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4篇
药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建立荧光标记D1S1676、D2S441、D3S4529、D22S1045、amelogenin 5个mini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基因座复合扩增体系,并对重庆地区汉族200名无关个体此5个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分别用5'TAMRA标记D1S1676引物,5' 6-FAM标记D2S441和D3S4529引物,5'HEX标记D22S1045引物,5'TET标记amelogenin 引物,构建及优化符合扩增体系,运用3130基因分析仪检测并收集电泳结果数据,通过Gene MaPPer v3.2.1软件计算扩增产物片段相对大小以及进行样  相似文献   
12.
损伤时间推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损伤时间的推断一直是法医病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损伤时间推断有两个重要内容,一是生前受伤与死后伤的鉴别,二是伤后存活时间的推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捕获石蜡切片中胚胎绒毛细胞,进行低体积扩增,实现胚胎个体分型,证实亲子关系.方法 通过激光捕获显微技术捕获石蜡切片上胚胎绒毛细胞,设置20、30、40个细胞数目组,分别捕获不同数目绒毛细胞,利用低体积扩增仪进行1.5μl体系PCR扩增,采用3130遗传分析仪得出胚胎个体分型图谱,并比较各细胞数目组胚胎个体识别的检出率、等位基因丢失率和非特异性扩增情况.最后进行实际案例应用.结果 捕获20个胚胎绒毛细胞即可获得胚胎个体分型,40个细胞数目组的胚胎分型检出率最高,等位基因丢失率和非特异性扩增率最低.20个细胞数目反之.结论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结合低体积扩增技术可应用于石蜡切片,实现胚胎与母体成分的精确分离并确证亲权关系.  相似文献   
14.
大鼠皮肤实验性枪弹伤后MMP-1和MMP-3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枪弹伤后大鼠皮肤MMP-1和MMP-3随时间变化的表达情况,为枪弹伤后的损伤时间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大鼠对照组和实验组模型.对照组断颈处死后直接取材;实验组分别于枪弹伤后0、1、3、6、12、18、24、48、72 h取材(n=3).取材后用Northern blot法对MMP-1和MMP-3的mRNA进行半定量检测.结果 MMP-1和MMP-3在枪弹伤后即刻其表达就有增加,以后表达继续升高,一直旱上升趋势(P<0.01,P<0.05);而阴性对照组几乎没有表达.结论 枪弹伤后大鼠皮肤MMP-1和MMP-3表达增加的规律性,对枪弹伤后损伤时间的推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创伤皮肤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2、9的表达与损伤时间的相关性,为损伤时间推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大鼠皮肤切创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不同损伤时间大鼠皮肤组织生前及死后MMP-2与MMP-9表达.结果:生前伤组大鼠损伤后皮肤组织内MMP-2与MMP-9在损伤区及损伤区周围皮肤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埘照组(P<0.05).死后伤组皮肤组织中MMP-2与MMP-9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生前伤组中MMP-2在损伤后0.5 h可见在中性粒细胞中阳性表达,随时间进展表达逐渐增强,并可见在少量血管内皮细胞中阳性表达.12 h后明显增多,3 d达到高峰,维持到第5 d后在炎细胞中表达显著减少,而在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增加,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12~14 d恢复正常.MMP-9在损伤后1 h可见在中性粒细胞中阳性表达,随时间进展表达逐渐增强,12 h后明显增多,3 d达到高峰,维持到第5 d,5 d后在炎细胞中表达显著减少,而在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增加,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12~14 d恢复正常.结论:皮肤损伤组织MMP-2与MMP-9表达具有规律性且有良好的时间相关性,可望成为法医学损伤时间推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重庆市2006年~2010年高速公路部分致死性交通事故的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探讨其事故特征.方法 对重庆法医验伤所2006年1月~2010年6月高速公路部分致死性事故死亡人员尸检报告及重庆市交通行政执法总队高速公路支队所提供的事故情况报告进行分类、归纳、整理与统计.结果 (1)共693起致死性交通事故,死亡人数...  相似文献   
17.
张忠  郭淳  赵越  伍岭  万立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21,(9):1303-1307,1328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重庆地区3776例儿童、青少年骨密度与骨龄发育的关系,为重庆地区的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3776例2015年至2019年间在重庆高康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进行咨询的儿童、青少年的左腕骨X线骨龄片、骨密度、身高、体重.应用Logistic向前逐步回归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铜绿蝇幼虫在不同组织源的食物上生长发育变化。方法:在26℃恒温、相对湿度70%条件下,用猪的肌肉组织、肝脏组织、脑组织、肌肉与脂肪的混合物(6︰4)分别饲养铜绿蝇幼虫。每隔12h测体长和体质量,化蛹后测蛹的体长和体质量。统计幼虫及蛹的死亡率。推算各组幼虫发育总历期和成虫的性别比。结果:40%脂肪混合组与其他3组相比生长缓慢,达到最大个体的时间延迟24h以上。肝脏组幼虫体长(15.02±1.39)mm和40%脂肪混合组体长(14.85±1.43)mm明显小于脑组织组(17.53±2.08)mm、肌肉组(16.82±2.15)mm(F=5.440,P=0.003);肝脏组幼虫体质量(72.8±14.2)mg和40%脂肪混合组体质量(70.4±15.4)mg均明显小于脑组织组(89.6±19.2)mg和肌肉组(85.9±16.7)mg(F=3.320,P=0.030)。40%脂肪混合组蛹体长及体重均明显小于脑组织组和肌肉组(F=7.890,P=0.001;F=9.280,P=0.001)。40%脂肪混合组幼虫和蛹的死亡率均明显高于脑组织组、肌肉组、肝脏组(F=3.470,P=0.040;F=4.720,P=0.035)。结论:铜绿蝇幼虫在40%脂肪混合食物上生长发育历期较长,肝脏组和40%脂肪混合组幼虫及蛹的体长和体质量较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颅骨表面11对骨性标志点进行研究,确定各标志点在颅骨表面的位置。方法:标记汉族成人颅骨(男性80枚,女性20枚)表面11对(共22个)骨性标志点,用颅像重合仪采集其图像并导入AdobePhotoshopcs6软件,测量各标志点到鼻根点的距离,以及与鼻根点的连线和面中线所成的夹角。结果:获得了男女颅骨标志点至鼻根点距离的均数与标准差,各标志点和鼻根点连线与面中线所成夹角的均数与标准差。结论:研究结果可用于确定各标志点在颅骨表面的位置,是对残碎不全颅骨进行修复的矫正指标,可以用于残碎不全颅骨的颅像重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间充质祖细胞(MPC)移植于神经断离处延缓失神经性骨骼肌萎缩。方法取GFP转基因C57小鼠后肢长骨进行MPC培养及鉴定。选取C57小鼠36只,随机分为MPC移植组、神经断离组及对照组,MPC移植组坐骨神经断离处注入5μL MPC悬液,神经断离组注入等量PBS,对照组不作处理。观察小鼠后肢活动能力,术后2和4周测量腓肠肌湿重、肌纤维横截面积维持率及观察超微结构,用Western blot检测α-actin、MHC及RT-PCR检测Myogenin、MyoD的表达。结果术后2和4周,MPC移植组腓肠肌湿重及肌纤维横截面积维持率显著高于神经断离组(P<0.05);术后4周,MPC移植组肌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的退变及肌肉纤维化程度明显低于神经断离组,α-actin、MHC、Myogenin、MyoD表达强度显著高于神经断离组(P<0.05)。结论异体间充质祖细胞体内移植可有效延缓失神经肌肉萎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