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319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定量血流分数(QFR)是一种基于血管造影,可在不使用压力导丝和充血药物情况下快速计算血流储备分数的创新技术。FAVORⅢChina是一项由研究者发起的、多中心、对患者和临床评估者设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其目的是评估QFR增强血管造影指导(QFR指导组)策略与单纯血管造影指导(造影指导组)策略用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和成本效益。主要终点是1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包括全因死亡、任何心肌梗死及任何缺血驱动的血管重建)的发生率。2018年12月开始入组,2020年1月完成入组。目前,1年的临床随访已经完成,主要结果将在2021年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大会上公布。  相似文献   
92.
目的 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空腹及糖负荷状态下18F-FDG PET心肌葡萄糖代谢的变化。方法 对36例HCM患者行心脏MRI(CMRI)和空腹+糖负荷状态18F-FDG PET显像,对心肌代谢显像图像进行半定量评分。根据CMRI结果将患者分为延迟强化组(n=24)及无延迟强化组(n=12),比较2组心肌代谢评分的差异。结果 空腹状态下延迟强化组左心室心肌代谢总评分较无延迟强化组明显减低;糖负荷状态下,2组代谢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例42个心肌节段在空腹状态下放射性摄取正常或增高,而糖负荷状态下放射性摄取稀疏或缺损,与其他25例比较,其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明显增加,延迟强化心肌节段数增多,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HCM患者空腹与糖负荷状态下18F-FDG PET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表现出不均一性,结合CMRI,有望作为HCM患者危险度分层的指标。  相似文献   
93.
目的:评价T支架技术治疗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4年4月到2006年1月我院对分叉病变连续行T支架技术47例患者临床情况。结果:患者基线特点:年龄(59.2±10.8)岁;性别:男性89.4%;既往心肌梗死27.7%;既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19.1%;糖尿病23.4%;左心室射血分数0.48±0.34。病变基线特点:病变位置:左主干分叉42.6%、前降支和对角支53.2%、回旋支和钝缘支4.3%;主支参照血管直径(3.43±0.51)mm;边支参照血管直径(2.85±0.19)mm;主支病变长度(17.6±10.6)mm;边支病变长度(13.2±7.6)mm。经股动脉入径59.6%;置入药物洗脱支架56.4%;主支支架释放压力(14.5±2.8)atm(1 atm=101.325 kPa);边支支架释放压力(12.3±2.5)atm;对吻球囊技术(kissing balloon) 89.4%。支架置入成功率100%。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6例(13%);死亡1例(2.1%),因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急性心肌梗死2例(4.3%),造影证实为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行急诊PCI治疗;靶病变再次血管成形术5例(10.6%),其中2例因支架亚急性血栓、2例因再狭窄行再介入治疗,1例因再狭窄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6个月临床随访91.5%,造影随访29.8%,再狭窄率21.4%。结论:T支架技术治疗分叉病变操作成功率很高,但具有一定风险。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01年11月至2004年1月480例(679个靶病变)接受成功支架植入并完成造影随访患者.将这些患者和病变均根据再狭窄次数分为三组A组为无再狭窄患者或病变;B组为出现一次再狭窄患者或病变;C组为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再狭窄患者或病变.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变特点,分析各种因素与支架内再狭窄之间的关系.结果B、C组中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显著地多于A组中(18%,25%,33%,P<0.001),而且B组与C组之间的差异也是显著的(25%,33%,P<0.05).B组和C组中支架长度大于20mm、支架直径小于3mm、C型病变、弥漫病变和开口部病变的统计结果都显著高于A组(P<0.001).B组与C组之间在病变长度大于20mm、支架直径小于3mm、C型病变的统计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采用多元logistic分析反复再狭窄的预测因素为2型糖尿病、支架长度>20mm、支架直径<3mm、ACC/AHAC型病变(分别为OR=1.40,OR=2.09,OR=1.81,OR=1.92).结论2型糖尿病、支架长度20mm、支架直径<3mm、ACC/AHA C型病变是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5.
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的过敏样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临床使用的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的过敏样反应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回顾性总结2004年4月至2006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和(或)介入治疗的患者群中,接受非离子型碘造影剂血管内注射后1小时之内发生的过敏样反应病例,参照美国放射学会的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轻、中、重度三型;针对性别、年龄、冠脉病变程度、造影剂品种等变量因素进行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17033例患者中计有217例发生过敏样反应(发生率1.28%),轻、中、重度过敏样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0.22%、0.80%和0.26%,死亡3例(死亡率0.018%);男性患者的过敏样反应发生率高于女性患者(1.37%vs0.98%,P<0.05),在冠脉病变程度、不同造影剂品种等因素的分析中未检出性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过敏样反应发生率随年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经多元回归分析呈线性关系,男性患者尤为明显;过敏样反应的发生率与冠脉病变程度无显著相关性;年龄、不同造影剂品种对于过敏样反应的三型构成比无显著影响,在女性患者、冠脉多支病变患者尤其是病变累及左主干的患者人群中发生重度过敏样反应的比例较高。结论: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性良好,过敏样反应发生率为1.28%,男性患者的过敏样反应发生率高于女性患者,过敏样反应发生率随患者年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在女性患者、冠脉多支病变尤其是病变累及左主干的患者人群中发生重度过敏样反应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96.
目的:评价心肌梗死恢复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左心室重构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成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又有造影复查的3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2组,①心肌梗死组224例,其中前壁梗死者106例,下壁梗死者102例,其它部位梗死者16例;介入治疗时梗死相关冠状动脉闭塞者118例,非闭塞者105例,梗死相关冠状动脉无法判断者1例。②非心肌梗死组156例。结果:380例中冠状动脉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者占28%、37%和35%。①非心肌梗死组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前、后左心室大小和收缩功能参数无显著变化,且在正常范围。②心肌梗死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及指数(LVEDVI)、收缩末容积(LVESV)及指数(LVESVI)比非心肌梗死组均已显著增大(P均<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收缩末压(LVESP)均显著降低(P均<0.00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LVESV、LVESVI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01),每搏量(SV)及其指数(SVI)、LVEF、LVESP均显著提高(P<0.05-0.001);LVESVI降低和LVEF升高的程度比非心肌梗死组更显著(P<0.05~0.001);且在前壁和下壁心肌梗死患者间均无显著差异,疗效相当。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梗死相关动脉闭塞和非闭塞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LVEF均显著提高(P均<0.001),而LVESV、LVESVI仅在梗死相关动脉闭塞者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已发生左心室重构伴收缩功能减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有效逆转左心室重构,提高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97.
心包穿刺导管引流的方法和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7年以来,我们共施行心包穿刺、心包内置管引流15例(25例次)。该方法用于结核性心包炎3例,慢性特发性心包积液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心包炎2例,心肌梗塞后心包积液2例,非特异性心包炎2例,肿瘤性心包积液2例,结缔组织疾病1例。  相似文献   
98.
扩张型心肌病表现为家族遗传性者过去认为少见,国内仅有两个家系报道。本文报告另一家系,扩张型心肌病仅在父系家族中连续三代遗传,就目前观察,未累及女性。较为少见。临床资料与调查方法市郊菜县三兄弟因严重心力衰竭先后住院,2维超声心动图(2D)检查符合扩张型心肌病。为调查病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分析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HOCM)患者心室造影结果及形态学特征。方法纳入1995~2005年收治入院并接受心室造影和超声检查的74例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以左心室流出道与左心室压力差≥30 mmHg为梗阻型,30 mmHg为非梗阻型,将患者分为2组。比较其形态学和造影结果。结果 (1)入选74例患者,梗阻型14例(18.9%),其中收缩期前向运动6例(42.9%),冠心病3例(21.4%);非梗阻型60例(81.1%),其中11例合并冠心病(18.3%)。(2)超声显示室间隔增厚至(11.4±2.5)mm,左室后壁厚度(9.8±1.7)mm,左心室舒张末内径(48±5)mm,左心房内径(36±5)mm。(3)左室造影显示左室舒张末容积为(123±31)ml,左室收缩末容积为(27±11)ml,左心室射血分数(EF)为(78±6)%。(4)左心室造影形态学特征为梗阻型心室结构14例,其中正常5例;非梗阻型左心室结构60例,正常27例。结论非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与HOCM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舒张末容积及左室收缩末容积、EF值,以及呈现正常形态的病例数等均无差异。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