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报告1例穿通性毛母质瘤.患儿女,10岁.左上臂外侧出现一红色丘疹,偶有疼痛,逐渐增至玉米粒大,中央破溃1年.皮肤科检查:左上臂后外侧见一玉米粒大的紫红色半球形结节,质硬,中央破溃呈脐窝状.经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穿通性毛母质瘤.  相似文献   
12.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深部真菌病,吉林省是孢子丝菌病的高发区之一.因孢子丝菌病不可能自愈而且愈后很有可能留疤痕,故很多患者均有一定的心里恐惧,尤其儿童患者的家长更有担心.由于大多数儿童患者发病部位在面部,愈后留疤痕非常影响美观,故早期规范治疗,减少疤痕形成对孢子丝菌病患者非常重要.一直以来碘化钾为治疗孢子丝菌病的首选药,但疗程长,需服12~24周.欲探讨伊曲康唑联合碘化钾治疗能否缩短病程及增加疗效,于2004~2007年观察了伊曲康唑(商品名:斯皮仁诺)联合碘化钾治疗12岁以下儿童孢子丝菌病24例的疗效与安全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R)在中国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肝脏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利用万方、维普、CNKI、Pub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以"结直肠癌、结直肠肿瘤、大肠癌、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为关键词,检索2000-2012年公开发表的关于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EGFR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肝脏转移关系的文献,对文献进行筛选和评价,符合标准的文献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EG-FR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文献入选17篇,共2 092例患者,淋巴结转移患者1 040例,523例EGFR阳性,无淋巴结转移者1 052例,327例EGFR阳性,异质性检验提示各研究结果间存在异质性(χ2=43.48,P=0.000 2,I2=63%),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OR=3.17,95%CI=2.19~4.60,合并效应量的检验结果显示z=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癌组织中EGFR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EGFR表达与肝转移相关文献入选4篇,共385例患者,其中肝转移患者154例,90例EGFR阳性,无肝转移者231例,65例EGFR阳性,异质性检验存在异质性(χ2=14.44,P=0.002,I2=79%),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OR=3.99,95%CI=1.04~15.36,合并效应量的检验结果显示z=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提示有肝转移的患者,癌组织中EGFR的表达显著高于无肝转移者。结论:在中国结直肠癌患者中,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的患者癌组织中EGFR的表达明显升高,EGFR检测对筛选高危转移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眼睑、鼻旁、口周等非平坦部位白癜风的自体表皮移植方法。方法 :白斑区采用液氮冷冻法 ,即于皮片移植前 48h进行冷冻分离表皮 ,供皮区采用表皮细胞分离机分离表皮。结果 :40例患者共移植皮片 480片 ,全部成活 382片 ,部分成活 62片 ,总有效率为 92 .5 % ( 4 44/4 80 ) ,其中局限型、节段型、泛发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93.5 %、93.6%、91 .2 % ,各型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液氮冷冻 -负压吸引自体表皮移植 ,可应用于任何部位 ,疗效可靠 ,且无瘢痕形成 ,是目前治疗白癜风较为理想的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由HIV感染发展为艾滋病(AIDS),临床表现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艾滋病相关综合征及艾滋病期。1急性感染期急性期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接触HIV后至发病的时间约为1~6周,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临床表现是起病急骤,出现发热、盗汗、乏力、肌痛、厌食、恶心、腹泻和无渗出的咽炎,颈、腋、枕部有淋巴结肿大,偶有肝脾肿大,1/4~1/2的患者躯干出现皮疹,可以是斑丘疹、玫瑰疹或荨麻疹,个别有口腔食道溃疡或念珠菌感染。少数病人可出现脑炎、周围神经炎和急性上行性多发性神经炎,有时病人有头痛、怕光和脑…  相似文献   
16.
人骨形成蛋白纳米微粒的制备与生物活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微球缓释系统,检测其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生物学效应。方法采用改良的乳化溶液聚合法制备rhBMP-2纳米微球;采用MTT法检测微球对BMSCs增殖的影响;碱性磷酸酶(ALP)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ALP活性。结果该微球缓释系统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可促进BMSCs的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其效应高于单纯施加rhBMP-2的效应。结论纳米材料是一种较好的缓释系统,作用效果优于单纯使用rhBMP-2。  相似文献   
17.
早期梅毒6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梅毒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点,提高梅毒诊治水平。方法 对610例早期梅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10例梅毒患者男女比例为1.5:1,Ⅰ、Ⅱ期梅毒各占45.1%和43.0%;职业以个体、服务业人员居多;年龄以21~40岁组为最多;梅毒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易被误诊;Ⅰ期梅毒患者血清RPR 滴度为1:4者最多,Ⅱ期梅毒患者血清RPR滴度为1:32者最多;各治疗组临床治愈率均为100%。结论 梅毒患者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点;TPPA,RPR有助于梅毒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背景:随着供骨来源的增加和相关技术的进步,骨库在全世界逐渐普及.目的:介绍骨库的历史、特点、工艺流程及其发展趋势.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及CNKI数据库中关于同种异体骨和骨库方面的文献,并进行总结.纳入文章所属内容应与骨库的特点、产生及发展相关,排除重复论述及科研分析相关领域的文章.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185 篇文献,排除无关重复的文献,保留18 篇文献进行综述.目前研究显示,与环氧乙烷熏蒸相比,辐照灭菌的效果更加理想.同时,国外某些研究发现,非辐照灭菌骨的感染率与辐照灭菌骨相当.小型骨库难以达到美国组织库协会和欧洲组织库协会的审核标准,不断被大型组织库兼并.一套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完整的核心技术对于骨库的建立是必需的.在中国,骨库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潜力,有望在医学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变应性皮肤病的内用药物很多,仅就直接与变态反应密切相关的药物介绍如下。 1 抗组胺药物 抗组胺药物问世已50余年,发展迅速,可谓日新月异,已成为临床常用药物之一。无论医生或病人常将其称为抗过敏药物,但目前抗组胺药物的应用,有时已超出抗过敏的范围。 (1)抗组胺药物分类:抗组胺药物可分为H受体拮抗剂和H受体拮抗  相似文献   
20.
采用二氧化硅微球法回收DNA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一种以二氧化硅微球为载体从琼脂糖凝胶中高效回收DNA片段的方法。方法:用3mol/L NaI溶胶液将琼脂糖凝胶溶解后与一定量的二氧化硅微球一起孵育,充分洗涤干燥后以双蒸水洗脱DNA,通过凝胶成像系统计算DNA回收率。结果:①用二氧化硅微球从凝胶中回收DNA时溶胶液的pH值对回收效率影响最大,最佳pH值为5.0-5.5;二氧化硅微球大小、用量、溶胶液的浓度、洗液的浓度及酸碱度也会对回收效率产生影响。②DNA片段大小也可影响回收效率,500bp以上片段的回收效率在80%以上,而500bp以下则为50%~70%。结论:以二氧化硅微球为载体可以简便、高效、快速地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目的DNA片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