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爱西特联合大黄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用爱西特联合大黄对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对改善患者症状,延缓尿毒症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牛磺酸对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合成及TGF—Bl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抗纤维化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在培养的心肌成纤维细胞中加不同浓度的牛磺酸72h,用羟脯氨酸法及MTT比色法分别测胶原量和细胞增殖情况,ELISA法测TGF—β1,蛋白含量。结果牛磺酸能明显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胶原的合成,并减少TGF—βl蛋白的表达。结论牛磺酸能通过下调TGF—β1蛋白的表达,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起到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免疫灵合剂对肾虚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技术研究肾虚、脾虚和脾胃湿热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结果表明:3组患者的CD3+、CD4+细胞低于健康人(P<0.01);脾虚、脾胃湿热患者的CD4+/CD8+比值低于健康人(P<0.01),而肾虚患者却高于健康人(P<0.01)。用免疫灵合剂治疗30例肾虚患者,结果表明肾虚患者治疗后的CD3+、CD4+细胞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说明补肾治疗能增强肾虚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CD4+/CD8+比值能指导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和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4.
对25例伤寒合并心肌炎进行观察,发现心酶谱的活力在心肌炎早期明显升高,治疗两周后,心酶谱活力显著降低(P<0001)。心肌炎早期,心酶谱升高,而心电图改变很小。动态心电图有ST段偏移组伴有胸闷、心悸、心音低钝等临床症状,比ST段无偏移组更提示心肌受损(P<005)。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川崎病(KD)发病机制中作用。方法 32例KD患儿为研究对象,以年龄匹配的30名儿童作为对照组(其中15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热患儿为非KD发热组,15名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组),KD患儿分别于静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前和静注IVIG治疗后热退2~3 d取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并用RT-PCR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急性期KD患儿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而IVIG治疗后热退2~3 d,其比例显著升高,接近于正常水平,而外周血PBMC FOXP3 mRNA表达水平也出现同样的改变。结论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能参与了KD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对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患者进行基因检测.方法 采用目标区序列捕获及第2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6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患者进行检测;采用第1代测序技术、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对患者及其母亲的基因型进行验证.结果 1例为第10和11外显子缺失,1例为第16和17外显子重复,4例为点突变.共发现10种变异:c.2776C>T、c.5475delA、c.6391_ 6392delCA、IVS64+1G>A、c.2645A>G、c.5244G>A、c.7728T>C、c.8729A>T、e.8734A>G和c.8810G>A,前4种为可疑致病性变异,后6种为人群中的多态.其中3例为首次发现的新突变(IVS64+1G>A、c.6391_6392delCA(p.Q2131NfsX3)和p.Q926X(CAG>TAG).结论 通过第2代测序技术可以在一个反应中准确检测出DMD基因的缺失、重复和点突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急性期川崎病(KD)合并冠状动脉非扩张性损害患儿左前降支(LAD)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方法 分析31例急性期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非扩张性损害患儿(KD组)的LAD血流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分析<1岁、1~3岁和>3岁3个亚组KD患儿急性期LAD近段内径、血流量、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PDV)、平均血流速度(MDV)、速度时间积分(VTI),并分别与27名正常儿童(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不同年龄段急性期非冠状动脉扩张性KD患儿,其LAD近段血流参数PDV、MDV及VTI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但LAD近段内径、血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D组内比较:<1岁、1~3岁及>3岁亚组LAD近段内径、血流量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DV、MDV及VT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内比较:随着年龄的增加,LAD内径、LAD血流量增加,PDV、MDV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VT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KD急性期冠状动脉炎性病变可导致LAD血流速度增加;研究LAD的血流动力学有助于早期诊断和评估非冠状动脉扩张性KD的冠状动脉损害。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探讨免疫功能状态在急性期川崎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急性期川崎病23例患儿外周血CD3^+、CD3^+CD4^+、CD3^+CD8^+、CD4^+/CD8^+、CD16^+56^+、CD19^+CD23+和CD4^+CD25^+细胞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急性期川崎病患儿CD3^+CD4^+、CD4^+/CD8^+、CD19^+CD23^+细胞显著升高,而CD3^+、CD3^+CD8^+、CD16^+56^+、CD4^+CD25^+细胞显著下降。结论川崎病的发生与患儿的免疫系统失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0.
心肌钙蛋白检测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反映心肌细胞受损的临床生物标记物,观察血清心肌细胞钙蛋白与心肌酶谱之间的关系。方法 观察40 例小儿心肌炎血清心肌钙蛋白(CTn-I)、肌酸磷酸激酶CK-MB变化。柯萨基病毒B1~6IgM 阳性患儿治疗前后CTn-I的变化。结果 心肌炎组CTn-I、CK-MB明显高于对照组,柯萨基病毒B1~6IgM 阳性患儿治疗后CTn-I明显低于治疗前。结论 血清CTn-I反映了心肌细胞损害敏感指标,对诊断心肌炎较心肌酶谱有较宽时间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