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2篇 |
临床医学 | 23篇 |
内科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43篇 |
综合类 | 16篇 |
预防医学 | 3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6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在骨膜.成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以为其基因转移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实验于2003-09在广州军区总医院医学实验科完成。采用聚乙烯亚胺介导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经转染至原代培养的成骨细胞中,培养36h后,采用细胞免疫组化、免疫印迹杂交、酶联免疫吸附法、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等方法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成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其生物学活性。结果:①pcDNA3.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染的成骨细胞能分泌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至细胞培养液中,表达量约为(1.56±0.08)ng/mL,高于未经转染的细胞培养液[(0.53±0.048)ng/ml,(P<0.01)]。②经转染的成骨细胞的培养上清可以明显促进3T3细胞的增殖,表明成骨细胞所分泌表达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活性。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能够转移至骨膜成骨细胞中,经转染的细胞能够超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22.
pEGFP-bFGF重组质粒转染成骨细胞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旨在优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重组质粒转染成骨细胞的条件以获得较高效率,为进一步研究bFGF基因转移在骨组织工程的应用提供基础。方法;将带有EGFP的bFGF重组质粒转染成骨细胞,改变DNA,脂质体的量以及转染时间,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并计算转染效率。结果:在24孔培养板中,2μL脂质体介导1μg重组质粒转染10h既可获得较满意的转染效率。结论:通过优化转染条件可提高转染效率,可炒下一步基因工程细胞移植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3.
背景:髋臼恶性肿瘤切除重建的主要目的是在安全边缘切除肿瘤并最大限度获得骨盆稳定及下肢行走的功能。既往多是通过MRI、CT、X射线片等二维资料评估切除范围,具有相当的主观性,缺乏术前设计。计算机三维重建可从整体及各个切面评估肿瘤侵蚀范围,从而做到精确确定肿瘤切除的范围。
目的:评估计算机辅助设计在髋臼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1例髋臼血管肉瘤患者,应用薄层CT扫描获取病变部位的二维数据,计算机三维重建解剖学模型,设计截骨范围、个体化髋臼假体及模拟手术过程。按照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案切除髋臼肿瘤组织,采用异体半骨盆+个体化全髋关节置换重建骨盆环及右髋关节。
结果与结论:异体半骨盆+个体化全髋关节置换后2个月患者开始扶拐患肢不负重行走,6个月患者行走步态基本正常,右髋关节活动良好,无疼痛不适。置换后X射线片提示人工假体与骨盆匹配良好。置换后仅右髋关节外侧有少许皮肤麻木,无深静脉血栓、假体脱位、松动等并发症。提示计算机辅助设计在髋臼周围肿瘤的治疗中有着广阔应用前景,它使手术治疗提升到个体化治疗阶段,使手术更精确、更可靠、更方便,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评价数字技术与CT引导的经皮骶髂螺钉固定骶髂复合体损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骶髂复合体损伤14例,包括骶骨骨折8例,其中DenisⅠ型骶骨骨折5例,DenisⅡ型骶骨骨折3例;骶髂关节脱位5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1例。术前行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在计算机中模拟手术,确定个性化的进钉点和进钉方向。在CT引导下进行手术。结果手术时间为20~43min,平均28min。1例于术中钻入导针时出现一过性腹部疼痛,扫描发现导针钻入过长,退出后疼痛消失,术后复查大小便常规正常。未发生伤口和深部感染。未发现螺钉松动断裂、双下肢不等长和骨盆畸形等。术后均获随访。14例均恢复工作。术后X线及/或CT扫描显示螺钉位置良好。术后3~4个月均获骨性愈合。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优11例,良3例。Majeed功能评分,优12例,良2例。结论数字技术和CT引导的经皮骶髂螺钉技术是一种微创、安全、可靠的骶髂复合体损伤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6.
27.
28.
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移植物的选择与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比较分析膝关节镜下自体和异体骨-髌腱-骨、自体半腱肌腱、异体胫前肌肌腱、LAPS人工韧带五种重建前交叉韧带方法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12例膝关节镜下自体骨-髌腱-骨移植、23例自体半腱肌肌腱移植、87例异体骨-髌腱-骨移植、126例异体胫前肌肌腱、28例LARS人工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情况.采用Lysholm评分、IKDC分级和KT-1000评价疗效.结果 前四组中期关节稳定性及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APS人工韧带近期效果与其他移植物相比有统计学意义.自体骨-髌腱-骨组膝前痛发生率高,异体骨-髌腱-骨排斥反应发生率高于异体胫前肌肌腱.结论 关节镜下前四种前交叉韧带替代物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大致相同,但LARS人工韧带近期效果优于其他移植物.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研究计算机辅助股骨粗隆部肿瘤或肿瘤样变精确切除和保髋重建的新方法,评价计算机辅助技术治疗股骨粗隆部肿瘤或肿瘤样变的价值。方法 2005年1月至2014年6月共收治10例股骨粗隆部肿瘤或类肿瘤样变患者,年龄为18~53岁,其中男7例,女3例,1例骨巨细胞瘤伴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骨巨细胞瘤,1例恶性淋巴瘤,1例骨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骨软骨瘤,5例骨纤维结构不良。术前均采用CT或MRI扫描获取肿瘤及肿瘤周围组织的二维图像数据,输入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双下肢骨骼解剖模型及股骨粗隆部肿瘤模型,根据肿瘤性质借助Imageware软件三维匹配、分析确定肿瘤切除边界,术前用Imageware、UG-NX软件设计个性化手术辅助模板,并采用计算机仿真模拟股骨粗隆部肿瘤精确切除、重建过程。最后按术前预设方案精确实施股骨粗隆部肿瘤精确切除、异体骨+内固定重建术。结果 10例均精确切除肿瘤或肿瘤样变,且保髋重建修复满意。7例病灶局限于粗隆部者采用大段异体骨、自体髂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固定,3例肿瘤累及股骨粗隆下采用异体骨、自体髂骨+股骨重建钉固定,术后X线片显示骨缺损区域结构重建效果好,恢复了骨缺损区域解剖结构,均于术后3~6个月恢复行走功能。术后随访6个月~3年,1例恶性淋巴瘤复发并全身转移,余9例未见复发。结论计算机辅助技术可以在保留最大范围正常骨骼的情况下精确切除肿瘤和保髋重建股骨粗隆部骨缺损区域。计算机辅助技术使股骨粗隆部肿瘤切除手术更精确,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