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乌拉特中旗鼠疫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拉特中旗鼠疫自然疫源地是历史疫源地,动物鼠疫频繁发生,不断地对人类构成威胁。2000~2003年对该地开展了系统的鼠疫监测和防治工作,2002年和2003年发生了动物鼠疫流行,流行范围和强度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最强的一次,时间和空间上均呈现出一定的流行特征。通过总结历史动物鼠疫流行情况,反映出地区动物鼠疫流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利用弯针技术射频热凝毁损(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 RFTC)半月神经节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2名三叉神经痛病人,按数字随机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A (n=20):采用直针穿刺技术进行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毁损治疗;实验组B (n=22):采用弯针穿刺技术进行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毁损治疗。观察病人手术前及手术1 d、3 d、7 d、1 m、3 m、6 m后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并发症,并对术中的操作情况及病人受到的电离辐射量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同术前的基线相比,疼痛评分显著降低(P <0.001),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P <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曝光时间与剂量面积乘积弯针组优于直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病人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弯针技术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弯针技术在减少病人电离辐射方面优于直针。  相似文献   
44.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IDH)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其基本病理变化为椎间盘退变、突出、压迫神经。目前椎间盘退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疗效不一。动物实验研究可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所以建立一种可靠的LIDH动物模型可以为研究LIDH发病机制、探索研究各种治疗方法提供良好的实验载体,对临床疼痛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5.
目的了解首都机场口岸入境旅客携带物中病媒生物现状,明确重点航班和重点来源地,为预警病媒生物的境外输入、媒传染病的传播,为口岸病媒生物综合防控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X光机对首都机场口岸入境旅客携带物进行筛查,对筛查出的可疑携带物现场人工检查,对截获的病媒生物进行种类鉴定和病原体检测,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年首都机场口岸在入境旅客携带中共截获病媒生物41只,分属蝇、蜚蠊、蜱3类,主要来自非洲和东南亚国家。结论首都机场口岸应加强对来自非洲、东南亚航班的查验力度,提高口岸技术查验手段,建立病媒生物综合防控体系,降低媒传疾病跨境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发生时间、主要症状、可能诱发因素,与卒中类型、病变部位及病灶大小的关系等临床特征及对卒中患者康复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123例脑卒中患者中合并肩手综合征的5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506例合并肩手综合征患者中和同期接受康复治疗不合并肩手综合征的患者中,各随机抽取50例,比较康复治疗3个月前后Barthel指数和上肢FMA评分的变化,以观察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上肢运动功能的区别。结果:本组1123例卒中患者中合并肩手综合征506例,发生率为45.06%,其中出血性卒中273例,缺血性卒中233例,男性略多于女性,卒中后5个月内发生肩手综合征占75%,5个月后发生的占25%。主要症状为患侧肩手疼痛445例,肩关节活动受限405例,手及腕部肿胀380例,患肢皮温增高及皮肤颜色改变369例,患侧手指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91例。伴有抑郁、焦虑228例,占45%。可能诱发因素为肩关节半脱位、患侧上肢痉挛和患侧上肢过度牵拉。两组康复治疗前后的Barthal指数和上肢的Fugl-Meyer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HS多发生在脑卒中病后5个月内,1~3个月发病居多。主要症状为患侧肩手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手及腕部肿胀、患肢皮温增高及皮肤颜色改变,常伴有抑郁、焦虑。能够严重阻碍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从而影响患者的康复预后。  相似文献   
47.
目的:通过系统评估了解口服益生菌对结直肠癌化疗患者肠道菌群影响。方法:利用计算机通过网络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万方大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data)、维普中文数据库、 Pubmed英文数据库、 Embase英文数据库、 Cochrane library英文数据库的文献资料,评价被纳入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检索自建库终止于2021年4月。本文利用RevMan 5.3软件处理Meta分析。结果:经过最终筛选获得5个RCT数据,共43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单纯化疗患者相比,口服益生菌制剂可以降低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的大肠杆菌含量(SMD=-2.04,P<0.00001)、粪肠球菌含量(SMD=-2.20,P=0.002),提高乳酸杆菌含量(SMD=4.30,P<0.00001)、双歧杆菌含量(SMD=3.32,P<0.00001)。结论:口服益生菌制剂的结直肠癌化疗患者与仅接受化疗患者相比可以提升肠道内有益菌含量,并且降低机会致病菌的含量,但其结果还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48.
例1男,26岁,面部红色丘疹伴痒痛20余天。例2男,19岁,面颈部反复红色丘疹、脓疱伴痒1年,加重1周。例3男,65岁,面部、躯干及双上肢红色丘疹、脓疱伴痒反复20年。3例均诊断为经典型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该病多发于面部,可见漩涡状或匍行性斑块,点缀有毛囊性丘疹和脓疱,皮损向四周扩散而中心消退。皮损组织病理示:毛囊、皮脂腺内及周围大量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浸润。表皮内可见嗜酸性微脓疡,真皮浅中层及毛囊附属器较密集嗜酸细胞、部分中性粒细胞浸润。3例均给予口服吲哚美辛及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停药后随诊6个月均未复发。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银屑病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的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诱导人永生角质形成细胞(HaCaT),显微镜观察及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法检测HaCaT细胞增殖。选出最佳浓度作用HaCaT细胞复制银屑病模型,采用不同浓度白藜芦醇作用HaCaT细胞,计算半抑制浓度(IC50),根据IC50选出后续实验白藜芦醇的浓度;将银屑病模型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30 μg/L生理盐水),2.5 μmol/L、5.0 μmol/L、7.5 μmol/L白藜芦醇组,阳性对照组(5.0 μg/mL维A酸)及空白对照组(未加任何药物),MTT法检测各组银屑病模型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银屑病模型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银屑病模型细胞Caspase-3、p-ERK1/2、p-P38蛋白的表达。结果 不同KGF浓度组HaCaT细胞0 h、12 h、24 h、48 h的OD值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OD值有差异(P <0.05);②不同浓度组的OD值有差异(P <0.05),40 ng/mL KGF组的OD值高于其他浓度组;③不同浓度组OD值的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40 ng/mL KGF组的OD值从24 h开始明显高于其他浓度组。0 μmol/L、0.5 μmol/L、1.0 μmol/L、2.0 μmol/L、4.0 μmol/L白藜芦醇作用HaCaT细胞24 h后的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白藜芦醇浓度升高OD值降低,白藜芦醇可抑制HaCaT细胞增殖,IC50值约5.3 μmol/L。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2.5 μmol/L白藜芦醇组、5.0 μmol/L白藜芦醇组、7.5 μmol/L白藜芦醇组、阳性对照组银屑病模型细胞24 h、48 h、72 h的OD值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OD值有差异(P <0.05);②各组OD值有差异(P <0.05),③各组OD值的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从48 h开始,5.0 μmol/L、7.5 μmol/L白藜芦醇对银屑病模型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增殖作用。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2.5 μmol/L白藜芦醇组、5.0 μmol/L白藜芦醇组、7.5 μmol/L白藜芦醇组、阳性对照组银屑病模型细胞的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5.0 μmol/L、7.5 μmol/L的白藜芦醇对银屑病模型细胞有促凋亡作用。5.0 μmol/L白藜芦醇组、7.5 μmol/L白藜芦醇组、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 <0.05),p-ERK1/2、p-P38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 <0.05)。结论 白藜芦醇可能是通过抑制ERK/MAPK和/或P38/MAPK通路发挥作用进而抑制银屑病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