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采用分期手术方式治疗婴儿PattersonⅢA型先天性束带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4例PattersonⅢA型先天性束带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例,女2例,初次就诊年龄7~19 d.采用分期手术治疗:一期行局...  相似文献   
52.
伴骨质疏松的颈椎病患者颈椎形态学及骨密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椎病与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方法 正常组20 人,年龄21 ~23(21-54 ±0-96)岁;颈椎骨质疏松合并椎管狭窄( 疏松组)25 人,年龄50 ~65(53-96 ±4-48) 岁。测量侧位C3 ~6椎体椎管矢状径比及侧位C4 ~6 椎体骨密度(BMD)。所测数据应用SPLM 医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椎管矢状径比:正常组平均0-855 ±0-073 ,疏松组平均0-592 ±0-118;BMD:正常组平均0-690±0-053,疏松组平均0-824±0-083。两组两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5)。结论 颈椎病与骨质疏松致椎体变形及BMD变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3.
目的:了解以纤维蛋白胶(Fibrinsealant,FS)为载体的注射型骨修复材料犤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犦异位诱导成骨的作用。方法:实验分组为:实验组b(FS+bBMP)、对照组b(bBMP)、实验组r(FS+rhBMP-2)、对照组r(rhBMP)、对照组FS(FS)及空白对照组。将各组材料注射或植入小鼠肌袋内,采用用放射学、形态学、碱性磷酸酶(ALP)检测等方法对其成骨效应进行研究。结果:在以bBMP为成骨因子的实验区中,实验组b具有高效的骨诱导活性,其成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b、对照组FS及空白对照组(P<0.01);在以rhBMP-2为成骨因子的实验区中,实验组r同样具有高效的骨诱导活性,其成骨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r、对照组FS及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以FS为载体复合BMP的注射型骨修复材料具有高效的骨诱导活性。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前外侧微创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要点及适应证.方法 2004年12月至2005年5月入院进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110例患者,随机分入传统后外侧人路组和前外侧微创入路组.由同一组医师完成所有手术,分别记录纳入研究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状况、围手术期测量指标和术后功能随访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衡可比.手术时间、术后髋臼外展角、前倾角、前后位片股骨柄假体居中例数和股骨假体3点固定例数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外侧微创入路组手术切口长度为(7.5±0.9)cm、出血量为(376.2±168.3)ml、围手术期输血量为(410.1±136.5)ml、输血人数(36)及术后24 h疼痛评分(30.8±21.8)显著减少(t=28.42、t=6.04、t=6.03、x2=10.45、t=5.64,均P<0.01).术后3个月随访显示前外侧微创人路组患者Harris评分(83.8±5.6)及Barthel指数(93.5±6.4)高于后外侧人路组(t=-7.00、-3.09,均P<0.01),而术后3年随访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外侧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在不影响假体稳定性的前提下能够减轻手术创伤、减少出血、促进机体康复.此种术式需要特殊设备,对手术医师有较高要求.  相似文献   
55.
足部骨折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行克氏针或加压钢板螺钉固定治疗,但这两种方法都有一定弊端。我院2007年3月-2008年5月用BOLD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足部骨折10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6.
探讨胸腰段骨折与脊髓损伤的MRI改变及临床意义。本组34例,男32例,女2例,平均30岁。该损伤MRI改变主要为:受累节段推体压缩、移位,连同骨折的椎板在椎管内形成信号减弱的致压物。受压脊髓弯曲、变形、移位,甚至连续性中断,脊髓受累节段及其上下出现异常信号。这些改变直接反应了外伤后脊柱、脊髓损伤的程度。作者对脊髓损伤后MRI改变进行了分析,认为MRI对胸腰段骨折脊髓损伤的恢复判定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7.
骨缺损修复材料可降解速固化骨水泥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自行研制出的脱钙骨基质/磷酸钙骨水泥/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粘合剂复合骨水泥的生物相容性。方法进行急性和亚急性毒性实验、溶血实验、凝血试验、皮内实验、热源实验和肌肉内植入实验和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该材料是一种无毒、无溶血性、对皮肤及肌肉无刺激作用、不含热原物质的生物医用材料,在动物体内不引起排异反应,在骨创面可诱导新骨形成。结论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试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8.
高频超声在上肢外周神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外周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高频超声检查了15例正常上肢外周神经及8例术前上肢外周神经损伤患者。结果正常外周神经纵切面超声表现为中等条索状,内有线性平行回声,横切面呈圆形,内有点状回声,2例外周神经完全损伤,连续性中断,近端形成损伤性神经瘤。6例外周神经部分损伤,连续性部分中断,部分近端形成神经瘤。结论高频超声对外周神经损伤能提供新的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脊柱滑脱症患者的骨密度变化规律。方法对105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的腰椎骨密度进行测量,依据不同的滑脱分型,进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腰椎滑脱症患者平均骨密度较同年龄组正常值偏低。随病程的延长和年龄的增长,腰椎滑脱症患者骨密度均降低(P<0.01);骨质疏松组假性滑脱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骨质疏松组(P<0.01);骨质疏松组发病部位以L5滑脱多见,非骨质疏松组发病部位以L4、L5滑脱为主(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与腰椎滑脱有一定因果关系,两者互相影响,脊柱滑脱患者要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预防骨质疏松症将有助于防止假性脊柱滑脱的发生。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后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MCV)检测结果的客观评价。方法:采用日本光电MEM3202型肌电图仪和MEB5504型肌电诱发电位仪,按常规方法检测胫前肌和腓肠肌肌电图,测量腓总神经及胫神经神经诱发电位。结果:51例患儿肌电图异常:胫前肌76.5%(39/51),腓肠肌内侧头23.5%(12/51);诱发电位异常:腓总神经72.5%(37/51),胫神经13.7%(7/51)。结论:坐骨神经支配肌肉,出现纤颤电位和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二者是诊断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比较客观的神经电生理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