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正> 作者对成年人的躯体活动、看电视与肥胖的关系进行调查并进行多变量分析。 对象和方法 对2452名,21~59岁的Pima印地安人进行调查,包括采集病史,体格检查,作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以排除糖尿病,测量体质指数(bodymass index,BMI)以评价肥胖,测量腰围与大腿围之比值(WTR)作肥胖分类,用调查表对躯体活动量进行调查,即记录过去一年每周固定时间的总活动量(MET-h/WK),以及每天看电视的时间。  相似文献   
22.
<正> 跗骨前管综合征是一种极少报道的因腓深神经在跗骨前管内受嵌压所致的一组症状和体征。作者通过对两例此综合征的临床分析,复习了跗骨前管的解剖结构,讨论了该综合征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可能病因。 例1是1名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40岁妇女,出现原因不明的右足背及踝部烧灼痛,右拇趾及第2趾麻木3年,在站立、行走、穿高跟鞋时加重,常夜间痛醒。体检见右趾短伸肌(EDB)萎缩,右拇趾  相似文献   
23.
目的:应用SNH型低频治疗器,治疗坐骨神经痛、失眠症、高血压病、阳痿、月经不调等疑难杂症50例。方法:按循经取穴法放置刺激电极,一般主穴用负极,配穴用正极,输出方式、频率、输出强度等参数因人而异。结果:7天为一疗程,经平均18天治疗,总有效率达90%。结论:本机将传统的低频电刺激通过参数的不同组合,充分体现了按摩、针灸的作用,能够有效地缓解治疗各种病症,是医院、家庭保健治疗的理想选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构音障碍主要表现为发声困难、发音不准、咬字不清、声响、声调及速率、节律等异常和鼻音过重等,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交流能力。现将构音障碍的定义、分类、表现特点、临床上常见的构音障碍的病因,以及构音障碍的评价和康复训练在国内外的现状和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脑恢复期卒中偏瘫患者膝屈伸最大等长收缩(MIVC)时大腿肌肉表面肌电sEMG信号变化及与平衡功能的相关性,为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收集2008年6月至2009年月5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科住院的21例脑卒中患者和18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在膝关节屈伸MIVC时记录股内侧肌(VM)、股直肌(RF)、股外侧肌(VL)和股二头肌(BF)sEMG信号,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患者平衡功能.计算均方根值(RMS)、协同收缩率(ca)、膝关节屈伸力矩值及与BBS的相关性.结果 患侧伸屈膝时VM、RF、VL及BF的RMS值[分别为(136±63)μV,(107±24)μV,(154±19)μV,(91+63))μV]小于正常对照及健侧RMS(P<0.05),患侧屈膝CR值(43%±13%)大于健侧(37%±20%)及正常对照(32%±10%)CR值(P<0.05);患者BBS评分与患侧RF的RMS值呈正相关(r=0.53,P=0.01),与患侧BF的RMS值呈正相关(r=0.51,P=O.02).与患侧下肢伸屈膝CR值呈负相关(CR_伸=-0.59,P=0.005,CR_屈=0.41,P=0.046).结论 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双侧大腿前后肌群收缩功能及肌力均下降,患侧大腿伸肌痉挛仍存在.康复训练除抑制偏瘫肢体伸肌痉挛外,还应注重双侧大腿肌群尤其是患侧RF及BF力量训练,以提高膝关节稳定性和改善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常规语言训练、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训练各20 min/天,两种训练间休息5 min;对照组给予常规语言训练40 min/天。两组患者训练5天/周,共4周。训练前后采用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Chinese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center standard aphasia examination,CRRCAE)进行语言能力评估;采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the boston diagnostic aphasia examination,BDAE)评定失语症严重程度。结果训练后,两组患者失语症严重程度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听理解、复述、表达、出声读、阅读、抄写、描写、听写能力均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名词复述、句子复述、名词表达、动词表达、句子表达、漫画表达、列举、动词出声读、动词阅读、句子阅读、名词抄写、句子抄写、动词描写等语言能力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虚拟现实技术结合语言功能训练比单纯语言功能训练能够改善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分析鼻咽癌放疗术后吞咽障碍患者生存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鼻咽癌放疗术后吞咽障碍患者165例,采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吞咽生存质量量表(SWAL-QOL)、功能性经口进食量表(FOIS)、主诉疼痛分级量表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收集患者相关信息,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别筛选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其9个维度的相关因素。 结果 鼻咽癌放疗术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分为(126.81±31.56)分,处于Likert评分第2等级;其中疼痛、焦虑、抑郁的患病率分别为43.6%、34.5%、42.4%;共10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其中有4个因素(FOIS等级、疼痛等级、抑郁评分、近1个月是否接受治疗)进入2个或以上生存质量维度的回归方程;有6个因素(年龄、鼻咽癌病程、职业状况、是否复发、吞咽障碍病程、是否管饲)进入某一生存质量维度的回归方程。 结论 鼻咽癌放疗术后吞咽障碍患者生存质量较差,并且伴有较高的疼痛、抑郁、焦虑患病率。进食功能等级、疼痛、抑郁、近1个月是否接受治疗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年龄、鼻咽癌病程、职业状况、是否复发、吞咽障碍病程、是否管饲等因素在生存质量的不同维度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小组工作模式对吞咽障碍评价与治疗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探讨小组工作模式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的评价及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用改良的摄食吞咽评价表评价40例有摄食吞咽障碍的患者。根据患者存在的问题,以包括医生、OT治疗师、ST治疗师、护士、护理员(助护、家属)等成员共同参与的小组工作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间接和直接训练,经训练2周—1个月后再作评价。结果:40例吞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重视吞咽障碍的早期评价,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以小组工作模式进行干预,包括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的处理,可明显提高患者整体康复效果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9.
早期旋律语调言语治疗对Broca失语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旋律语调言语治疗对Broca失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2例Broca失语患者应用一些富有韵律的句子做发音训练,学会使用夸张的韵律、重音、旋律来表达正常的语言。治疗前后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评价其疗效。结果患者训练后在听理解、复述、出声读、说、阅读以及计算方面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描写、抄写及听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旋律语调言语治疗能改善构音功能和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脑卒中对下肢肌肉协调性的影响以及康复训练对肌肉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共选取1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处于基线期)和6例年龄和性别与之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采用速度编码相位对比MRI(VE—PCMRI)和表面肌电图(sEMG)评价膝关节屈伸运动中股四头肌和大腿后部及内侧肌群(恫绳肌和内收肌群)的肌肉协调性以及康复训练对上述肌肉的影响。结果 VE—PC MRI检查结果显示,在基线期间,患侧股直肌的最大运动速度较正常对照者显著降低(P〈0.01),且股直肌和股肌(股内侧肌、股中间肌、股外侧肌)达到最大运动速度的时间具有非同步性,而正常对照者具有同步性。患肢伸膝时大腿内、后组肌群和股四头肌的共同收缩较正常对照者明显(P〈0.05),共同收缩主要归因于内收肌群的活动。sEMG结果表明,患侧股直肌和股二头肌在膝屈伸运动时的活动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各组间股内侧肌的活动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侧股二头肌和股四头肌的共同收缩水平较正常对照者显著(P〈0.05)。经平均40d康复训练后随访发现,脑卒中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提高(P〈0.05),患侧股四头肌各部分肌肉活动趋向于同步性。结论 脑卒中患者股直肌和股肌的收缩具有非同步性,股直肌在脑卒中后其功能受损较严重。VE—PCMRI可定量评价在体肌肉功能活动信息,对于指导行之有效的个体化康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