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6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178篇
预防医学   4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4篇
  1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模型)预测肝硬化食管大静脉曲张.方法 共纳入309例肝硬化患者,根据胃镜结果将患者分为食管无或小静脉曲张组和食管大静脉曲张组,记录年龄、生化指标、脾脏厚度等14个参数.先经单变量分析筛选出与食管大静脉曲张相关的指标,后用这些指标构建ANN模型.结果 单变量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脾脏厚度、腹腔积液、门静脉宽度与食管大静脉曲张相关.以这5指标构建ANN模型预测肝硬化食管大静脉曲张的敏感度为94.27%,特异性达75.00%,诊断的准确率达到84.79%.结论 ANN模型在非侵入性预测肝硬化食管大静脉曲张方面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2.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与血清脂质代谢、血尿酸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突发性聋住院患者100例的病史特点、血液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检测其血清中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血尿酸的含量。结果突发性聋组高密度胆固醇低于对照组,血尿酸值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之间的高密度胆固醇、尿酸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的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密度胆固醇下降、尿酸代谢紊乱是突发性聋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3.
目的:探讨异体脱钙骨基质(DBM)骨泥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修复家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作用。方法:日本大耳白兔54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3组,A组:空白组(缺损区不植入任何材料),B组:对照组(缺损区植入金世植骨灵),C组:实验组(缺损区植入DBM骨泥)。建立家兔单侧桡骨骨缺损模型,采用同种异体骨DBM骨泥复合BMP进行修复,复合骨泥中加入骨胶原作为塑形剂,术后4、8、12周观察新骨生成情况,通过形态学、X线、组织学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等观察指标,并与对照组及空白组进行比较,客观评价骨泥诱导成骨及骨缺损修复能力。结果:DBM与BMP复合骨泥易根据骨缺损大小塑形,术中操作简单。术后A组骨缺损未获骨性修复,B、C组骨缺损均获得骨性愈合,且新骨面积测定显示B、C组间成骨速度无明显差异(P〉0.05),比A组快(P〈O.01)。结论:异体DBM骨泥复合BMP具有良好的骨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54.
药敏试验指导下脊柱结核个体化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实施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指导下脊柱结核个体化化疗,探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46例脊柱结核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术中收集脓液、干酪样组织,常规处理后接种液体培养基,使用BACT/ALERT 3D系统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培养阳性者接种至改良罗氏培养基,按绝对浓度法进行11种药物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制定4-5药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定期(1、3、6、9、12个月,以后每6个月1次)随访,观察血沉、平片、CT三维重建,评估结核活动、骨块融合和畸彤矫正情况.结果 培养阳性率41.3%(19/46),全程平均耗时42 d(30~58 d).耐药率21.7%,其中异烟肼耐药10.8%,利福平和乙胺丁醇耐药2.1%,链霉素耐药6.52%,力克肺疾耐药4.34%,左氧氟沙星耐药17.39%.除4例明显胃肠道反应、1例药物型肝炎患者完成12个月疗程,其余18个月.随访18~44个月,平均25个月,切口均2周内愈合.椎间植骨均获Ⅰ级骨性融合,融合时间9~12个月.结论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组成脊柱结核12~18个月个体化联合化疗方案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5.
内质网应激线粒体功能紊乱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是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也是重要的钙离子贮存库.它调节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后折叠与聚集、细胞对应激的反应以及细胞内钙离子的水平,还参与脂质代谢和类固醇激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156.
股骨粗隆间骨折最常见于老年人,多与骨质疏松有关,女性多于男性,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股骨粗隆骨折的发生率也逐渐上升,是对老年人健康威胁最大的创伤性疾病之一。非手术治疗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现多主张手术治疗,减少由于长期卧床而产生的严重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7.
2D—DSA、3D—DSA和CTA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别行2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3D.DSA[分别采用最大密度投影法(MIP)、表面阴影显示法(SSD)和容积再现法(VR)三种显示法]及CT血管造影(CTA)检查,诊断颅内动脉瘤46例,检出动脉瘤55个。动脉瘤的确诊率3D-DSA为100%,2D—DSA为89.1%,CTA为87.3%。3D-DSA与CTA比较,P〈0.05;对于瘤颈及与载瘤血管的关系的显示,2D-DSA与CTA比较,P〈0.01。3D-DSA的SSD、VR显示法与CTA比较,P均〈0.01。认为对颅内动脉瘤的早期诊断3D—DSA明显优于CTA,CTA较2D-DSA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8.
高尿酸血症与血脂异常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与血致动脉硬化指数(AIP)、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相关性及意义.方法 选择2004年1月~2006年12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一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者31 707人,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计算non-HDL-C和AIP;并按尿酸水平高低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男性UA、TG、TC、non-HDL-C、AIP水平均明显高于女性(均P<0.01),而HDL-C水平则低于女性(P<0.01);男性高尿酸组AIP、non-HDL-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而HDL水平降低;女性高尿酸组的TG、TC、AIP、non-HDL-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HDL水平降低;UA与non-HDL-C、AIP、TG、TC水平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 尿酸水平有明显性别差异,高尿酸血症人群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多种危险因素,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9.
目的:探讨全程自控硬膜外可行走分娩镇痛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150例单胎头位足月妊娠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三组(各组均为50例),Ⅰ组宫口开张1cm左右,Ⅱ组宫口开张2~3cm,Ⅲ组为无镇痛分娩孕妇;Ⅰ组和Ⅱ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在腰L2-3椎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头向置管4cm,给予1%利多卡因3-5ml,连接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电子泵;麻醉药物选用0.1%甲磺酸罗哌卡因与2μg/ml芬太尼混和液100ml;首次剂量6-8ml,自控量PCA6ml/次,锁定时间为15min,最大剂量24ml/h,Ⅰ组一直持续至孕妇完成整个产程,Ⅱ组至宫口开全关闭电子泵,两组产妇在第一产程中由家属搀扶走动10min左右;Ⅲ组为自然分娩者,不用任何镇痛剂;观察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状况、记录第一、二、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及催产素的使用情况、新生儿娩出后1、5min的Apgar's评分,观察孕妇的满意度及分娩镇痛的不良反应。结果:Ⅰ组、Ⅱ组中镇痛成功率达96%,两组间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中61%孕妇有中度疼痛,20%有极度疼痛;Ⅰ组、Ⅱ组与Ⅲ组间镇痛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94%产妇用药后无运动神经阻滞,3例下肢有轻微麻木感,2例能屈曲膝关节,1例能屈曲踝关节;Ⅱ组与Ⅰ组情况相似,两组差异无显著性;Ⅲ组与Ⅰ组、Ⅱ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催产素的使用率Ⅰ组为100%,Ⅱ组60%,Ⅲ组18%。Ⅰ组与Ⅲ组相比第一产程时间差异无显著性;Ⅱ组与Ⅰ组、Ⅲ组相比第一产程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组的阴道助产率高于Ⅱ组,Ⅰ组与Ⅱ组的顺产率及阴道助产率高于Ⅲ组,但剖宫产率低于Ⅲ组;新生儿娩出后1,5min的Apgar's评分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各组产后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孕妇的满意度在Ⅰ组(99%)和Ⅱ组(92%)均大于Ⅲ组(2%)(P〈0.01);Ⅰ组有3例皮肤瘙  相似文献   
160.
颞下入路是经典的侧方颅底入路,其手术入路直接且径路短,操作简便.但传统方法视野较窄,部分病例受Labbé静脉阻挡,术后颞叶挫伤及血肿的发生率较高[1].本文总结我科颞下-小脑幕入路治疗21例颅底肿瘤及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