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63.
目的探索大型医院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性的策略和措施。方法 2012年7月开始某院医院感染管理科运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多模式手卫生促进策略",从系统改变、教育培训、评价和反馈、提醒、建立手卫生文化5个方面采取措施;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深入临床进行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性观察,将2012年1—6月(干预前)和2014年1—6月(干预后)的手卫生依从率和正确率进行比较,观察和评价干预措施效果。结果干预后,手卫生依从率和正确率分别为75.92%(8 369/11 023)、94.11%(7 782/8 269),均高于干预前[分别为53.67%(5 127/9 553)、83.88%(3 642/4 34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不同岗位中,医生和护士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工人和其他人员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接触体液后",其余4个手卫生指征干预前后依从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通过运用"多模式手卫生促进策略",采取系统改变、教育培训、评价和反馈、提醒,以及建立手卫生文化的综合措施能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64.
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国家发布的相关文件指出在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使用医用防护口罩,但哪些医疗操作能产生气溶胶,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是否都具有较高的风险,并未明确提及。为此,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指南及文献,对气溶胶、产生气溶胶的医疗操作、高风险的医疗操作以及防护策略进行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65.
李春辉 黄勋 蔡虻 陈萍 陈文森 陈修文 邓子德 董宏亮 付强 高武强 高晓东 龚瑞娥 巩玉秀 侯铁英 胡国庆 胡必杰 李洁 李卫光 林玲 刘丁 刘聚源 刘卫平 刘运喜 陆群 马红秋 茅一萍 孟秀娟 逄崇杰 乔甫 任南 单淑娟 孙树梅 汤灵玲 童德军 王辉 王力红 王庆红 文建国 吴红曼 吴红梅 吴静 吴秀颖 鲜于舒铭 向天新 熊薇 徐艳 阎颖 杨怀 杨亚红 姚希 袁晓宁 岳丽青 曾翠 曾烂漫 张浩军 张静萍 张乐 张卫红 张永栋 周鹏程 宗志勇 左双燕 李六亿 吴安华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 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发布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0,19(3):199-213
为更好地防控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医院感染,保障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安全,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感染控制 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国内专家(包括赴武汉抗疫一线的部分专家)共同制定本共识。本共识主要适用于同时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和普通患者的医疗机构;指导疫情期间医疗机构一线医务人员合理有效利用防护用品,同时也覆盖了几乎所有非一线医务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防护用品使用。本共识通过评估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新冠肺炎暴露的风险,根据暴露风险来确定不同区域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标准。本共识主要内容还包括:个人防护用品介绍及适用范围,三级防护穿脱流程,个人防护用品异常的防范与应急处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职业暴露处置流程。同时,本共识特别强调,要合理进行新冠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区域划分,以及重点分诊岗位安排有经验的感染科或呼吸科医生参与分诊,这些是风险评估的前提要求;在选择个人防护用品时,既要防止防护不足,又要避免 滥用与过度使用,以保障工作人员安全为前提,预防新冠肺炎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66.
目的总结某大学教学医院对预防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取加强组织领导、疫情监测和报告、应急处置和诊疗用品及环境的清洁消毒、医务人员的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培训及加强专业协作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措施,进行对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预防管理。结果保证了医院在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处置过程中未发生任何医院感染。结论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和医护人员的专业协作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67.
李春辉 蔡虻 陈萍 陈青 陈昆 常卫 陈修文 邓子德 邓志红 付强 付元瑜 高晓东 贺繁荣 贺雄 胡必杰 胡世雄 黄丽菊 黄勋 江育玲 李卫光 梁宁 刘思娣 刘园 刘运喜 柳恒卓 陆群 马乐龙 马文晖 马志鑫 茅一萍 欧阳娜 乔甫 任南 孙守红 田芳芳 童德军 王云 吴红梅 颜小利 杨帆 杨红晖 姚希 曾翠 曾赛男 张兵 张浩军 张晓霞 张新蕾 张永栋 周鹏程 宗志勇 李六亿 吴安华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 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发布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2,21(6):511-523
为科学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 COVID-19)疫情期间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内感染防控工作, 在早期有效识别感染者的同时, 有效避免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内的交叉感染,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编辑部组织有关专家共同制定本共识。本共识适用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 以及入境人员或其他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应隔尽隔"人员开展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时所设置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 指导其工作人员正确做好个人防护及防止感染传播工作, 避免发生场所内感染及传播。本共识借鉴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的基本原则、文件规范, 结合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的特点与实际工作情况, 对不同区域工作人员、工作环节开展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风险评估, 并据此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的感染防控组织架构、选址布局、人员防护、人员闭环管理、清洁消毒、环境核酸监测、人员健康监测、职业暴露处理及交叉感染判定原则等感控相关工作给予指导。 相似文献
68.
李六亿 叶青 蔡虻 高晓东 黄勋 李春辉 林金兰 梁建生 陆群 李卫光 刘运喜 乔甫 索继江 吴文娟 王强 向准 熊莉娟 姚希 张流波 张卫红 吴安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2,(12):1761-1770
方舱医院在应对传染性明显增强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Omicron等变异株导致的疫情扩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降低方舱医院内医务人员、保安、保洁、维修工人和志愿者等工作人员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同时也为了预防方舱医院内患者发生其他传染性疾病交叉传播,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组织有经验的感染防控专家,参照国家相关规范指南,结合方舱医院的实际特点和需要,共同制定本共识。本共识主要适用于收治大量无症状及轻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方舱医院,指导方舱医院管理和运营者在建立完善的感染管理组织及工作机制的基础上,从方舱医院的建筑布局、感控知识技能的培训与考核、人员和物品进出方舱流程、感染监测及其分析与反馈、各项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重点区域感染管理要求、工作人员职业防护和相关环境终末消毒等方面,因地制宜落实方舱医院的感染防控工作。同时,本共识特别强调,方舱医院的感染防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系统、多部门的协同,需要领导和工作人员上下勠力同心,在国家规范和循证依据的指导下,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保障方舱医院的医疗安全及其高效运作。 相似文献
69.
70.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某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该医院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某综合医院2003.7.1~2004.6.30期间21个主要科室的全年出院病历进行随机分层抽样,对所得样本逐一查阅,按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判断后得到医院感染病例。采用1∶2病例对照研究对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该医院2004年度的医院感染率为4.70%;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共筛选出12个危险因素与医院感染的发生有关(OR=0.0500~9.2883,P值均<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静脉用药、动静脉插管、糖尿病、手术、药敏选药与医院感染相关(OR=0.0668~5.7893,P值均<0.05),其中,按药敏选药与医院感染呈负相关。结论:该院医院感染率处于国内外较低水平,医院感染的发生与静脉用药、静脉插管、糖尿病、手术及是否按药敏选药有关,故对糖尿病患者和需进行手术操作的患者要合理的使用各种有创医疗技术及药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