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875篇 |
免费 | 1052篇 |
国内免费 | 46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9篇 |
儿科学 | 213篇 |
妇产科学 | 56篇 |
基础医学 | 617篇 |
口腔科学 | 155篇 |
临床医学 | 1141篇 |
内科学 | 858篇 |
皮肤病学 | 94篇 |
神经病学 | 190篇 |
特种医学 | 354篇 |
外科学 | 885篇 |
综合类 | 2639篇 |
现状与发展 | 2篇 |
预防医学 | 1164篇 |
眼科学 | 76篇 |
药学 | 1135篇 |
10篇 | |
中国医学 | 1334篇 |
肿瘤学 | 38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63篇 |
2023年 | 143篇 |
2022年 | 313篇 |
2021年 | 432篇 |
2020年 | 330篇 |
2019年 | 213篇 |
2018年 | 189篇 |
2017年 | 306篇 |
2016年 | 213篇 |
2015年 | 375篇 |
2014年 | 482篇 |
2013年 | 599篇 |
2012年 | 874篇 |
2011年 | 934篇 |
2010年 | 790篇 |
2009年 | 781篇 |
2008年 | 815篇 |
2007年 | 740篇 |
2006年 | 628篇 |
2005年 | 503篇 |
2004年 | 397篇 |
2003年 | 340篇 |
2002年 | 234篇 |
2001年 | 208篇 |
2000年 | 191篇 |
1999年 | 62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8年 | 4篇 |
1956年 | 3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目的 观察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在先天性巨结肠(HD)肠壁中的分布,探讨Cx43与HD发病的关系.方法 HD患儿42例.男33例,女9例;年龄2个月~10岁.均为散发病例,全部取材经组织病理学检测符合HD诊断,包括常见型30例,短段型12例;其中并回肠闭锁1例,并先天性肠扭转不良2例.同时取5例肠套叠患儿(30 d~8岁;男4例,女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42例经病理诊断为HD的标本肠壁各层之间Cx43蛋白分布情况,取阳性细胞计数进行半定量分析.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D狭窄段(无神经节细胞肠段)肠壁肌层内Cx43的表达缺失,各层中几乎未见Cx43的表达,与HD扩张段(有神经节细胞肠段)及健康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移行段肠壁环肌层和环肌层与纵肌层交界处Cx43有中等强度表达,与扩张段、狭窄段之间有明显差异(P<0.01).HD扩张段肠壁环肌层与纵肌层交界部位Cx43呈强阳性分布,黏膜下层和纵肌层未见或少见Cx43表达.HD扩张段和健康对照组肠壁环肌层和环肌层与纵肌层交界处Cx43有中至强度表达,二组肠壁肌层内Cx43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x43表达的缺失或减少及缝隙连接结构的破坏,可能是使细胞间物质、电信号的传递障碍而导致HD发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3.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生命的主要病因之一,但广泛X线筛查的实施并未改善这一状况。一方面由于乳腺X线筛查存在较高的假阴性,另一方面许多妇女不愿进行常规乳腺X线筛查而失去了早期发现的机会。目前癌生物标记物已经成为癌症研究的主要焦点,乳腺癌筛查的生物标记物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有重要意义,且能提高成本效益。本文就乳腺癌筛查的生物标记物相关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丙酮酸脱氢酶激动剂二氯醋酸二异丙胺(DADA)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作为靶细胞,进行了以下研究:1.DADA对高糖诱导的血管EC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2.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Westernblotting杂交分别观察高糖诱导的PKCα、PKCδ的位置变化及蛋白表达量的影响;实验分组:对照组:浓度为5.5mM;高糖组:浓度为30mM;DADA(1×10-5M,1×10-4Mor1×10-3M) 高糖组。结果1.30mM高糖可诱导EC功能紊乱:高糖可诱导EC功能紊乱:NO浓度降低,sICAM-1水平增加,DADA可抑制高糖诱导的上述变化;高糖可诱导HUVECs的PKCα及PKCδ表达位置转移;PKCδ表达增强,但对PKCα表达影响不明显。结论DADA可以纠正高糖所致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可能部分是通过PKCα及PKCδ途径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重组血管基膜衍生多功能肽(rVMBDMP)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12)信号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12细胞,C57/BL6小鼠皮下基质胶填塞法观察HUVE-12细胞体内管状结构形成;高通量蛋白磷酸化芯片研究rVBMDMP对HUVE-12细胞信号蛋白磷酸化水平改变。结果:C57/BL6小鼠皮下基质胶填塞法证实:rVBMDMP(1.0,10.0μmol/L)能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激活的内皮细胞体内管状结构形成。蛋白磷酸化芯片检测结果显示:rVBM-DMP(1.0μmol/L)处理HUVE-12细胞后,死亡信号蛋白(caspase-3,death receptor 3,4,5)和整合素亚单位(integrinαv,β1,β3)磷酸化蛋白较对照组增高2倍以上,而EGFR,pEGFR,VEGFR-1和Survivin磷酸化蛋白较对照组降低50%以下。结论:rVBMDMP可能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激活的内皮细胞生长和诱导凋亡发挥抗血管生成效应。 相似文献
76.
77.
78.
背景与目的:三氧化二砷(As2O3)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近年来它在实体瘤的研究中颇受关注。胆囊癌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确诊时多属晚期,手术切除率较低,且常规化疗药物对胆囊癌的疗效较差,因此需寻找治疗胆囊癌新的有效药物。本研究旨在探讨As2O3对人胆囊癌GBC细胞系生长的生物学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As2O3作用于胆囊癌GBC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D2、D3、CDK4和CDK6的表达。构建cyclinD1启动子pGL3重组质粒,并转染GBC细胞,测定不同浓度As2O3作用下pGL3相关的荧光素酶活性。结果:As2O3能抑制体外GBC细胞生长,作用呈时间、剂量-效应关系;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As2O3可将增殖过程中的GBC细胞阻滞于G1期;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显示cyclin D1表达下降;As2O3能降低cyclin D1启动子的表达,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4μmol/L的As2O3处理后cyclin D1的启动子活性下调近70%。结论:As2O3能明显抑制体外人胆囊癌GBC细胞的生长并引起G1期阻滞,主要通过下调cyclin D1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79.
为了确保安全与健康,在奥运会开幕之前和运动会期间,需要对可能影响公众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快速的确定和评估。按照危险因素的性质,可以分为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环境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自然灾害,而人为因素则涉及恐怖袭击、交通和建筑事故等。 相似文献
80.
用苯酚、苯酐和水合肼合成了4-(4-羟苯基)-2,3-二氮杂萘酮-1,并与双酚-A和二苯甲酮聚合,得到含双酚-A和杂环结构的聚醚酮聚合物。用FT-IR、^13C-NMR、DSC、TGA和DMA等方法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这种可溶性的非晶态聚合物有较高的Tg和很高的耐热温度,Tg随聚合物的组成不同而变化(158-224℃),5%热失重温度为444-54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