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CA)在治疗快速心率失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自1996年10月-2000年11月RFCA治疗快速心率失常185例,其中男80例,女105例,年龄8-77岁,局麻后经皮穿颈内静脉,股静脉,股动脉,插入四极早生理电极导管,先行内心电生理明确心率失常类型,后以大头导管精确定位标测,最后开始RF放电,直至射频消融成功,结果:腔内电生理检查结果。房室旁路折返心动过速(AVNRT)70例,房速(AT)3例心房扑动(AF)2例,特发性室速(IVT)2例,平均随访1年,3例复发均再次消融成功,失败2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RFCA是治疗快速心率失常的有效方法。安全,创伤小,可重复应用。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肌缺血程度与睡眠呼吸障碍(SDB)严重程度是否相关。方法:对2004-10至2007-06间用便携式睡眠监测仪对我院心内科监护室住院的25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入院3天内行睡眠检测。对检测结果中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低血氧饱和度、氧减饱和度指数、中枢性低通气指数、阻塞性低通气指数及急性冠脉综合征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分别将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5、≥520及≥20分为无SDB、轻度SDB与重度SDB患者。同时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组(102例)患者进行Braunwld分级,对急性心肌梗死组(154例)患者进行Killip分级及心电图记分评估梗死面积。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中轻、重度SDB患者共占41.18%(42/102)。BraunwaldⅢ级患者在无SDB、轻度SDB和重度SDB中的构成比分别为16.67%(10/60)、23.33%(7/30)、25.00%(3/12)。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中轻、重度SDB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阻塞性低通气指数及氧减饱和度指数随Braunwald级别增高呈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中轻、重度SDB患者共占48.70%(75/154)。KillipⅢ级患者在无SDB、轻度SDB和重度SDB中的构成比分别为12.66%(10/79)、28.20%(11/39)、41.67%(15/36)。急性心肌梗死组中轻、重度SDB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氧减饱和度指数、中枢性低通气指数和阻塞性低通气指数的程度随着Killip心脏功能分级和心肌梗死面积增加而呈加重趋势;肌钙蛋白T和肌酸激酶同功酶浓度随着Killip分级增高和心肌梗死面积增加而呈升高趋势;但只有KillipⅢ级与KillipⅠ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缺血程度与SDB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睡眠检测可能会成为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程度的观察指标之一,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程度与SDB严重程度也有一定相关性但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4.
阿米巴性肝脓肿为阿米巴病严重表现之一,临床上并不鲜见。但文献中对于巨大之阿米巴性肝脓肿甚少提及,现将所见一例,报导如下: 患者傅某,住院号X2665,男,27岁,已婚,教员,河南籍。主诉上腹部疼痛、盜汗、发热40天,于1958年3月29日住院。病缓起,于剑突下区腹部有持续性隐痛,偶有右上腹呈刀割样痛,可因痛剧而出汗。常有盜汗、乏力、咳嗽及发热感等,体形日见消瘦,腹部渐次膨隆,并有下肢浮肿出现。食欲变差,但神志一般尚可。巳往无黄疸及腹泻史,平素营养较差,健康一般,否认有冶游及性病史。入院时检查:神志清,合作,发育中等,较蒼白消瘦,呈慢性病容。皮肤较干燥,无色素沉着,巩膜未见黄疸。周身淋巴结不肿大。瞳  相似文献   
25.
血压昼夜节律与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观察高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改变以了解三者之间关系。方法:选择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的Ⅰ-Ⅱ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5例,男96例,女79例。根据夜间平均动脉压下降10%以上或以下的标准,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杓型组(107例)和非杓型组(68例)。分别采用高分辨率彩色血管超声,以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前、后血管内径变化检测血管内皮依赖性扩张功能并行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测定。结果:①非杓型组的肱动脉反应性充血血管内径变化显著小于杓型组[(8·7±2·1)%∶(5·1±1·7)%,P<0·01);②非杓型组的凝血因子Ⅰ(Fg)、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值、血浆黏度值、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高于杓型组(P<0·01,P<0·05);③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自变量(Fg、反应性充血血管内径变化)对因变量(血压昼夜节律)的回归系数为-4·094,+0·949,对因变量的OR值为0·017,2·583。结论:高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血液流变学异常呈正相关,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26.
葛继勇  丁志坚 《临床荟萃》2010,25(13):1110-1114
目的 综合评价细胞色素p22phoxC242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全面检索关于细胞色素p22phoxC242T多态性同冠心病遗传易感性关系的原始研究,将符合标准的研究纳入.采用Rev Man4.2及SPSS 13.0软件包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入选的11组研究累计病例组5 553例,对照组2 973例.基因型(TT+TC)/CC和等位基因(T/C)分布的合并比值比(odds ratio,OR)值分别为0.93(95%CI=0.84~1.02)和0.96(95%CI=0.89~1.04),P>0.05.亚洲人群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高加索人群和其他人群(P<0.01).亚组分析显示,亚洲人群中基因型(TT+TC)/CC和等位基因(T/C)分布的合并OR值分别为0.81(95%CI=0.69~0.96)和0.85(95%CI=0.74~0.98),P<0.05,高加索人群中基因型(TT+TC)/CC和等位基因(T/C)分布的合并OR值分别为0.97(95%CI=0.84~1.13)和0.99(95%CI=0.88~1.10),P>0.05,其他人群中基因型(TT+TC)/CC和等位基因(T/C)分布的合并OR值分别为1.09(95%CI=0.85~1.40)和1.09(95%CI=0.91~1.30),P>0.05.结论 亚洲人群(TT+TC)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对冠心病有保护作用,而高加索人群和其他人群(TT+TC)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与冠心痛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Periostin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心力衰竭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法(PCR-RFLP)检测Periostin基因启动子区功能性位点(SNP C-33G)基因型?病例组选自心内科住院的心衰患者464例,对照组选自同期在医院健康体检或住院的正常人群640例?基因型及其他危险因素与心衰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过年龄?性别?血压?血糖?吸烟?高脂血症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校正,Periostin 基因rs3829365位点的CG or GG基因型是心力衰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在吸烟的心衰患者中,Periostin C-33G的CG or GG基因型可能起到保护作用?结论:Periostin基因rs3829365位点可能有助于心衰易感性和严重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28.
29.
急性砷化氢中毒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急性砷化氢中毒24例临床分析山西省职业病医院(030012)丁志坚山西省运城地区医院阎金萍砷化氢为强烈的溶血性毒物。我们于1991年两次共收治急性砷化氢中毒24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4例中男20例,女4例,年龄19~45岁。17例(...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单个核细胞(BMMNCs)经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冠脉)移植对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近、中期心功能、心肌存活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本项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入选14例冠心病伴心肌梗死患者(其中8例患者为细胞治疗组,6例为常规治疗组)。细胞移植组患者,通过冠脉转运将BMSCs和BMMNCs植入心肌梗死区。两组患者均于术前和术后3、8个月分别行双核素SPECT心肌显像、二维超声心动图、6min步行试验及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移植组患者在梗死相关冠脉开通后注入干细胞,8例心功能从Ⅱ~Ⅳ级提高至Ⅰ~Ⅱ级,6min步行试验从320.72±60.47m提高至(406.88±68.31)m,6个月后又提高至(484.79±81.00)m。6例前壁心梗患者3、8个月后LVEF由术前的42.5%提高至49.5%和54.0%;心肌双核素检查缺损区占整个心肌体积术后3、8个月由术前的45.5%减少至39.0%和25.0%。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3个月EF较术前提高,心肌双核素检查缺损区占心肌体积减少,术后8个月与术后3个月无明显改变。2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经干细胞移植临床效果不明显。结论:自体BMSCs和MMNCs经冠脉移植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可以显著改善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和心肌代谢,移植术后8个月仍能观察到重建心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