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NPM1(Nucleophosmin,又称B23、Numatrin或N038)是一种主要的核仁磷酸化蛋白,其定位于核仁的颗粒区,具有重要的肿瘤抑制作用。近一年来的研究发现NPM1基因第12号外显子的突变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尤其是正常核型AML中最常见的一种分子遗传学异常,且与其发病密切相关。对NPM1基因突变的深入研究在AML患者的疗效预测、预后判断及靶向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经过现代的综合治疗方案,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也可取得80%以上的完全缓解(CR)率,与儿童ALL的CR率基本接近;但5年的总体生存率则仅30%~40%,远逊于儿童ALL,复发是影响其长期生存的最主要原因.对微小残留病(MRD)的动态监测有助于我们了解患者体内的肿瘤负荷,对疾病缓解质量和复发几率的判断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已经成为评价ALL患者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该文综述了在成人ALL患者中MRD的检测标记以及不同时间点的MRD监测对预后的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经过现代的综合治疗方案,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也可取得80%以上的完全缓解(CR)率,与儿童ALL的CR率基本接近;但5年的总体生存率则仅30%~40%,远逊于儿童ALL,复发是影响其长期生存的最主要原因.对微小残留病(MRD)的动态监测有助于我们了解患者体内的肿瘤负荷,对疾病缓解质量和复发几率的判断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已经成为评价ALL患者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该文综述了在成人ALL患者中MRD的检测标记以及不同时间点的MRD监测对预后的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经过现代的综合治疗方案,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也可取得80%以上的完全缓解(CR)率,与儿童ALL的CR率基本接近;但5年的总体生存率则仅30%~40%,远逊于儿童ALL,复发是影响其长期生存的最主要原因.对微小残留病(MRD)的动态监测有助于我们了解患者体内的肿瘤负荷,对疾病缓解质量和复发几率的判断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已经成为评价ALL患者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该文综述了在成人ALL患者中MRD的检测标记以及不同时间点的MRD监测对预后的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经过现代的综合治疗方案,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也可取得80%以上的完全缓解(CR)率,与儿童ALL的CR率基本接近;但5年的总体生存率则仅30%~40%,远逊于儿童ALL,复发是影响其长期生存的最主要原因.对微小残留病(MRD)的动态监测有助于我们了解患者体内的肿瘤负荷,对疾病缓解质量和复发几率的判断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已经成为评价ALL患者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该文综述了在成人ALL患者中MRD的检测标记以及不同时间点的MRD监测对预后的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初诊症状性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DWI检查的ADC值变化特征及其与R-ISS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全身DWI检查的初诊症状性MM患者148例的资料,另选取年龄匹配的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比较正常对照、DWI-和DWI+组3组人群的ADC值差异,并进一步研究MM患者的ADC值与R-ISS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DWI+组患者的浆细胞百分比高于DWI-组。DWI+组患者的椎骨、胸骨、肋骨、上肢带骨、下肢带骨ADC值高于DWI-和正常对照组,DWI-组各部位ADC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临床R-ISSⅢ期患者的胸骨、肋骨、上肢带骨ADC值高于临床R-ISSⅠ和Ⅱ期患者的ADC值,而R-ISSⅠ期和Ⅱ期患者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R-ISS分期Ⅰ-Ⅲ期患者的其他骨部位如椎骨、下肢带骨ADC值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MM患者DWI+和高肿瘤浸润有关。DWI+组ADC值高于DWI-组,DWI-患者骨质ADC值仍高于正常者,且ADC值与R-ISS分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以原幼淋巴细胞恶性增殖、蓄积、浸润为特点的恶性血液病。其中儿童ALL治疗效果较好,但成人ALL的治疗较为棘手,到目前为止尚缺乏相关的治疗指南,长期生存率仅为30%~40%。本文对ALL诊断和治疗方面最近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经过现代的综合治疗方案,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也可取得80%以上的完全缓解(CR)率,与儿童ALL的CR率基本接近;但5年的总体生存率则仅30%~40%,远逊于儿童ALL,复发是影响其长期生存的最主要原因.对微小残留病(MRD)的动态监测有助于我们了解患者体内的肿瘤负荷,对疾病缓解质量和复发几率的判断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已经成为评价ALL患者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该文综述了在成人ALL患者中MRD的检测标记以及不同时间点的MRD监测对预后的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化疗以及支持治疗的改进,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完全缓解(CR)率达80%~90%,但长期无病生存(DFS)率仅30%~40%[1,2],有相当部分的患者缓解后仍会复发.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总结成人Ph染色体和/或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Ph+ MPAL)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15例Ph+ MPAL的特征及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以及临床随访结果.Ph+ MPAL的诊断采用WHO-2008分类标准.结果表明,ph+在同时期总MPAL群体中的检出率为17.2%(15/87).15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为51(16-81)岁;初诊时中位WBC计数为69(12.7-921)×109/L.形态学检查显示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者2例(13.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者6例(40.0%)、杂合型白血病(HAL)者7例(46.7%).免疫学分析表明,此15例患者均为B淋系和髓系混合表达,93.3%患者的白血病细胞表面有CD34的表达,其中64.3%(9/14)的患者CD34表达率在60%以上.染色体R显带技术检测显示,正常核型者2例(13.3%),单纯Ph+者8例(53.3%),Ph+伴附加异常者5例(33.3%).附加的染色体异常分别为-7(2例)、+Ph(1例)、dic(7;9)(1例)、i(8q)和-16(1例);有残余正常分裂相者4例.多重巢式PCR检测发现,e1a2型融合基因6例(40.0%)、b2a2或b3a2型共9例(60.0%).7例Ph+ MPAL患者中有4例检测到IKZF1基因缺失.本组中10例患者诱导治疗一疗程后完全缓解(CR)率为70.0%,其中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组的CR率(83.3%;5/6),优于单纯化疗组(50.0%;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今,6例患者由于疾病复发或进展而死亡(60.0%;6/10).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组患者总生存优于单纯化疗组(P =0.004).结论:Ph+ MPAL主要为B淋系和髓系混合表达,多数年龄较大,高表达CD34抗原.在BCR-ABL融合基因亚型和基因突变方面类似于Ph+急性白血病.初诊时WBC计数是独立的预后因素,复发进展仍是此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联合TKI和allo-HSCT或许能改善预后,有必要进行前瞻性、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