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7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2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4篇 |
内科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29篇 |
综合类 | 30篇 |
预防医学 | 13篇 |
药学 | 17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1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4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探讨妇女绝经后期因宫内节育器致腹部疼痛及阴道流血的原因、临床诊断及取环后的效果观察,同时对绝经妇女如何防治绝经后出现的症状采取的治疗措施。方法:分析有宫内结育环的绝经后期妇女因腹痛给以取环术后的观察结果。结果:200例中取出宫内节育器后腹部疼痛及阴道流血均消失,其中排除其他病变。其临床治愈率达到100%,取环方法是采用术前1~2周给予补佳乐口服,术前1 h口服米索前列醇片后再行取环术,术中顺利取出节育器的50例,而取出困难的未一次性成功的患者共15例。术中节育环断裂和变形135例。结论:导致腹部疼痛与宫内节育器崁顿有着直接的原因,主要是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下降,各种肌肉韧带和子宫均已萎缩、相应的子宫腔变小和弹性下降,故宫内节育器大小不能完全适应宫腔变化等因素;随之绝经后期妇女可出现腹部疼痛和阴道流血等不适症状,诊断上需要了解上环史,生育史,上环时间及绝经时间,同时还需要了解宫颈病变治疗史和子宫病变史,以此准确选择相关的辅助检查;如B超检查,宫腔镜检查,治疗方案选择:①常规方法取出宫内节育器;②宫腔镜下检查及取环术,术后给以抗感染及止血治疗。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本研究基于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HPLC-Q-TOF-MS)和网络药理学分析田基黄治疗急性胰腺炎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HPLC-Q-TOF-MS分析技术,通过精确质量数、二级质谱数据、质谱裂解规律以及天然产物分子网络数据库(GNPS)生成化学成分的分子网络,推测可能的化合物结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获得田基黄化学成分和急性胰腺炎疾病潜在相关靶点而后取交集,构建“化学成分-疾病-靶点”网络。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再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功能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构建牛磺胆酸诱导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测定血浆中淀粉酶(AMS)、脂肪酶(LPS)、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H2O2)及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从田基黄中共计鉴定42个化合物,筛选出槲皮素、香豆醇葡萄糖苷、龙胆苦苷等10个核心成分,作用于...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活血通脉颗粒联合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7年2月—2020年3月在日照市中医医院骨科住院的58例糖尿病足患者,均采用胫骨横向搬移术治疗,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中药组与对照组,中药组30例,对照组28例。两组术后常规给予降血糖药物治疗,中药组术后第3天开始口服活血通脉颗粒,对照组术后单纯给予降血糖药物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踝肱指数、患足皮肤温度、10 g尼龙丝检查评分以及患者的溃疡创面愈合时间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9个月,平均(7.8±1.3)个月;两组患者治疗3、6个月时的疼痛VAS评分、踝肱指数、患足皮肤温度、10 g尼龙丝检查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组间比较,中药组较对照组各项指标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溃疡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脉颗粒联合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足疼痛,改善患肢微循环和皮肤感觉,促进溃疡创面愈合,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4.
患者男,14岁。因胸闷、腹胀、发热、气喘2周入院。患者近2周来便秘,腹胀,随后便秘内行缓解,仍有腹胀,并渐感胸闷,伴有轻度咳嗽及发热,体温波动于 38-39℃,经门诊对症治疗效果不佳。遂检查X线和B超,均提示两侧胸腔大量积液及B超还提示肝脏囊性占位。入院查体:体温39℃.脉搏100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50/82.5mmHg,急性热病容,轻度气喘, 相似文献
65.
特制人工假体在四肢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特制人工关节在骨肿瘤保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骨肿瘤切除、特制人工假体置换重建骨缺损的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包括术后疗效、生存情况、功能状况、并发症及处理。肿瘤包括恶性骨肿瘤23例,良性骨肿瘤30例。结果:23例恶性骨肿瘤:5年无瘤生存率34.8%(8/23),5年生存率52.2%(12/23),局部复发率17.4%(4/23),最终保肢率82.6%。30例良性骨肿瘤并发症发生率为40%(8/20),总的保肢率为85%(17/23)。结论:特制人工假体置换可用于骨肿瘤的保肢治疗,但应进一步改善假体设计、固定、软组织重建,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6.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脆性糖尿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1岁,因发热,畏寒,散在环形红斑2天伴四肢关节酸痛入院。患者原有SLE(系统性红斑狼疮)史15年,持续服用强的松5mg,每天1次维持,1999年6月首发确诊为Ⅱ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治疗无显著疗效,1999年9月采用诺和灵30R人胰岛素治疗,早10U,晚9U,血糖控制满意。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咽部轻度充血,扁桃体不大,全身皮肤可见散在环形红斑,稍隆起,边界清楚,有轻度压痛,无瘙痒,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辅检:尿蛋白( -- )0.1~0.5g/L,尿糖3 , 相似文献
67.
目的:监测和分析开封市区内各级医疗、幼托机构消毒卫生状况,提高医疗及幼托机构的消毒质量,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方法依据卫生部《医学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2011~2013年间对辖区内的38家医疗机构、5家幼托机构的10个调查项目进行采样并检测分析。结果共检测样品3892份,合格样品3727份,合格率达到95.82%。结论开封市消毒监测结果合格率整体较高,消毒质量监测工作卓有成效,但仍有薄弱环节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在预防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随访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骨伤科二区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146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3例,对照组每天口服钙剂片(钙尔奇D,每片含元素钙600 mg,含维生素D 125u);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鲑鱼降钙素(密盖息50 u),每日皮下注射一次,连续治疗6个月。两组均分别于术前、术后4、8、12和24周检测假体周围感应区( ROI)骨密度(BMD);于术前及术后4、12、24周行血清骨代谢指标检测:骨钙素(BGP)、I型胶原C端异构肽(β-CTX),通过测量术后随访过程中假体周围骨密度、骨代谢和生化指标与术前上述指标对比,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术后24周,实验组假体周围局部感应区BMD增加近5%,而对照组假体周围局部感应区BMD下降了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骨代谢指标中,术后24周实验组的BGP、β-CTX稍有下降,但组内无显著性差异( P>005),这些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或P<0.01)。结论鲑鱼降钙素(密盖息)联合基础治疗,能显著提高人工股骨头假体周围的骨量,是预防无菌性松动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9.
[目的]比较Ortho-SUV外固定架与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难治性胫腓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30例钢板内固定失败所致胫腓骨骨不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计算机辅助Ortho-SUV外固定架治疗(外固定组,15例)和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内固定组,15例)。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愈合时间、患肢力线改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年,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切口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减少,住院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5.83±0.61)个月短于内固定组(7.29±1.8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组影像学骨愈合时间(6.32±2.13)个月短于内固定组(8.78±1.7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两组间胫腓骨力线,包括成角、旋转和短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外固定组力线显著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组患肢功能评分优良率为86.67%,内固定组为5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内固定组的2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植骨钢板内固定比较,Ortho-SUV外固定架组具有操作简单化、精准化、标准化、微创化的优势,手术创伤小且患肢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研究翠柏(Calocedrus macrolepis)中的倍半萜成分.方法 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葡聚糖凝胶及反相中压液相色谱等现代分离技术进行分离,并根据化合物的物理特性及波谱信息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到4个倍半萜和1个酚类化合物,分别是caryolane-1,9β-diol(1),eudesma-4(15)-ene-lβ,6α-diol(2),5-epi-eudesma-4(15)-ene-1β,6 β-diol(3),eudesma-11(13)-ene-4β,9β-diol(4),coniferaldehyde (5).结论 4个倍半萜和1个酚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翠柏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