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临床医学 | 13篇 |
内科学 | 17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31篇 |
预防医学 | 6篇 |
药学 | 4篇 |
中国医学 | 14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8年 | 4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3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2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期间至我科就诊的137例存在发作性胸痛症状,临床怀疑冠心病的患者按照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分为代谢综合征组和非代谢综合征组。对上述病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同时测他们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将上述结果进行组内及组间统计学分析。结果代谢综合征组中胰岛素抵抗指数与病变类型的比较表明,代谢综合征组B型及C型病变的发生例数明显增多。胰岛素抵抗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明显相关。非代谢综合征组虽然也有类似趋势但统计学无明显差异。结论胰岛素抵抗指数可以作为预测代谢综合征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伴糖耐量异常(IGT)及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对120例老年AC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其中OGTT结果正常者(A组)18例,合并IGT(B组)66例,合并糖尿病(C组)36例,3组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组和B组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衰、多支病变发生率、弥漫性狭窄、侧支循环发生率高于A组,C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IGT及糖尿病合并ACS老年患者多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衰、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及侧支循环形成,此类病人即便空腹血糖不高,也应常规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便及早采取措施,有效防治冠心病。 相似文献
43.
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心力衰竭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即缬沙坦治疗组30例服用缬沙坦80 mg/d;常规治疗组28例未服用缬沙坦及其他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缬沙坦组和常规治疗组均于治疗前,治疗后半年分别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对比,缬沙坦组比常规治疗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102.6±25.6)mlvs.(117.2±28.5)ml,P<0.05]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53.1±20.6)mlvs.(66.4±28.7)ml,P<0.05]明显减小,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提高[(56.1±9.6)%vs.(47.4±13.2)%,P<0.01]。随访1年,结果缬沙坦组(24.0%)比常规治疗组(46.7%)心力衰竭再发生率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产后妇女尿流率曲线变化情况。方法采用Dantec DUETLogic尿动力学仪,对产后42~60天的224例妇女进行自由尿流率检测并绘成尿流率图。结果最大尿流率(MFR)、平均尿流率(AFR)、排尿量(VV)、达最大尿流时间(TTMR)、排尿时间(VT)和尿流时间(FT)均有明显异常改变,尿流率绘成尿流率图与正常尿流率图出现明显不同。其中初产妇及经产妇此次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后自由尿流率测定结果 54%异常;初产妇阴道分娩的自由尿流率测定69%异常;初产妇剖宫产分娩的自由尿流率测定32%异常;前次阴道分娩的经产妇此次阴道分娩的自由尿流率测定71%异常;前次剖宫产的经产妇此次剖宫产分娩的自由尿流率测定34%异常。尿流率图异常类型:逼尿肌无力,腹压排尿;出口梗阻,高排高阻;出口梗阻,低排高阻;逼尿肌无力,出口梗阻,腹压排尿;协同失调,腹压排尿。结论产后进行盆底康复治疗非常必要,以防止远期尿失禁。 相似文献
45.
<内经>在论述六气病机中,遗失秋燥致病.后世医家多不明燥邪致病,每遇燥邪致病,多用辛香温燥之药,如乌药、香附、半夏、厚朴等,以燥治燥加重病情.喻昌言"他凡秋伤于燥,皆为秋伤于湿,历代诸贤,随文作解,弗察其讹"(<医门法律·秋燥论>).直至金元时期刘河间发现燥邪致病:"诸涩枯涸,干劲皴裂,皆属于燥"(<素问·玄机原病式>),才将六气病机补充完整.但刘河间只是给出燥邪致病病机,未给治法及方药.明末医家喻昌将燥邪致病病机完善并第一次提出治燥专用方药.至此,秋燥致病才被后世医家重视.如清代医家吴瑭创出桑杏汤、杏苏散、桑菊饮等治燥名方. 相似文献
46.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是由于股骨头部分性或完全性缺血导致骨坏死,是常见的髋关节疾病.目前的主要检查手段为常规X线摄片,但其敏感性差,而MRI对于骨缺血和骨坏死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可以作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7.
目的回顾性分析2004—2014年间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对治疗时机及治疗方案的选择进行探讨,以对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武汉同济医院住院的主动脉夹层患者1 037例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分析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十年期间主动脉夹层院内死亡107例(10.32%),(53.23±10.37)岁,未死亡930例(89.68%),(53.59±11.81)岁。死亡患者入院到死亡的天数(4.17±1.65)d,Logistic回归分析示入院时低血压(P=0.047,OR=1.378,95%CI:1.654~2.171)、脉搏快(P=0.031,OR=1.321,95%CI:1.003~1.039)、心包积液(P=0.016,OR=2.031,95%CI:1.147~3.619)、白细胞计数(P=0.018,OR=1.281,95%CI:1.013~1.162)和中性粒细胞比值增高(P=0.011,OR=1.269,95%CI:1.028~1.119)是主动脉夹层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后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ACEI药物是其保护因素,能减少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院内死亡率。结论入院时低血压、脉搏快、心包积液、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值增高是主动脉夹层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后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ACEI药物是主动脉夹层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48.
慢性胃炎在临床上为常见病、多发病 ,且病程长。笔者用自拟方治疗慢性胃炎 5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门诊病人 ,都经纤维胃镜检查 ,胃镜下见胃粘膜红白相间 ,以红为主 ,花斑样改变。全部病例均因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累而致病。以胃脘胀满、嗳气、纳呆为主症。 50例中 ,男 1 8例 ,女 32例 ;年龄 2 0~ 40岁者 2 3例 ,41~ 50岁 1 8例 ,50岁以上者 9例 ;病程最短 6个月 1 2例 ,1~ 3年者 2 7例 ,3年以上者 1 1例。2 治疗方法采用自拟方胃舒宁汤治疗。方药组成 :柴胡、茯苓、香附各 1 2 g,党参、炒白术各 1…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灯盏生脉胶囊结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9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8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积极控制血压等危险因素,在利尿、强心、扩血管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100 mg, 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灯盏生脉胶囊治疗,0.36 g, 3次/d。两组均按疗程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气血血瘀证证候积分比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水平,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比较治疗前后APN、MMP-9和BNP水平;比较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胸痛、胸闷、气短、心悸不安、神疲力乏、面色淡白和口唇紫黯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0.
固骼生促进新鲜骨折愈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骨缺损修复材料——固骼生(Nova.Bone)应用于四肢骨折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四肢骨折实施内固定手术时,在骨折线内及周围均匀植入固骼生材料2~5mm3,共治疗64例,同时选择32例未应用固骼生组作为对照组随访观察。结果 全部病例经12~20周随访,应用固骼生组骨折愈合时间12~16周,无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对照组(未应用固骼生组)骨折愈合时间16。20周,2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结论 固骼生是一种新型的骨缺损修复材料,在四肢骨折内固定术时植入骨骼生能明显加速骨折愈合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