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8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了解男性性传播性尿道炎经治疗后无症状患者的性病原体DNA阳性率.方法:选择首次出现尿道炎症状的男性患者,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即左氧氟沙星组及左氧氟沙星加阿奇霉素治疗组.治疗2周后用荧光定量 PCR(FQ PCR)方法筛选出淋球菌(Ng)、解脲脲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 DNA阳性者(包括有症状和无症状者),对病原体DNA阳性者重复治疗2周,再次筛选出Ng、Uu、Ct DNA阳性者(包括无症状和有症状).结果:无症状患者的病原体DNA阳性检出率:治疗2周后甲组35.2%,乙组20.8%;对病原体DNA仍阳性者重复治疗2周后,甲组50.0%,乙组:15.8%.结论:男性性传播性尿道炎经治疗后无症状患者有较高比例病原体DNA检出率,应重视该人群的追踪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尝试建立淋球菌感染动物模型,为研究淋球菌致病机制提供良好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野生株淋球菌FA1090接种雌二醇预处理的雌性BALB-c小鼠,小鼠生殖道拭子接种WGC选择培养基培养分离淋球菌,取小鼠阴道分泌物涂片Gram染色观察有无淋球菌,并用瑞氏染色观察小鼠阴道分泌物中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leukocytes,PMN)的数目。结果受试小鼠生殖道中淋球菌平均存活了8d(2×106CFU接种量),阴道分泌物涂片Gram染色可见淋球菌粘附在上皮细胞上,88%的受试小鼠发生了炎症。结论成功建立了淋球菌感染的动物模型,为研究淋球菌的致病机制、毒力及抗菌药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95例前列腺炎真菌培养阳性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真菌感染情况,探讨改良沙堡氏液体培养基在真菌培养中的应用价值,取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进行病原体检查,采用改良沙堡氏液体培养基与消堡氏脂培养基对照做真菌培养,对真菌培养阳性者进一步做菌种鉴定,结果从1138例前列腺液中真菌培养阳性者,改良沙堡氏液基为95例,占8.35%,沙堡氏琼脂基为30例,占2.64%,95例中白色念珠菌63株,占66.3%,热带念球菌15株,占15.8%,其他念珠菌17株,占17.9%,认为:(1)慢性前列腺炎与真菌感染之间的密切关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对那些使用抗生素治疗时间长,治疗效果差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要考察真菌感染的可能,(2)念珠菌性前列腺炎仍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3)采用改良沙堡氏液基可提高念珠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对血清IgE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每次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1 mg,im,qod,18次为1个疗程,同时给予阿司咪唑3 mg,qd;对照组仅给予阿司咪唑,剂量及疗程同治疗组。根据患者的瘙痒程度、风团数量及大小等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同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E)水平。结果:治疗组有效率58.3%,痊愈率18.8%,对照组分别为33.3%,10.0%。治疗组血清IgE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较为显著。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者免疫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司氟沙星1周疗法和司氟沙星1周疗法联合阿奇霉素3日疗法对男性性传播性尿道炎(STU)患者病原体DNA的转阴率,方法:选择首次出现尿道炎症状的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用司氟沙星片0.2g,qd*7d,po,治疗组用司氟沙星片0.2g,qd*7d加上阿奇霉素胶囊1.0g,qd*3d,po,疗程结速后6-8d,用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筛选出淋球菌,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阳性者。结果:对照组病原体DNA总的阴转率47.3%,治疗组病原体DNA总的阴转率66.7%,结论:两种治疗方法病原体DNA的阴转率不理想,但联合用药较单一用药病原体阴转率高。  相似文献   
16.
梅毒治疗前后血中TP-DNA定量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中梅毒螺旋体DNA(TP -DNA)定量在梅毒诊断和疗效观察中的临床价值及其治疗前后与联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 (TRUST)的关系。方法 对 2 9例 (Ⅰ期 12例 ,Ⅱ期 17例 )未经任何治疗的梅毒患者 ,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FQ PCR)检测苄星青霉素治疗前后血浆中TP DNA定量值并作血清TRUST检测。结果 ①治疗前 ,Ⅰ期TP DNA阳性率为 75 .0 0 % (9/ 12 )、TP DNA定量测定平均值为 (3.38± 2 .34)× 10 4copies/ml;Ⅱ期阳性率为 10 0 .0 0 % (17/ 17) ,TP DNA定量测定平均值为 (5 .73± 1.33)× 10 6copies/ml。②治疗后 3个月 ,Ⅰ期、Ⅱ期梅毒TP DNA阳性例数分别为 1/ 9例、5 /17例。TRUST(+)者 ,TP DNA阳性者定量平均值 :在Ⅰ、Ⅱ期分别为 2 .0 1× 10 2 copies/ml、5 .87× 10 2 copies/ml;TRUST(- )者 ,Ⅰ期无阳性病例 ,Ⅱ期为 3.0 9× 10 2 copies/ml。③治疗后 9个月 ,Ⅰ、Ⅱ期梅毒TP -DNA均为阴性 (零拷贝 ) ,TRUST转阴例数分别为 :12 / 12例、14 / 17例。结论 治疗前、治疗后 3个月、9个月TP DNA与TRUST结果并不完全一致 ,提示血浆TP DNA定量检测在早期梅毒诊断和疗效上判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外周血Tc1/Tc2亚群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患者不同病期外周血CD8+T细胞IFNγ和IL4的水平,分析其与病程、复发次数间的关系,探讨其在RGH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对30例发作期、20例发作间歇期患者和15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CD8+T细胞IFNγ和IL4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发作期患者外周血Tc1百分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其中近半年复发≥3次者呈极显著性降低(P<0.001);Tc1/Tc2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发作期患者的复发次数与Tc1和Tc1/Tc2比值显著相关(P均<0.05);在发作间歇期近半年复发≥3次患者外周血Tc1百分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发作间歇期患者的复发次数与Tc1显著相关(P<0.05)。结论近期反复发作患者外周血Tc1细胞水平低下和Tc1/Tc2比例失衡,Tc1细胞水平低下是潜伏单纯疱疹病毒活化和RGH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淋菌性和非淋菌性尿道炎并发前列腺炎的病原学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方法 :按摩前列腺收集前列腺液 (EPS)进行病原菌检查。结果 :病原菌阳性率分别为 :淋球菌 3 .5 % ,沙眼衣原体 15 .5 % ,解脲支原体 2 3 .0 % ,人型支原体 0 .2 % ,真菌 2 0 .1%。结论 :表明确有部分淋菌性和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合并有前列腺的感染。同时对阴性患者也应注意其他病原菌感染及由于患者怀疑或恐惧性传播疾病引起精神上的障碍而表现出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患者生殖道念珠菌感染情况和菌种分布。方法:对性病门诊1247例患者进行念珠菌、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的检测,用显色培养基和糖发酵试验鉴定念珠菌。结果:女性较男性念珠菌患病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CT、UU检测阳性的患者念珠菌感染率显著高于CT、UU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UU、MH多重感染的念珠菌患病率显著高于单一感染者(P<0.05);念珠菌鉴定白念珠菌为主要感染菌种,显色培养基和糖发酵试验两种鉴定方法对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氏念珠菌及光滑念珠菌均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女性较男性更容易感染念珠菌;CT、UU是念珠菌感染的高危因素;显色培养基是念珠菌初步鉴定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1990-1999年10月间确诊的8458例性病患者的诊断治疗结果。提示:(1)性病以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淋病(NG)、尖锐湿疣(CA)、梅毒(syphilis)和生殖器疱疹(GH)为主,占总数的86.07%。(2)男性发病高于女性;(3)非淋菌性尿道炎、梅毒发展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