论 肠外瘘患者消化液中细菌和酶含量在体外4h内无变化,肠液回输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大肠癌根治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3月-2006年3月行腹腔镜下结直肠根治手术12例,直肠癌8例,结肠癌4例。结果12例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术中出血平均80 ml,手术时间平均3.5 h,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平均45 h,未出现并发症,伤口疼痛反应较开腹手术明显减轻。结论腹腔镜下的结直肠切除是一种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且完全能达到根治要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