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目前全球流行趋势非常严峻的一种以细胞免疫缺陷为主的继发性免疫缺陷病,而亚洲己成为全球流行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犤1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IflV/AIDS流行是目前各国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而HIV抗体检测则是其防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就HIV抗体检测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规范制度,为此,我室与美国远景科技有限公司结合HIV抗体检测的各项规范与要求合作开发了一个IflV抗体检测的应用软件系统,以保证HIV抗体检测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准确性、保密性,实现数据自动化,管理信…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探讨输血依赖性地中海贫血(TDT)患儿血浆代谢组学特征,揭示TDT患儿代谢模式的改变。方法:选取2021年在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定期输血的23例TDT患儿,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1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TDT患儿与对照组常规指标的差异,随后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TDT患儿及对照组血浆样本的代谢物组成。建立OPLS-DA模型,对检测出的代谢物进行差异性分析,通过差异代谢物进而分析两组间存在的差异代谢通路。结果:常规指标检验结果显示,TDT患儿较健康对照儿童铁蛋白、胆红素、总胆汁酸、葡萄糖、甘油三酯等指标均显著升高,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均显著降低(均P<0.05);而乳酸脱氢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TDT患儿中共鉴定出190种差异代谢物(VIP>1)。其中,有168种化合物显著升高,包括精氨酸、脯氨酸及甘胆酸等;有22种化合物显著下降,包括肉豆蔻酸、桐酸、棕榈酸和亚油酸等。代谢通路分析结果显示,TDT对患儿的代谢影响主要集中于氨基酸代谢的上调和脂类代谢下调。结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DT患儿氨基酸代谢和脂类代谢显著改变。这一发现有助于... 相似文献
34.
乙肝病毒Pre—S1、S2抗原检测在乙型肝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Pre-S1、S2抗原检测在乙型肝炎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115例乙型肝炎患者采用ELISA法对乙肝五项、Pre—S1、Pre—S2抗原进行了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115例HBV患者血清中的HBsAg、HBeAg、HBcAb患者,Pre—S1抗原阳性率为40.9%.其它均为零;Pre—S2抗原阳性率为78.0%。HBsAg、HBeAg、HBcAb组和HBsAg、HBeAb、HBcAb组Pre—S2与Pre—S1比较,经X^2检验,P〈0.01。而63例HBsAg、HBeAb、HBcAb患者Pre—S2抗原阳性率为19.1%;11例HBsAg、HBcAb患者Pre-S2抗原阳性率为27.3%。②乙肝各项指标与Pre—S1、Pre—S2结果显示HBeAg最高,Pre—S1和Pre—S2分别是41.5%和78.0%:HBeAb检测Pre—S1无1例阳性,而Pre—S2结果12例阳性。阳性率为19.0%,Pre—S1与Pre—S2比较,经X^2检验,P〈0.01,结果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PreS1、PreS2抗原与HBV呈不同程度相关性,是病毒感染、复制的指标较HBeAg敏感,是HBV存在和复制较为直接的标志,对HBV检测起重要的补充作用,对临床上判断HBV复制和疾病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Pre—S2诊断乙肝患者对HBV的病毒感染、病毒复制、传染性及对不同临床类型肝炎等均优于其他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HBV-LP)在血清HBeAg阴性HBV感染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对162例HBV感染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及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FQ-PCR定量检测HBV-DNA。结果162例HBV感染者血清中,HBV-LP与HBV-DNA、HBeAg之间均关联显著(P均〈0.01);HBV-LP与HBV-DNA、HBeAg间阳性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HBV-LP阳性率为84.57%,较HBV-DNA、HBeAg高,分别为62.96%、38.89%(P均〈0.05);血清HBV-LP浓度及其阳性率在HBeAg和HBV-DNA的阳性组与阴性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HBeAg阳性组中HBV-LP与HBV-DNA间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检测符合率为96.83%;HBeAg阴性组中HBV-LP与HBV-DNA间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HBV-LP阳性率为76.77%,较HBV-DNA高。在58例HBeAg和HBV-DNA共同阴性的HBV感染血清中,检出HBV-LP阳性42例。结论血清HBV-LP是监测血清HBeAg阴性HBV感染者体内病毒复制、疾病进程与疗效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索通过自制室内质控品,监测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完善输血相容性检测的室内质量控制体系。方法选取血浆制备成O、A、B型和AB型血浆质控品,取RhD阳性的A1、B和O型红细胞制备成红细胞质控品,抗-D(IgG)人血清做抗-D效价测定,确定出现最后1个2+凝集强度的稀释倍数,加入O型血浆中;血浆与红细胞质控品制备后分别经过亲和力、抗体效价检测、抗原性和特异性检测等验证后,按照设计的室内质控模式,分别进行ABO血型鉴定、RhD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及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结果抗原、抗体亲和力均<15 s;抗-A效价>128,抗-B效价>64,抗-AB效价>128,AB型血浆不含抗-A、抗-B;A型红细胞与128倍稀释的抗-A凝集,B型红细胞与64倍稀释的抗-B凝集;抗-A与A红细胞凝集,与B、O红细胞不凝集,抗-B与B红细胞凝集,与A、O红细胞不凝集;A红细胞与抗-A凝集,与抗-B不凝集,B红细胞与抗-B凝集,与抗-A不凝集,O红细胞与抗-A、抗-B均不凝集。结论通过2年的室内质控应用,证实自制质控品性能具有稳定性与可靠性,并能长期保存,符合室内质控品要求,是1种较经济且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7.
SLE患者自身抗体检测与体液免疫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体免疫性免疫复合物病,常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特别是皮肤和肾脏。SLE最显著的特征就是B细胞多克隆活化,产生多种自身抗体,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是SLE最显著的标志性抗体。同时,SLE患者免疫球蛋白呈多株性升高,主要为IgG。补体C3降低作为SLE患者病变活动的检验指标之一,低补体血症常与SLE活动,狼疮性肾炎,广泛皮肤损害密切相关。本文对82例SLE患者血清进行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检测,同时4…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红细胞输注量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3年无病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 2016年3月20日利用自行开发的临床用血管理与评价信息系统检索出2010年1月—2013年4月在本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ALL患儿678例,从中共筛选纳入初治年龄15岁输注红细胞的ALL患儿101人为研究对象,统计患儿年龄、初诊外周血WBC、免疫学分型、临床危险度、红细胞输注量及缓解6个观察指标作COX回归分析,回顾性分析红细胞输注量对ALL患儿3年无病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 1)101名ALL患儿的临床基本资料显示:输注红细胞0.21 U/kg组中1—10岁患儿的初诊外周血WBC、T系及复发率均低于输注红细胞≥0.21 U/kg组中同龄患儿:5/50 vs 19/51、3/50 vs 16/51、5/50 vs 19/51与4/50 vs 18/51(P0.05);而2组患儿性别、初诊外周血Hb、临床危险度、输注红细胞后感染、缓解与死亡率相似(P0.05);2)COX单因素回归分析:年龄、免疫学分型、临床危险度和红细胞输注量对ALL患儿3年无病生存时间均具有影响(P0.05);而初诊外周血WBC及病情缓解均未见明显影响(P0.05);3)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危险度和红细胞输注量对ALL患儿3年无病生存时间有明显影响(P0.05);而年龄、免疫学分型的影响不大(P0.05);4)生存曲线分析:不同临床危险度(低度、中度与高度危险)的ALL患儿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1.0 vs 0.84 vs 0.42(P0.01);不同红细胞输注量(≥0.21U/kg与0.21 U/kg)的ALL患儿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0.58 vs 0.91(P0.05)。结论临床危险度与红细胞输注量均为ALL患儿3年无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ALL患儿治疗期间宜减少红细胞输注。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多发性损伤患者临床预后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542名多发性损伤患者病例资料,根据入院后24 h内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输注量将患者分为输血组和未输血组,其中输血组患者164例,未输血组378例,比较分析2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和临床预后相关指标,并采用COX回归分析对患者院内死亡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探讨多发性损伤患者临床预后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未输血组与输血组患者年龄(45. 72±13. 96 vs 45. 54±13. 14)、性别(292/86 vs 120/44)、多发性肋骨骨折发生率(31. 2%vs 39. 0%)、体温(36. 83±0. 55 vs 36. 73±0. 58)和致伤原因间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 05);创伤类型、颅骨骨折、骨盆骨折、创伤严重度评分(I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2) 2组患者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急诊手术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3)输血组患者院内死亡率、24 h死亡率、院内并发症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未输血组(P0. 05),输血组患者均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 4) COX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颅骨骨折、ISS、GCS、HR、SBP、Hb、Plt、PT、APTT、INR、RBC输注量、血浆输注量均为多发性损伤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P0. 05),多因素分析结果仅显示年龄、颅骨骨折、HR和RBC输注量是多发性损伤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结论年龄、颅骨骨折、HR和RBC输注量是多发性损伤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积极止血,合理输血可减少患者总用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多发性损伤患者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40.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近十余年来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临床学科.最早的循证医学思想起源于中国乾隆时期.当代循证医学最早是在1980年由加拿大临床流行病学创始人之一Dr.David L.Sackett提出,其正式兴起是以1992年由Guyatt领导的循证医学工作组发表在JAMA上的第一篇循证医学文章为标志.同年在英国牛津,Lain Chalmer及其同事正式创建了英国Cochrane中心,次年成立了国际Cochrane协作网(TheCochrane Collaboration),正式开始了为循证医学实践提供可靠征据-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R或Meta-分析)的全球协作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