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84篇
  免费   4027篇
  国内免费   2717篇
耳鼻咽喉   377篇
儿科学   886篇
妇产科学   262篇
基础医学   2534篇
口腔科学   808篇
临床医学   5671篇
内科学   3839篇
皮肤病学   427篇
神经病学   739篇
特种医学   1696篇
外科学   4046篇
综合类   11877篇
现状与发展   18篇
预防医学   4968篇
眼科学   370篇
药学   5168篇
  47篇
中国医学   4076篇
肿瘤学   1919篇
  2024年   173篇
  2023年   549篇
  2022年   1265篇
  2021年   1586篇
  2020年   1511篇
  2019年   763篇
  2018年   854篇
  2017年   1152篇
  2016年   896篇
  2015年   1524篇
  2014年   2064篇
  2013年   2645篇
  2012年   3967篇
  2011年   4103篇
  2010年   3885篇
  2009年   3447篇
  2008年   3687篇
  2007年   3457篇
  2006年   3070篇
  2005年   2376篇
  2004年   1703篇
  2003年   1292篇
  2002年   1148篇
  2001年   1041篇
  2000年   787篇
  1999年   269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7篇
  1963年   7篇
  1962年   7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目的从基因水平调查了中国华南、华北地区人群HLA-DQB1等位基因频率,并研究比较两地区人群HLA-DQB1多态性分布。方法采用深圳益生堂生物企业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HLA-DQB1低分辨率分型基因芯片检测试剂盒”,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芯片检测技术,对700名南方地区的中国人和320名北方地区的中国人进行基因分型。结果鉴定了10个HLA-DQB1等位基因,获得了一组准确、科学的统计数据。结论得到了中国华南、华北地区人群HLA-DQB1等位基因频率差异的数据,证明中国人群HLA-DQB1*02,05,0601,0602,0603的分布南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疾病相关性研究、人文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遗传学数据。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中定位及定量表达。方法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46例,其中子痫前期重度23例,子痫1例;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1例,选择同期正常妊娠妇女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两组患者胎盘PLC蛋白定位及定量表达。结果 (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PLGF蛋白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及正常妊娠组胎盘中分布范围基本一致, 主要分布在绒毛合体滋养细胞和间质细胞的胞浆,部分血管合体膜上也有PLGF阳性染色。(2)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子痫前期轻、重度胎盘绒毛PLGF蛋白表达低于正常妊娠组(0.3±0.4 vs 0.6±0.4、0.2±0.5 vs 0.6± 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胎盘中PLGF蛋白的表迭为0.5±0.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胎盘PLGF蛋白表达异常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3.
目的初步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四项血常规参数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意义。方法30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急性肝炎(AH)组、慢性肝炎(CH)组、肝炎肝硬化(LC)组和重型肝炎(SH)组,对照组由16名健康人组成。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麴仪检测所有被测试者的血常规参数,并同期对其中179例患者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其血清透明质酸(HA)和层粘蛋白(LN)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其脾脏的长径(SPL)及厚度(SPT),研究上述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CH组、LC组和SH组患者的RDW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H组、LC组的MCV显著高于对照组,MPV和PDW在各病毒性肝炎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病毒性肝炎患者的RDW与其HA、LN、SPT、SPL成显著直线正相关。结论RDW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4.
基于小波包变换的数字水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盲图像水印方法,本方法.利用小波包分解在图像和音频文件中构造信息冗余,嵌入的水印为二值图像,提取时不需原始信息和水印信息.对比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抵抗常见的水印攻击,在经过加噪、平滑、缩放和压缩等信号处理后仍能保持稳健.  相似文献   
145.
目的:研究重症肌无力(MG)患者B7:CD28/CTLA4共刺激通路相关分子表达动态变化及其与MG发病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8例MG患者和16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经PMA(佛波酯)+ionomycin(钙离子导入剂)刺激的0h,6h,24h,48h时B7-1、B7-2、CD28、CTLA4分子在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表面的表达。结果:(1)0h,MG患者B7-1、B7-2分子总体表达增加,CD4^ 、CD8^ T细胞表面B7-1、B7-2的表达未见明显增加,PMA+ionomycin刺激后B7-1、B7-2在CD4^ 、CD8^ T细胞表面也无增加;(2)0h,CD28、CTLA4的表达增强,其中CD28^ 细胞的增多主要表现在CD4^ T细胞亚群,CTLA4的表达增强主要在CD8^ T细胞,在PMA+ionomycin激活后,CD28表达明显增强,持续到48h都处于较高水平(与对照组相比P<0.01),CTLA4表达出现短暂增强,6h即达高峰,以后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增强(P>0.05)。结论:MG患者外周血中B7:CD28/CTLA4通路共刺激相关分子表达增高,持续时间延长,检测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可反映机体的免疫激活状态,B7:CD28/CTLA4通路在MG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6.
Graves病患者外周血IL-6、TNF-α水平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IL-6、TNF-α与Graves病(GD)发病之间的联系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83例GD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IL-6、TNF-α水平变化,并与,13、T4、HT3、FT4、TSH作多元相关性分析。结果:(1)GD患者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01),且两者间呈正相关(P〈0.001)。(2)IL-6、TNF-α与,13、T4、HT3、FT4均呈正相关(P〈0.001),而与TSH呈负相关(P〈0.001)。(3)经治疗后IL-6、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推测IL-6、TNF异常升高可能与GD免疫学发病机制有关,经治疗后IL-6、TNF-α水平明显下降,提示抗甲状腺药物可能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7.
儿科对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目前儿科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酶的情况。方法 本研究收集了2003年12月至2005年11月,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中分离出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59株。使用E试验法检测金属酶的耐药表型,PCR技术检测编码金属酶的IMP、VIM、SPM和GIM4种基因型。结果 本研究59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29株金属酶耐药表型结果阳性,占49.2%。39株金属酶基因型阳性,占66.1%,其中扩增出IMP型阳性35株,占89.7%,VIM型阳性4株,占10.3%。未检测出SPM和GIM型金属酶。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产金属酶不敏感率高于非产金属酶菌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产金属酶菌株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的MIC90均达到256μg/ml,MIC90均大于256μg/ml,高于非产金属酶菌株。结论 从本研究分离的菌株显示儿科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酶率高于成人报道,产金属酶是儿科分离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重要耐药机制。且以产IMP型金属酶为主,少部分产VIM型金属酶。产金属酶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比非产金属酶菌株更严重,尤其对哌拉西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性高。E试验法易用于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酶的初步筛选,但不能单独作为检测铜绿假单胞菌产生金属酶的确证性试验。  相似文献   
148.
抗人CD25分子单链抗体基因的构建、表达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和表达抗人CD25分子单链抗体(scFv)蛋白,并测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用RT-PCR方法从能分泌特异性抗CD25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中分离纯化抗体VH和VL基因。用重叠延伸PCR方法将VH和VL拼接在一起,构建抗CD25分子scFv的基因。将scFv基因克隆至pMD18T,用限制性内切酶切以及测序鉴定。将scFv基因连接到pBAD/gⅢA表达载体,转化Top10表达菌。阳性克隆用左旋阿拉伯糖诱导4 h,SDS-PAGE电泳检测蛋白纯度,竞争抑制ELISA实验检测其活性。结果:scFv基因长度约为700 bp。通过DNA序列测定和分析,构建出VL-(GGGGS)3-VH(但其中349位G突变为A,使Linker其中一位Gly→Ser)。其VH隶属于小鼠Ig重链可变区Ⅲ(C)亚类,全长351 bp,可编码117个氨基酸;其VL隶属于小鼠Igκ轻链可变区Ⅳ亚类,全长318 bp,可编码106个氨基酸。TOP10中表达的scFv抗体加上同时融合表达的两个标签6×His和C-mycMr约为31 000,结果符合scFv的Mr。竞争抑制细胞ELISA实验显示表达的scFv具有活性。结论:此scFv基因的表达产物具有一定的特异结合活性。为抗CD25 scFv的临床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9.
CD3A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分析抗CD3分子的单克隆抗体 (mAb)yCD3的免疫学特性和生物学活性, 观察其激活的免疫活性细胞CD3AK体外及动物体内的抑瘤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yCD3的特异性, 以及CD3AK细胞的免疫表型和产生细胞因子的情况。用 3H -TdR法测定yCD3对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 乳酸脱氢酶法 (LDH)测定CD3AK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活性。建立荷瘤小鼠模型, 观察静脉注射CD3AK细胞后肿瘤生长的情况、转移灶数量和小鼠存活天数。结果: yCD3与T细胞呈特异性反应, 5μgyCD3可竞争抑制 70%的标准抗CD3抗体与细胞表面CD3分子的结合。yCD3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有效浓度为 8μg/L, 并与IL- 2、抗CD28抗体有协同作用。活化的CD3AK细胞中CD3 、CD8 和CD25 细胞增多; 产生IL- 2和IFN γ的CD3 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在抗CD28抗体协同刺激下分别增加 3. 29和 2. 47倍。当效靶细胞比为 80∶1时, CD3AK细胞对体外肿瘤细胞杀伤的百分率为 57. 54%。分组观察荷瘤动物, CD3AK细胞治疗组的抑瘤率为 33. 17%, 对小鼠肿瘤肺转移的抑制率为39. 70%, 与LAK细胞联合治疗的疗效更显著。结论: yCD3可活化T细胞, 诱导的CD3AK细胞在体外及动物体内显示抑制肿瘤的作用, 在临床抗肿瘤过继性免疫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0.
目的 分析中药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DKD)随机对照试验中结局指标的使用情况和其他试验设计要素,为中药治疗DKD临床试验的设计及核心指标集的构建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等7个医学数据库及2个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linicaltrials.gov、chinadrugtrials.org.cn)近5年收录的中药治疗DKD随机对照试验,运用Cochrance手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对结局指标及其他试验设计要素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共纳入97项随机对照试验(RCTs),包含5项试验注册方案,研究发现,97项研究总体偏倚风险较高;DKD Ⅲ期(36项,41.38%)和气阴两虚兼血瘀证(16次,26.23%)为应用最多的DKD分期及中医证型;92项RCTs的疗程最多96周,最少2周,其中52项(56.52%)研究疗程为12周;92项RCTs及5项注册试验共采用152种结局指标,使用1 040次,共分为8大类,实验室检查(血液)、实验室检查(尿液)、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量表、生命体征、其他指标及其他事件,应用频率较高的依次是血肌酐(68次,70.10%)、临床有效率(55次,56.70%)、空腹血糖(51次,52.58%)、尿素氮(48次,49.48%)、总胆固醇(47次,48.45%)、24 h尿蛋白定量(43次,44.33%)等;56项RCTs及2项注册试验共采用安全性指标53种,频数227次,使用频率较高的依次是,不良反应(49次,84.48%)、肝功能(28次,48.28%)、血常规(24次,41.38%)、心电图(17次,29.31%)、尿常规(14次,24.14%);10项RCTs及5项注册试验报告了主要结局指标;54项RCTs报告了临床有效率指标。结论 目前中药治疗DKD的RCTs结局指标设计尚不规范,未来应积极构建突显出中医药特色的核心结局指标集,提升临床研究的质量,提高试验结果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