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6篇
特种医学   10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眼眶静脉曲张(POV)的CT及MRI表现。方法临床诊断的30例原发性眼眶静脉曲张患者,9例行CT横断位和冠状位扫描,21例行MR扫描,4例行CT和MR检查。结果30例中30只患眼,左眼18例,右眼12例,均为单侧发病。病变部位眼睑3例,眼眶前部1例,眼眶后部(球后)17例,眼睑和眼眶前部5例,眼睑、眼眶前部和眼眶后部2例,眼眶前部和眼眶后部2例。形态17例为不规则块状,4例为卵圆形,9例为不规则条状。CT冠状位,病变均显示为软组织密度,有明显强化;静脉石2例;眶骨受压变薄、眶腔扩大3例。MR扫描,颈部加压后25例均显示病变,11例呈等T1长T2信号,7例呈长T1长T2信号,1例呈等T1等T2信号,6例呈长T1长T2为主的混杂信号,增强的22例中,14例呈明显均匀强化,8例呈不均匀强化。结论CT横断位和冠状位及颈部加压或俯卧位MRI在原发性眼眶静脉曲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鼻前庭囊肿HR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鼻前庭囊肿的HRCT表现 ,评价HRC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鼻前庭囊肿 ,均经过HRCT检查。结果 :发病部位 :左侧 8例 ,右侧 7例 ,双侧 5例。病灶形态多变 ,其中 1 4例呈类圆形 ;最小病灶 0 .8cm× 1 .0cm ,最大病灶 3 .6cm× 5 .0cm ;病灶CT值 1 7~ 82HU ,平均 44HU。病灶无继发感染时 ,边界均清楚 ;囊内容物均未见增强 ,4例继发感染囊壁增厚伴有明显强化。病灶继发改变包括上颌骨受压、骨质硬化及凹陷。结论 :HRCT可准确显示鼻前庭囊肿位置、大小、数目、密度 ,也可清晰显示其并发症 ,有助于鼻前庭囊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也可帮助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眼部病变影像诊断的分析思路及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疗行为的逐渐规范及司法鉴定的需要,影像学在眼部的应用越来越多 ,但眼部影像学在我国医院的普及程度还不高,检查和诊断也不够规范,明显影响了眼部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为了帮助提高眼部影像学的检查和诊断水平,归纳总结了眼部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与注意事项、分析思路及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蝶窦垂体腺瘤(sphenoid sinus pituitary adenoma,SSPA)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蝶窦垂体腺瘤的认识和病理诊断水平.方法 对12例SSPA进行临床、组织病理学和SP法免疫组化染色(PRL、hGH、ACTH、LH、TSH、FSH等).结果 12例SSPA,男5例,女7例,年龄39~66岁,平均48.4岁,中位年龄55.5岁.其中原发于蝶窦和原发于垂体窝侵至蝶窦者各6例,原发于蝶窦者年龄较原发于垂体窝者偏大.临床症状多样.镜下,原发于蝶窦的垂体腺瘤的形态学与蝶鞍垂体腺瘤相同;SSPA可伴有较明显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2/12,16.67%).10例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结果,瘤细胞PRL阳性6例;瘤细胞各项标记物均阴性2例;瘤细胞ACTH阳性、hGH阳性各1例.结论原发于蝶窦的垂体腺瘤比较少见,主要根据光镜及免疫组化确诊,应注意与慢性蝶窦炎和浆细胞瘤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转移瘤的CT表现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89例骨转移瘤病人的X线及CT片并记录各种征象。结果:CT表现为溶骨性60例(67.4%),成骨性16例(18.9%)和混合性13例(14.6%)。结论:CT扫描在显示病变及确定范围都优于X线平片,对多数病人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伴有神经内分泌副瘤综合征的嗅神经母细胞瘤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08至2020-08医院伴有神经内分泌副瘤综合征的4例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其中男2例,女2例。年龄22~48岁, 平均39.5岁。根据改良Kadish分期,4例病变均为C期;根据Dulguerov分期,T3期1例,T4期3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内镜下肿瘤切除术,并获得阴性切缘。围术期3例出现尿崩、电解质紊乱及激素改变。术后1例出现颅内积血,无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术后2周内尿崩、电解质紊乱及激素改变大致恢复正常。术后随访6~125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免疫组化染色见肿瘤细胞中突触素(Syn)、嗜铬素A(ChgA)等多呈阳性,Ki-67染色显示细胞增殖指数为1%~50%。结论 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伴发的神经内分泌症状隐匿,可表现为电解质及激素水平紊乱,围术期风险高,需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随访中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可及时发现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7.
8.
乌日汗  刘丽娟  杨本涛  姜利斌 《眼科》2020,29(2):141-146
目的 探讨先天性视盘占位病变相关的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临床特征。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0年1月-2019年6月北京同仁医院先天性视盘占位病变继发NAION患者9例(11眼)。方法 回顾及分析患者的眼科及头颅神经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半年以上随访。主要指标 性别、年龄、发病眼别、视盘病变特征及与视野改变关系、头颅神经影像学表现。结果 9例继发NAION的先天性视盘占位病变中4例视盘黑色素细胞瘤,3例视盘内玻璃膜疣,2例视盘区残存有髓纤维。年龄26~65岁(中位数39岁)。7例单眼发生NAION,2例视盘内玻璃膜疣患者双眼先后发生NAION。发生NAION时患眼矫正视力0.05~1.0。可行视野检查的4例患者表现为水平下半缺损及向心性缩小。最后随访时均无视功能进行性损伤和病情复发。结论 先天性视盘占位性病变可继发NAION而出现视功能损伤。(眼科, 2020, 29: 141-146)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异位骨化的早期影像表现。方法分析30例康复患者异位骨化的影像表现并复习文献。结果 X线和CT检查早期异位骨化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水肿、密度增高;异位骨化的不同阶段MRI呈现不同的信号特点,早期表现为等或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边缘呈"花边样"强化。结论异位骨化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影像学特点,磁共振为诊断早期异位骨化的有效方法,X线和CT检查可用于复查。  相似文献   
10.
眶颅沟通性病变的CT和MRI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 研究、探讨眶颅沟通性病变的沟通路径、CT和MRI表现及其影像学特征。方法 51例患者,男28例,女23例,年龄2-68岁,平均41岁,为手术病理和随访结果证实。51例均行 CT扫描,45例行MR扫描,CT和MR增强扫描各44例。结果 通过眶上裂或视神经管沟通的颅眶沟通笥病变31例,占60.8%。其中9例通过视神经管沟通,包括4例视神经和视交叉胶质瘤、3例视神经鞘脑膜瘤,以及2例视网膜母细胞瘤侵犯视神经和视交叉;通过眶上裂沟通者,包括5例脑膜瘤、4例神经源性肿瘤、2例Tolosa-Hunt综合征、3例炎性假瘤、1例眼眶和海绵窦皮样囊肿,以及7例鼻咽癌同时侵犯海绵窦和眼眶,通过眶骨穿支血管间隙沟通的病变或骨质破坏缺损区沟通的眶颅沟通性病变20例,占39.2%,包括5例眶骨扁平性脑膜瘤、10例眶壁转移瘤、1例眶壁软骨肉瘤侵犯筛窦、额窦和额叶、3例泪腺囊腺癌侵犯颅内和1例额底脑膜瘤侵犯眼眶。结论 CT和MRI,尤其是使用脂肪抑制技术和增强扫描的T1WI能明确显示眶颅沟通性病变的沟通路径和病变特征,为制订治疗方案和手术入路提供重要和直接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