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41.
注重内涵,加快输血学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医院管理年活动的持续深入,医疗机构输血学科发展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着重大挑战.输血学科建设目前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医疗机构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对输血学科建设的认识程度不高、重视程度不够,输血科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步伐缓慢,临床不合理用血较为普遍,血液供求矛盾突出等现象.针对输血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学科建设应在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指导下,以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用血为临床输血管理质量方针,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为学科发展的行为准则,紧密围绕以病人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科人才队伍的集体智慧与个人主观能动性,在差距中求发展,在缺陷管理与持续改进中求规范,不断提升输血学科在临床用血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ⅠCTP)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5例RA活动期、25例RA缓解稳定期及52名正常对照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试剂盒测定血清ⅠCTP的浓度,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结果在80例RA患者血清中ⅠCTP的浓度与RF、CRP均成正相关(rs=0.407、0.534,P<0.01),CRP与RF亦成正相关(rs=0.405,P<0.01);RA活动期组分别与RA缓解稳定期组和正常对照组间血清ⅠCTP浓度的均值及其增高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A活动期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而RA缓解稳定期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RA活动期患者血清中,ⅠCTP试验的敏感度为67.3%、特异性为84.6%、准确度为75.7%;正常对照组血清ⅠCTP浓度的均值为(3.5±2.0)μg/L,血清ⅠCTP浓度在反映RA的活动性上较CRP更为敏感。结论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是RA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及疗效观察的可靠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3.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技术在检验医学中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标记免疫分析法创立于60年代初期,是将多种标记示踪技术的高度敏感性和医学免疫学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相结合的产物,包括放射免疫(RIA),酶联免疫分析法(EI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TRFIA具有零本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特异性强、线性范围宽和应用广泛等特点,是继放射免疫分析之后,标记免疫分析法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是当代配基分析中最有发展前景的分析手段。本文就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技术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44.
解离—增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HBVM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解离-增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DELFLA)是以三价稀土原子铕(Eu~(3+))作为示踪物代替HRP等标记抗原或抗体,在免疫反应完成后加入特殊的增强液,将铕从标记抗原或抗体解离下来并与增强液中的组分形成具有强烈荧光螯合物,根据稀土原  相似文献   
45.
46.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肝硬化、肝癌的高危险因素,目前尚无HCV疫苗上市.HCV包膜E2蛋白能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是重要的候选疫苗成分.E2蛋白氨基末端由2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高变区1(hypervariable region 1,HVR1)含有多个线性中和抗体表位,变异频率极高[1],增加了HCV疫苗研制的难度.近年发现,除了HVR1含有中和抗体表位外,E2蛋白还存在其他的保守空间构象和线性中和抗体表位[2].  相似文献   
47.
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目前全球流行趋势非常严峻的一种以细胞免疫缺陷为主的继发性免疫缺陷病,而亚洲已成为全球流行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HIV/AIDS流行是目前各国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而HIV抗体检测则是其防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48.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世界上常见的多发的的主要的传染病之一,全球约有5%左右的人口感染了HBV,作为乙型肝炎传染源的病人和携带者,其疾病潜伏期长,平均约90天,在潜伏期、急性期及慢性活动期均有传染性,加之不出现任何症状的传染源为数众多,难以控制[1].为此我科对我市区3000例自然成人群进行乙肝六项检测,现将其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9.
输血治疗应用于临床已有百年历史.输血医学发展快速.如果应用得当.可以挽救患者生命和改善健康状况。但是.血液传播疾病和输血不良反应对患者健康的威胁使我们对输血安全时刻不能掉以轻心。不合理输血的情况还时有发生.世界卫生组织的的资料表明.全世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5%-10%是由于输注了染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引起.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休克期切痂术患儿的输血治疗策略。方法利用医院临床用血全程闭环智能路径管理与评价信息系统检索2014—2016年我院≤14岁小儿烧烫伤病例资料795例,回顾性分析并筛选纳入55例大面积烧伤休克期切痂术患儿,根据患者输血前不同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值分为限制性输血组(Hb≤70 g/L,n=25)和开放性输血组(Hb≤100 g/L,n=30),分析二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输血量、输血前后患者的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计数、Hb值和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术后感染率、并发症、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长、30 d死亡率和治愈率指标。结果 1)各年龄组烧伤小儿中,1—5岁组发生风险最高,约占烧伤小儿半数(45. 5%); 2)二组患儿的血浆输注量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 05),但限制性输血组的红细胞输注量和输血总量均少于开放性输血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 05); 3)与开放性输血组相比,限制性输血组输血24 h后的RBC、Hb、Hct值均显著升高,输血前后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 05); 4)二组患者输血后的术后感染率、并发症、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长、30 d死亡率和治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 05)。结论应加强1—5岁小儿的监管,以降低其烧烫伤风险;大面积烧伤休克期切痂术患儿在输注血浆胶体液抗休克治疗同时,临床上采用Hb≤70 g/L的红细胞输注阈值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