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76篇
  免费   1051篇
  国内免费   464篇
耳鼻咽喉   79篇
儿科学   213篇
妇产科学   56篇
基础医学   617篇
口腔科学   155篇
临床医学   1141篇
内科学   858篇
皮肤病学   94篇
神经病学   190篇
特种医学   354篇
外科学   885篇
综合类   2639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164篇
眼科学   76篇
药学   1135篇
  10篇
中国医学   1334篇
肿瘤学   389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163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313篇
  2021年   432篇
  2020年   330篇
  2019年   213篇
  2018年   189篇
  2017年   306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375篇
  2014年   482篇
  2013年   599篇
  2012年   874篇
  2011年   934篇
  2010年   790篇
  2009年   781篇
  2008年   815篇
  2007年   740篇
  2006年   628篇
  2005年   503篇
  2004年   397篇
  2003年   340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191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p-mTOR、 p-4EBP1在横纹肌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 检测70例横纹肌肉瘤组织p-mTOR、 p-4EBP1的表达, 分析其与横纹肌肉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横纹肌肉瘤组织中p-mTOR、 p-4EBP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7%和65.7%, 均呈正相关 (P<0.05)。p-mTOR蛋白表达与其病理亚型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mTOR蛋白阴性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 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均优于阳性组患者 (P=0.001, P=0.014)。p-4EBP1蛋白表达与患者的肿瘤大小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4EBP1蛋白阴性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 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均优于阳性组患者 (P=0.017, P=0.052)。单因素分析显示, p-mTOR、 p-4EBP1、 分期、 病理类型、 肿瘤大小是不良预后因素 (P<0.05), 而淋巴结转移情况、 性别、 年龄与预后无关 (P>0.05)。结论: 横纹肌肉瘤组织中存在p-mTOR、 p-4EBP1蛋白的高p-mTOR、 p-4EBP1的表达存在相关性, p-mTOR和p-4EBP1表达是横纹肌肉瘤的不良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992.
1RELMs家族成员及其结构特征自2001年发现小鼠抵抗素(resistin)具有胰岛素抵抗的生物学功能以来[1],RELMs家族成员相继被发现。目前,已发现的RELMs成员包括:小鼠和大鼠resistin、RELMα、RELMβ及RELMγ;猪resis-tin[2];人类resistin和RELMβ[3,4]。RELMs由105-114个氨基酸组成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评价海藻酸钠微球栓塞剂在实验动物体内的栓塞性能、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方法实验动物为中华小型猪8头,首先利用海藻酸钠微球全部行左肾动脉栓塞,分别于栓塞后的1、2、4、8周随机抽取其中2头实验动物行动脉造影与CT复查肾脏栓塞后变化,随后处死实验动物,对栓塞肾脏行组织学检查,同时对实验动物栓塞前后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栓塞后即刻动脉造影显示肾动脉阻断,1周后,肾动脉分支有再通,随着时间的延长,动脉再通越来越明显;CT复查可见被栓塞肾脏内有梗死区,肾脏逐渐变小;一直到栓塞后4周,组织学检查均可见小动脉内微球,动脉周围有炎症反应,并可见肾实质梗死灶;实验动物栓塞前后的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海藻酸钠微球具有明确的栓塞效果,体内可降解,生物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994.
与DSA对照评价ABI指数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测定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I)在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4例怀疑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进行ABI指数测定及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并将检查得到的患肢分级情况及各段相应血管的病变相关结果比较。结果:患肢根据ABI指数分级,并与DSA结果进行比较,发现ABI指数分级与DSA检查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ABI的准确度87.31%,敏感度86.46%,特异度82.00%。结论:ABI指数检查在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方面均能较好反映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995.
芪白平肺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BODE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泽庚  王传博  彭波  童佳兵  杨程 《中医杂志》2010,51(11):987-989
目的观察芪白平肺胶囊(原名金泰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18例)与对照组(17例)分别加用芪白平肺胶囊与安慰剂,观察两组患者BODE指数即体重指数(BMI)、气道阻塞程度(O)、呼吸困难分级(D)和运动耐力(E)4种参数的变化。结果对照组BMI、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6min步行距离(6MWT)、BODE指数积分治疗后无明显变化,功能性呼吸困难(MMRC)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治疗组BMI、FEV1、6MWT、MMRC及BODE指数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或P<0.01)。结论芪白平肺胶囊能显著降低COPD患者的BODE指数积分,对COPD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6.
童颜  龙赟 《安徽医学》2024,45(1):54-58
目的 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在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治疗的102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观察组,利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严重程度项目(CGI-S)评分,将其分为轻度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组40例、中度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组34例和重度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组28例。根据患者发作状态分为抑郁发作组46例、躁狂发作组35例和混合发作组21例。选择同期105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galectin-3水平;Spearman法分析患者血清galectin-3水平与CGI-S评分的相关性;对影响双相情感障碍发生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galectin-3水平对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中galectin-3水平升高(P<0.05);重度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组患者血清galectin-3水高于中度和轻度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组,中度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组血清galectin-3水平高于轻度双...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联合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评估肥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房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体重指数 (body mass index,BMI)将2022年4月—2023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确诊的1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114例血压正常的健康对照分为6个亚组。利用2D-STI 联合RT-3DE技术获得左房纵向应变及机械功能指数,比较各组间左房功能差异。结果:与相同BMI 分类的健康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左房储备期应变(left artial reservoir strain,LASr)、左房导管期应变 (left artial conduit strain,LAScd)均下降(P < 0.05);随BMI增加,高血压组LASr、LAScd、左房总排空分数(total left atrial ejection fraction,LAEFt)、左房被动排空分数(passive left atrial ejection fraction,LAEFp)、左房主动排空分数(active left a trial ejection fraction,LAEFa)均降低(P < 0.05),而左房收缩期应变(left artial contractile strain,LASct)无明显差异(P > 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BMI与高血压组LASr、LAScd、LAEFt、LAEFp、LAEFa均呈独立负相关(P < 0.05),而收缩压与高血压患者左房功能无明显相关(P > 0.05)。结论:高血压可引起左房功能受损,随着BMI的增加特别是合并肥胖后可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重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利用实验室常用检测指标筛选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展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影响因素,并利用这些指标建立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 收集2020 年6 月~2023 年5 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31 例和丙型肝炎HCC 患者179 例作为训练集,2023 年6 月~2024 年2 月住院治疗的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5 例和丙型肝炎HCC 患者86 例作为验证集。比较训练集两组研究对象的实验室常规检测指标,应用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肝细胞癌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构建模型及验证。结果 训练集中HCC 组年龄、男性比例、ALT,AST,AFP,WBC,NEU,MO,PLT,MPV,PDW,Fbg,NLR 及PLR 水平均高于肝硬化组(H=-9.07~-2.19),而INR 及LMR 水平均低于肝硬化组(H=-4.49,-2.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P,eGFR,LY 及AST/ALT 值在两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1.46~-0.15,均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 1.048,95% CI: 1.023~1.074)、AST(OR=1.010,95% CI:1.002~1.019)、NEU(OR=1.186,95% CI:1.018~1.382)、Fbg(OR=2.245,95% CI:1.639~3.076)是肝癌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性别(OR=0.524,95%CI:0.314~0.874)是肝癌患者的保护因素(均P<0.05),用此5 个独立危险因素构建HCC 列线图预测模型,训练集AUC(95%CI)为 0.813(0.771~0.854),验证集AUC(95%CI)为0.712(0.639~0.784),Hosmer-Lemeshow 检测显示训练集P=0.650,验证集P=0.310 模型的拟合度较好。结论 基于年龄、性别、AST,NEU,Fbg 建立的HCC 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骨转换标志物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Ⅰ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β-cross-linked c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β-CTX)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并发骨质疏松中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PD患者105例,根据是否合并骨质疏松分为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对所有患者检测25(OH)D、甲状旁腺激素、骨钙素、β-CTX、PINP等骨代谢指标,分析各指标与骨质疏松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①骨质疏松组少动强直型比例、女性比例、PINP、骨钙素、β-CTX水平均高于非骨质疏松组,骨质疏松组25(OH)D水平低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②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D患者骨质疏松发生与骨钙素(r=0.28,P=0.005)、β-CTX(r=0.36,P=0.001)、PINP(r=0.40,P<0.001)均呈正相关,与25(OH)D(r=-0.30,P=0.002)、PINP/β-CTX(r=-0.56,P<0.001)均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多因素二元Lo- 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25(OH)D(OR=0.95,95%CI:0.84~0.98,P=0.041)、PINP/β-CTX(OR=0.90,95%CI:0.83~0.98,P=0.017)是 PD病合并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④ROC曲线分析示25(OH)D联合PINP/β-CTX时ROC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82,灵敏性=0.80,特异性=0.84,P<0.001。结论:血清25(OH)D水平及PINP/β-CTX比值与PD患者骨质疏松发生密切相关,在PD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中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二者联合检测时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000.
以“七麦数据”网站收录的中医移动医疗App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根据“七麦数据”对移动医疗App的分类,结合中医移动医疗App的信息服务内容和特点,将筛选出的中医移动医疗App划分为医疗健康类、中医养生类、知识传播类、全面综合类,并根据“七麦数据”网站中对各类中医移动医疗App的打分及累计下载量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12款中医移动医疗App,从全面性、人性化、安全性、实用性4个一级指标和40个二级指标对其信息服务现状进行评价,指出当前中医移动医疗App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