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1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寻求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足部组织游离移植再造拇、手指及关节功能的新方法,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足部跖底与跖背动脉系统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设计并应用逆行游离、吻合跖底动脉的足部组织游离移植术治疗76例拇、手指及手部关节缺损患者,其中第二足趾移植58例,第二足趾复合组织移植4例,近侧趾间关节移植8例,(?)甲瓣移植6例。分析总结其疗效。结果第一跖底动脉解剖恒定,到第二足趾的分支粗于第一跖背动脉。75例患者全部成活,移植部位外观良好,功能明显改进,总成活率为98.7%。另1例行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术患者因顽固性动脉痉挛而改用锁骨下皮管包埋。结论应用逆行游离跖底动脉为蒂的足部组织游离移植术可以克服其它方法存在的血管解剖变异较大、操作复杂、费时等不足,提高了手术效率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22.
神经肌电图对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的定量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后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MCV)检测结果的客观评价。方法:采用日本光电MEM3202型肌电图仪和MEB5504型肌电诱发电位仪,按常规方法检测胫前肌和腓肠肌肌电图,测量腓总神经及胫神经神经诱发电位。结果:51例患儿肌电图异常:胫前肌76.5%(39/51),腓肠肌内侧头23.5%(12/51);诱发电位异常:腓总神经72.5%(37/51)。胫神经13.7%(7/51)。结论:坐骨神经支配肌肉,出现纤颤电位和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二者是诊断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比较客观的神经电生理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23.
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我院对48例72指末节严重挫伤完全离断中的24例40指,于再植术后在抗感染、解痉挛、抗凝血(三抗)治疗基础上,预防性应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肝素化同时给予指端侧小切口放血.余24例32指为对照组,常规三抗治疗,肝素化同时给予指端侧小切口放血,未进行溶栓治疗.结果预防性溶栓配合小切口放血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臂丛下干撕脱伤和离断伤后急性期残留神经中炎性细胞的侵润和c-Fos表达情况,为臂丛损伤后疼痛的发生机制提供线索.方法:分别制作单侧臂丛下干撕脱伤和离断伤的大鼠模型,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损伤后急性期残留神经中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侵润情况和c-Fos表达.结果:下干离断伤5h后在断口附近有少量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侵润,而相应的背根节几乎没有,c-Fos表达亦限于断口附近;下干撕脱后炎性细胞和淋巴细胞在断口处、背根节和脊神经中枢支中均大量聚集,c-Fos也不仅在断口处的Schwann细胞中有表达,在背根节和脊神经中枢支也有大量分布.结论:撕脱伤引起的炎性和Schwann细胞反应比离断伤更强烈,且范围更广,这可能是撕脱伤比其他损伤方式引起更严重神经病理痛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5.
韧带样瘤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特点,局部切除后易复发,但不发生转移和恶变。报告臀部韧带样瘤10例,手术切除后复发3例。强调早期诊断和广泛彻底切除的重要性,应切除受累的臀肌、韧带、骨膜和骨质,如术后臀肌功能障碍,可Ⅱ期作骶棘肌转移重建功能。  相似文献   
26.
由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痛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疼痛,涉及的病理过程繁多,发生机制极为复杂[1-3].臂丛神经损伤属严重的周围神经损伤,根据损伤部位可分为节后和节前损伤两类.节后损伤指脊髓背根神经节远侧臂丛分支的损伤,临床上少有发生严重肢体疼痛.节前损伤即根性损伤,指发生于脊髓背根神经节神经元中枢突,以撕脱伤最为严重,常伴有严重的灼性神经痛[4].本文就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灼性痛的特点、机制和临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7.
四肢周围神经鞘瘤40例临床回顾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目的:分析40例周围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手术要点。方法:40例神经鞘瘤,其中臂丛神经5例,上肢神经21例,下肢神经14例,单发者38例,多发者2例(同一肢体2个肿瘤),8例肿块位于颈部及上臂近端者术前作MRI检查,证实5例的肿瘤起源于臂丛神经,2例为颈部肿瘤,1例为肺尖部肿瘤。33例行肿瘤完整切除;1例C8神经根肿瘤因邻近胸膜顶及锁骨下动静脉,很难分离,故只能行肿瘤包膜内切除,6例曾在其它医院误将肿瘤与神经干一同切除,行神经修复术。结果:33例术后神经功能正常,随访6个月,-28年未见复发。1例包膜内切除者术后出现手内肌功能部队障碍,出院时已有大部分恢复,仍在随访中,结论:神经鞘瘤能够完整切除者疗效满意。对起源于神经根的肿瘤可行包膜内切除。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脊柱滑脱症患者的骨密度变化规律.方法对 105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的腰椎骨密度进行测量,依据不同的滑脱分型,进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腰椎滑脱症患者平均骨密度较同年龄组正常值偏低.随病程的延长和年龄的增长,腰椎滑脱症患者骨密度均降低(P<0.01);骨质疏松组假性滑脱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骨质疏松组(P<0.01);骨质疏松组发病部位以 L5滑脱多见,非骨质疏松组发病部位以 L4、L5滑脱为主(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与腰椎滑脱有一定因果关系,两者互相影响,脊柱滑脱患者要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防骨质疏松症将有助于防止假性脊柱滑脱的发生.  相似文献   
29.
高频超声在正常臂丛神经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显示臂丛神经的可行性及方法学。方法 用高频超声检查12例正常人臂丛神经,确认其与周围组织解剖定位关系。结果 正常臂丛神经长轴显示多条线性平行回声,短轴呈圆形中等回声,内有点状弱回声,斜角肌间隙、锁骨下动脉和颈深动脉是检查中的重要标志,C5-7显示率100%(12/12例),C8、T1显示率83.3%(10/12例)。结论 高频超声可为臂丛神经的形态学观察提供新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评估尺神经松解前置术结合术中超强电刺激治疗肘管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30例中重度肘管综合征患者首先进行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测定并记录松解后小指展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潜伏期及波幅;然后给予尺神经超强电刺激治疗(80 mA,2Hz,10 min),按照同样的方法再次记录小指展肌CMAP的潜伏期及波幅,并将刺激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者尺神经外膜松解后与超强电刺激后小指展肌CMAP的波幅分别为(2.5±0.4) mV和(6.2±0.8)mV,潜伏期分别为(12.0±0.6)ms和(10.3±0.3)ms,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强电刺激后小指展肌CMAP的潜伏期较前平均缩短15.7%,波幅平均增大约2倍.结论 术中超强电刺激对肘管综合征患者的尺神经功能恢复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