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对8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儿应用Medpor支架行一期耳廓再造术.结果 术后随访10个月,再造外耳形态及轮廓均优良,未发生软组织破溃和支架外露等并发症.提出术前对患儿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充分的物品准备,熟悉手术步骤,术中与手术医生密切配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2.
目的 通过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人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垂体腺瘤中的相关机制.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法确定经手术切除的83例垂体腺瘤组织细胞来源;采用RT-PCR、适时定量PCR检测研究83例垂体腺瘤组织及6例正常垂体组织PPARγ的mRNA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组织PPARγ蛋白质表达水平,分析不同类型垂体腺瘤组织之间核酸及蛋白水平表达量的差异.结果 GH腺瘤17例、PRL腺瘤15例、ACTH腺瘤18例、多激素腺瘤(MCPAs)17例、无功能腺瘤(NFAs)16例及正常对照组6例;mRNA水平检测显示所有垂体腺瘤组织的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GH腺瘤的表达量最高,与其他组比较P<0.05;蛋白水平检测显示GH腺瘤、PRL腺瘤、ACTH腺瘤及MCPAs的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GH腺瘤的表达量最高,NFAs的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ARγ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在人GH、PRL、ACTH及MCPAs垂体腺瘤组织中高表达,该基因与垂体腺瘤有一定的相关性,而无功能垂体腺瘤在核酸水平的表达量增高,蛋白水平的表达量不高,可能与激素的分泌水平有关;在GH腺瘤中的表达量最高,且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该类肿瘤与PPARγ的关系最为密切,可能与生长激素能刺激PPARγ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马来酸罗格列酮对心肌梗死大鼠血流动力学、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研究调节心肌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表达对大鼠心肌梗死的作用。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主干制作心肌梗死模型,分为非罗格列酮治疗组(AMIA)和罗格列酮[5mg/(kg.d)]治疗组(AMIB),以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组,MP-150生理记录仪检测血流动力学变化,HE染色检测梗死面积,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心肌组织PPARγ基因表达,观察罗格列酮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①左冠状动脉主干结扎后大鼠心功能下降,与假手术组相比,AMIA组大鼠平均动脉压(MAP)、左室收缩峰压(LVPSP)和左室等容期压力变化的最大速率(±dp/dt max)均明显降低,LVEDP升高[(15.5±2.35)比(4.52±0.57)mmHg,P<0.05].②经罗格列酮治疗14 d后,心梗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后(LVEDP)较AMIA组明显下降[(10.14±2.28)比(15.5±2.35)mm-Hg,P<0.01],心梗面积减少33%,病理组织学改变较AMIA组明显减轻。③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率较假手术组升高21.15倍,经罗格列酮治疗14 d后,心肌细胞凋亡率较AMIA组明显降低[(16.04±2.26)%比(26.44±3.51)%,P<0.01]。④经罗格列酮治疗后,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PPARγ基因表达量较AMIA及假手术组明显增加[分别为(2.352±0.159),(1.574±0.196)与(0.491±0.078),P<0.001]。结论:罗格列酮能有效降低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减少心肌梗死面积,这可能与其上调梗死后心肌组织中PPARγ基因表达水平,发挥了PPARγ对心肌细胞及局部血管的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4.
目的:针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围术期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5年来出院的137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治愈120例,症状明显改善13例,效果欠佳4例。经治疗和护理,患者出院时感觉满意,鼾声、憋气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相应的护理干预可及时缓解或解决患者围手术期所面临的问题;对患者围手术期面临问题的清醒认识和充分思考是做好护理工作的重要条件,同时亦应注重对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患者铁指标与心脏彩超左室质量指数(LVMI)的相关性,验证缺铁引起的铁指标异常作为左心室重构危险因素的可行性。方法:纳入2013-2018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83例缺铁性贫血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血常规、生化检查、铁指标、心脏彩超检查等结果。任何其他并发疾病均列为排除标准。对其中66例患者计算LVMI,根据LVMI(男性115 g/m~2,女性95 g/m~2)结果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对两组患者的所有研究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在83例患者中,采用相关性分析分别评估血红蛋白、总铁结合力(TIBC)与其他研究指标的相关性。以log变换后的LVMI作为应变量,采用线性回归分析log变换LVMI与其他研究指标的线性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贫血及TIBC水平与心室重构的关系。结果:在LVMI异常组中可以观察到更高的TIBC水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HGB与RDW、血清铁、TS、LVM明显相关,TIBC与年龄、MCV、铁蛋白、TS、LVM、SV、白蛋白明显相关,TIBC与HGB无相关性。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log变换LVMI与年龄、TIBC及HGB有明显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贫血程度及TIBC与左心室重构发生风险相关,在调整贫血影响后,TIBC仍与左心室重构相关。结论:在缺铁性贫血患者中,TIBC与LVMI密切相关,升高的TIBC可增加这一患病群体发生左心室重构的风险。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PDT)治疗基底细胞癌(BCC)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科2009年3月-2011年9月收治的80例BBC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疗效与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 80例BBC患者经PDT治疗3个疗程后,痊愈59例,显效12例,好转2例,无效7例,有效率88.75%;病例平均随访18个月,1年后复发15例(18.75%),再次行PDT治疗后,患者均完全缓解;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PDT治疗BCC安全有效、治愈率高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室壁中层缩短率(MFS)在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4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体检的正常群体4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糖血压等相关指标、左心室超声检查相关指标,分析MFS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糖(Glu)、Hb A1c、体质量指数(BMI)及体表面积(BS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左心室质量(LVM)与LVM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MFS与应力相关MFS(S-c MFS)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根据Spearman法分析相关性发现,MFS与LVMI及Hb A1c均呈负相关(r=-0.653,-0.582,P0.05)。结论糖尿病型心脏病进展缓慢,临床诊断时,MFS可敏感检测出患者早期心肌收缩力降低,有较高的评估价值,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合并小剂量阿立哌唑与单用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门诊和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分为奥氮平+阿立哌唑组(研究组)和奥氮平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8、12周末测定血清性激素(雌二醇、催乳素和睾酮)水平,比较治疗前后各检测值变化。结果:两组治疗4、8、12周末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合并小剂量阿立哌唑与单用奥氮平疗效相当,但合并阿立哌唑之后能改善性激素的水平。  相似文献   
79.
目的:评价达卢生坦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在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中检索2013年12月之前所有关于达卢生坦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应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有3篇,共计978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其中687例在试验组,291例在对照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达卢生坦治疗组收缩压下降7.44mmHg(95%CI:-11.56--3.31,P<0.05),舒张压下降4.64mmHg(95%CI:-6.36-2.91,P<0.05),明显提高收缩压达标率[相对危险度RR=1.62(95%CI1.22-2.14,P<0.05)]。安全性方面,常见不良反应水肿、疲乏发生率有所升高(水肿RR=2.10,95%CI:1.60-2.74,P<0.05;疲乏RR=2.50,95%CI:1.14-5.48,P<0.05)。头晕、头痛、死亡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头晕RR=1.13(95%CI:0.63-2.02,P=0.67),头痛RR=1.47(95%CI:0.83-2.60,P=0.19),死亡RR=0.57(95%CI:0.13-2.47,P=0.45)]。结论:目前的数据表明达卢生坦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具有相对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清晨高血压(MH)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取174例MHD伴高血压患者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记录44h血压,根据清晨血压分为清晨高血压组(MH组,104例)和非清晨高血压组(NMH组,70例),其中MH组分3型:持续型、非持续型、激增型。记录发生的心脑血管事件,随访2年,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与NMH组相比,MH组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值、睡眠障碍发生率、清晨收缩压、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67.3%比40%)和死亡率(13.5%比2.9%)明显升高(P<0.05),单室尿素清除指数(sp Kt/V)值显著低于NMH组(t=10.743,P<0.01);亚组中持续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75.4%)高于激增型(66.7%)和非持续型(40%)(c2=8.815,P<0.05),3亚组间心脑血管事件死亡率无显著差异(c2=0.798,P>0.05);MH组患者清晨收缩压值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呈正相关(r=0.700,P<0.01)。结论 MHD伴高血压患者MH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密切相关,可能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