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缓慢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AVB)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老年患者病因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70例因缓慢性心律失常已安装永久起搏器的患者分为AVB组(28例)和SSS组(42例),分别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分析左前降支(LAD)、左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的病变,血管内径狭窄达50%以上者为造影结果阳性。结果:AVB组造影结果阳性者21例(75.0%),SSS组造影阳性者13例(31.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同时AVB组病变血管主要是RCA(53.6%),SSS组主要是LAD(23.8%),两组RCA的累及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为Ⅱ度以上AVB老年患者的主要病因,但并非SSS的主要病因。对Ⅱ度以上AVB的老年患者,需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进一步指导治疗。而对SSS的老年患者,不宜轻易诊断为冠心病而给予不必要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成三组正常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阴性)92例,药物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但不适宜介入治疗)87例,介入治疗组136例(单支病变71例、多支病变65例),分别测定其术前、术后即刻、术后第1、3、7天的QTd.结果介入组和药疗组术前QTd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术后(治疗后)两组QTd均缩短,但介入组缩短更明显(P<0.05).单支病变组术后QTd缩短速度快于多支病变组(P<0.05).结论PCI可减少冠心病患者QTd,单支病变组术后QTd缩短更快.  相似文献   
13.
老年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12  
目的 :初步评估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特点。 方法 :将我院 182例年龄≥6 0岁的老年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狭窄分布和置入支架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 ,并与文献资料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182例患者中 10 7例有单支、双支、3支或合并左主干病变 ,造影的阳性率为 5 8.8%。其中单支病变 4 1例 ,占38.32 % ,双支病变 32例 ,占 2 9.91% ,3支病变 2 1例 ,占 19.6 3% ,左主干 (LM )病变 13例 ,占 12 .14 %。造影结果显示 ,血管狭窄共计 199支 35 1处 ,其中LM 13支 13处 ,前降支 (LAD) 83支 14 4处 ,旋支 (LCX) 4 4支 87处 ,右冠状动脉 (RCA) 5 9支 10 7处。 199支狭窄血管共置入支架 12 2枚 ,扩张后置入支架的相关动脉为LAD 5 6例 6 0枚 ,LCX2 1例 2 4枚 ,RCA 30例 38枚。同一血管置入 2枚支架的有 10例患者。 12 2枚支架中 ,Coroflex支架 93枚 ,占 76 .2 3% ,Helistent支架 11枚 ,占 9.0 2 % ,AVE支架 17枚 ,占 13.92 % ,Bestent支架 1枚 ,占 0 .82 %。所有支架的直径范围为 2 .0~ 4 .0mm ,其中直径 2 .0mm 2枚 ,2 .5mm 2 3枚 ,3.0mm 4 9枚 ,3.5mm 2 9枚 ,4 .0mm 13枚 ;长度范围为 8~ 30mm ,其中≤ 10mm 2 1枚 ,10~ 15mm 4 3枚 ,16~ 2 0mm 37枚 ,2 1~ 2 5mm 13枚 ,>2 5mm 2枚。 结  相似文献   
14.
1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内啡肽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β-内啡肽(β-EP)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2例AMI患者应用固相免疫放射分析方法测定发病后12、24、48、96h和7天血浆β-EP水平。结果:AMI患者血浆β-E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呈现明显动态变化,发病12h内开始升高,24h达峰值(104.2±30.1)pg/ml,1周左右恢复正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00U/L者的β-EP为(144.3±31.0)pg/ml,明显高于CK-MB≤100U/L者的(70.8±18.9)pg/ml(P<0.05)。AMI患者血浆β-EP水平与CK-MB峰值呈正相关(r=0.455,P<0.05),与血清肌钙蛋白T(CTnT)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62,P<0.01)。心功能不全者的β-EP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正常者,且与心功能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602,P<0.01)。结论:β-EP在AMI发病后24h达到峰值,其升高程度与间接反映心肌梗死面积的CK-MB、CTnT以及心功能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单心室起搏(VVI)和双腔起搏(DDD)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97例VVI、20例DDD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变化情况.结果与DDD组相比,VVI组术后持续性心房纤颤及新出现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总发生率较高(P<0.05),左心房直径(LAD)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较明显(P<0.05).结论SSS患者DDD的预后优于VVI.  相似文献   
17.
莫索尼定与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评价莫索尼定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舒张压在95~114mmHg,年龄为18~75岁的59例患者,分别口服莫索尼定0.2 mg/d(A组)或氨氯地平5mg/d(B组),观察和分析前者的降压疗效及其安全性。结果:服药2周后两组血压均明显下降,至8周末时,A组血压从(156.93±11.52)/(99.93±4.07)mmHg降至(137.48±8.70)/(87.83±4.56)mmHg;B组血压从(156.43±11.38)/(100.43±4.03)mmHg降至(134.63±⒍26)/(85.47±4.81)mmHg(P<0.0 1)。A组和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21%和100.00%,而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不良反应轻微,两组发生率分别为13.79%和10.0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莫索尼定可有效地降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且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0 引  言低钠血症在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 ( congestiveheart failure,CHF)患者中并非少见 ,多与长期CHF所致的神经、体液因素改变及服用利尿剂有关 ,临床处理颇为棘手。限制摄水量、补充高张钠溶液等传统方法的效果都不尽理想 ,甚至会使心力衰竭加重。本研究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 ( Captopril)治疗 1 8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观察对象 低钠组共 1 8例 ,其中男 1 1例 ,女7例 ,年龄 2 0~ 72 (平均 46.7)岁 ,均为器质性心脏病并发严重 CHF的住院病例。患者系在慢性 CHF的基础上症状加重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