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燕王翔  陈丹  雒静  张宁宁  丁学强  陈宇 《新医学》2010,41(11):724-726,F0003
目的:探讨真核细胞起始因子4E(eIF4E)和p53在舌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84份舌鳞癌组织(舌癌组)、26份以舌白斑为代表的癌前病变组织(癌前病变组)、20份正常舌黏膜组织(正常对照组)的eIF4E、p53 表达情况,并对eIF4E、p53 表达变化趋势进行一致性分析及比较.结果:eIF4E在舌癌组、癌前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73%、0,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在舌癌组、癌前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23%、0,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IF4E与p53表达变化趋势一致(r=0.491,P〈0.05).eIF4E在舌癌组和癌前病变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p53(P〈0.01).结论:舌癌组织和癌前病变组织的eIF4E和p53阳性表达率较高,两者可能与舌癌的发生有关,可能适用于舌鳞癌检测.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改良羟基喜树碱纳米微球剂型对口腔鳞癌疗效提升的作用。方法制备闭环羟基喜树碱/聚乙二醇一聚谷氨酸苄酯(HCPT/PEG-PBLG)纳米微球.对金黄地鼠颊囊鳞癌动物模型进行干预实验:设生理氯化钠、PEG—PBLG对照组和HCPT、HCPT/PEG—PBLG治疗组,药物腹腔注射(3mg/kg,qd)连续5d。计算肿瘤体积变化、肿瘤倍增时间(DT)和抑瘤率并检测药代动力学各参数。结果成功制备HCPT/PEG—PBLG纳米微球,包封率56.8%;载药率7.5%。金黄地鼠颊囊癌干预实验:HCPT治疗组肿瘤体积于化疗第4天缩小达到最小值后复又开始增大,DT延长,抑瘤率:63.58%:HCPT/PEG—PBLG治疗组肿瘤体积于化疗第4天缩小,第8天达到最小值,DT与HCPT组比较明显延长(P=0.01),抑瘤率(76.50%)提高。HCPT体内代谢呈二室模型;HCPT/PEG—PBLG呈缓释-突释模型.峰值浓度减少,达峰时间、消除半衰期延长;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表观分布容积增加。结论HCPT对金黄地鼠颊囊癌具有较强的抑瘤作用.但开环HCPT羧酸钠盐助溶剂型降低了抑瘤活性,体内代谢快,组织亲和力差,限制其临床应用。HCPT/PEG—PBLG纳米微球剂型可保留抑瘤关键结构内酯环,增加难溶性闭环HCPT水溶性、提高内酯环稳定性,具有药物缓释、延长体内代谢时间、增加组织亲和力等优点.提高了抑癌疗效。  相似文献   
43.
舌鳞状细胞癌中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在舌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19例正常舌黏膜、80例舌鳞癌的石蜡切片用免疫组化检测SOD2的表达,同时对其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正常舌黏膜上皮中SOD2主要表达于基底层和棘层细胞胞浆。与正常舌黏膜比较,舌鳞癌组织中SOD2的表达明显升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SOD2的表达高于未转移者(P〈0.05);分化程度不同的患者间SOD2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分化组织中SOD2表达水平最高,低分化表达水平最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及不同T分期患者SOD2的表达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舌鳞癌的发生发展与SOD2表达的升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4.
羟基喜树碱纳米微球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载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的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苄酯(PEG—PBLG)纳米微球对口腔鳞癌及结肠癌的体内抗瘤作用。方法:采用超透析法制备HCPT/PEG—PBLG纳米胶束,透射电镜观察纳米微球的形态.应用HCPT/PEG—PBLG纳米微球治疗口腔鳞癌或结肠癌裸鼠移植瘤,观察移植瘤的生长状态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HCPT/PEG—PBLG纳米微球为核-壳型结构,大小约230nm;于对照组比较,所有HCPT治疗组均可明显抑制口腔鳞癌或结肠癌移植瘤的生长(P〈0.01),其中HCPT/PEG—PBLG纳米微球组的抑瘤率明显高于HCPT组(P〈0.01).PEG—PBLG组对移植瘤的生长无抑制作用(P〉0.05);对口腔鳞癌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69.6%(HCPT,3mg/kg,qd)、74.1%(HCPT,10mg/kg,qd)、59.8%(HCPT,3mg/kg,qod)和85.6%(HCPT/PEG—PBLG3mg/kg,qod);对结肠癌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70.0%(HCPT,3mg/kg,qod)和83.8%(HCPT/PEG—PBLG3mg/kg,qod)。组织病理学显示:PEG—PBLG、HCPT/PEG—PBLG组肿瘤细胞可见较多吞噬小体,而HCPT组未见;HCPT、HCPT/PEG—PBLG组肿瘤细胞可见较多凋亡和坏死。结论:HCPT/PEG—PBLG纳米微球可明显提高HCPT的抑瘤作用,PEG—PBLG纳米微球可成为HCPT类药物的理想新型载体。  相似文献   
45.
颈外动脉栓塞同期手术切除巨大腮腺混合瘤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10080)丁学强,冉炜,冯崇锦,陈伟,陈永年,匡代军,黎炽彬巨大腮腺混合瘤常因肿瘤巨大、基底广、血管丰富导致手术出血多剥离难、术时长。尤其高龄患者手术风险更大。国内外均有应用导管栓塞...  相似文献   
46.
带血管髂骨瓣移植同期种植体植入整复节段性下颌骨缺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利用血管化髂骨移植同期种植体植入早期整复节段性下颌骨缺损。方法:对5例下颌骨肿瘤患者于肿瘤切除后采用血管化的游离髂骨移植同期植入骨内种植体,术后6个月行Ⅱ期手术、义齿修复。结果:移植骨存活,植入的13枚种植体均与移植骨形成骨结合。义齿修复后随访6~48个月,种植体无松动、脱落.种植体颈部未见明显的骨质吸收。患者外形、咀嚼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采用该方法可早期整复节段性下颌骨缺损,运用时需注意种植体植入位置准确。  相似文献   
47.
低弹性模量纯钛种植体的生物力学测试--体外模型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种植体弹性模量的变化对颌骨表面压应变值的影响。方法:将弹性模量为53GPa,78GPa,110GPa的种植体分别植入人工颌骨模型,利用电阻应变测量法记录种植体承载不同的垂直负荷时颌骨表面的压应变值。结果:在相同垂直载荷下,当种植体的弹性模量由高至低时,人工颌骨表面的压应变值随着弹性模量的降低而增大,结果:降低种植体的弹性模量,有利于将种植体承受的功能负荷以压应力的形式传递到骨组织中去,是改善种植体生物力学相容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8.
带血管蒂游离髂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颌骨肿瘤瘤段骨截除后骨缺损,严重影响功能及面颌部外形,必须重建修复,但却有一定困难。70年代以来,显微外科技术迅猛发展,带血管蒂肋骨移植修复下颌骨陆续有报道,但由于肋骨扁、薄、细,下颌骨成形不满意,且存在安装义齿困难等缺点,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带血管蒂游离骼骨移植,除了带血供愈合迅速、抗感染力强外,其骨质及形态上也有类似下颌骨的作用。本组为5例下颌骨肿瘤截除立即行骨缺损修复,采用带旋骼深动、静脉血管蒂髂骨移植,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手术方法及体会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1例,年…  相似文献   
49.
影响纯钛种植体骨整合界面形成的临床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临床实践探讨影响钝钛种植体骨整合界面形成的因素,寻求防治措施,提高种植义齿的成功率。方法 对230例门诊种植病人采用Branemark纯钛种植体行延期种植术,3~6个月后行Ⅱ期手术。结合X线及术中所见,评价钝钛种植体骨整合界面形成状况。结果 在植入的520颗纯钛种植体中,获得骨整合界面的有503颗,失败17颗,成功率96.7%。结论 影响纯钛种植体骨整合界面形成的因素有术前严格选择适应证及充分的术前准备,防止骨灼烧,预防感染,防止术中种植体被污染。  相似文献   
50.
目的:检测舌癌患者颈部阴性淋巴结中的微转移。探讨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与微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结合连续切片对60例舌癌患者的264枚常规病理检测为阴性的淋巴结进行微转移检测。搜集患者相应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0枚淋巴结中共有18枚(6.82%)证实存在微转移,有微转移的患者共有14位(23.3%)。结论:年龄、性别、pT分期、肿瘤分级、原发瘤浸润深度等临床病理因素与微转移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