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648篇
  免费   25064篇
  国内免费   15122篇
耳鼻咽喉   2368篇
儿科学   4073篇
妇产科学   2068篇
基础医学   19133篇
口腔科学   4577篇
临床医学   33410篇
内科学   25377篇
皮肤病学   2748篇
神经病学   6827篇
特种医学   84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4篇
外科学   20549篇
综合类   63240篇
现状与发展   62篇
一般理论   8篇
预防医学   26669篇
眼科学   4731篇
药学   30872篇
  382篇
中国医学   22278篇
肿瘤学   12990篇
  2024年   789篇
  2023年   3222篇
  2022年   7850篇
  2021年   10851篇
  2020年   9197篇
  2019年   5945篇
  2018年   6202篇
  2017年   7776篇
  2016年   6018篇
  2015年   10788篇
  2014年   13779篇
  2013年   15706篇
  2012年   22865篇
  2011年   23982篇
  2010年   20418篇
  2009年   17729篇
  2008年   18544篇
  2007年   17952篇
  2006年   16091篇
  2005年   13352篇
  2004年   9163篇
  2003年   7743篇
  2002年   6143篇
  2001年   5105篇
  2000年   4018篇
  1999年   2360篇
  1998年   1106篇
  1997年   1105篇
  1996年   862篇
  1995年   732篇
  1994年   697篇
  1993年   426篇
  1992年   369篇
  1991年   350篇
  1990年   295篇
  1989年   236篇
  1988年   223篇
  1987年   212篇
  1986年   140篇
  1985年   108篇
  1984年   63篇
  1983年   55篇
  1982年   29篇
  1979年   15篇
  1965年   22篇
  1962年   19篇
  1959年   13篇
  1958年   26篇
  1957年   30篇
  1956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联合规范化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6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肠外营养(TPN)支持治疗,观察组采用谷氨酰胺联合规范化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第9 d后两组APACHEⅡ评分、TBIL、ALT、AST、BUN、Scr以及Hs-CRP、TNF-α、IL-1β、IL-6、IL-8水平均显著降低,IL-10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死亡率及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谷氨酰胺联合规范化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有助于改善SAP患者的氨基酸代谢情况,缓解负氮平衡,改善全身炎症状况,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感染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72.
刘冰  王红梅  余雨滋  黄浙学  潘永良 《全科护理》2021,19(19):2612-2615
总结广泛性焦虑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心理治疗方法,分析不同心理治疗的疗效及研究进展,为今后多角度、整合式运用各种心理疗法治疗GAD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3.
Four new diarylheptanoids, (1S, 3R, 5R, 6R)-1, 5-epoxy-3, 6 dihydroxy-1-(4-hydroxy-3, 5-dimethoxyphenyl)-7-(4-hydroxy-3-methoxyphenyl) heptane (1), (1R, 3R, 5S)-1, 5-epoxy-3-acetoxy-1-(4, 5-dihydroxy-3-methoxyphenyl)-7-(3, 4- hydroxyphenyl) heptane (2), (3R, 5S, 6R, 7S)-3, 6-epoxy-7-hydroxyl-1-(4-hydroxyphenyl)-7-(3-methoxy-4-hydroxyphenyl) heptane (3), (E)-3-keto-1-(3-methoxy-4-hydroxyphenyl)-7-(4, 5-dihydroxy-3-methoxyphenyl)-4- heptene (4), were isolated from Rhizoma Zingiberis,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based on HR-ESI-MS and extensive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 (UV, IR, 1D-NMR and 2D-NMR). Compounds 14 exhibited no cytotoxicity against HepG2 cell lines.

  相似文献   

74.
75.
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 mediated immune escape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ancer. The gene polymorphism of PD-L1, in particular rs4143815 C?>?G,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the cancer risks, but with conflicting results. Therefore, this meta-analysis was aimed to asses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rs4143815 C?>?G and cancer susceptibility.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search was performed to select the studies and the pooled odds ratio (OR) with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strength of association. Eleven eligible studies containing 3711 cases and 3704 controls were enrolled in the meta-analysis.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re is a strong association between rs4143815 C?>?G and the cancer risks (G vs. C: OR?=?1.386, 95% CI: 1.132–1.696, p?=?0.002; GG vs. CG?+?CC: OR?=?1.843 95% CI: 1.300–2.613, p?=?0.002; GG?+?CG vs. CC: OR?=?1.280, 95% CI: 1.040–1.576, p?=?0.020). Subgroup analysis based on cancer type suggested that PD-L1 rs4143815 C?>?G might increase the susceptibility to gastric cancer (G vs. C: OR?=?1.842, 95% CI: 1.403–2.418, p?<?0.001) and bladder cancer (G vs. C: OR?=?2.015, 95% CI: 1.556–2.608, p?<?0.001), and genotype GG carriers of PD-L1 rs4143815 C?>?G might have higher risks of HCC (GG vs. CG?+?CC: OR?=?2.226 95% CI: 1.562–3.172, p?<?0.001). PD-L1 rs4143815 C?>?G might confer an increased cancer risk, indicating this SNP may contribute to the pathogenesis of cancer and might be used as a potential biomarker to predict the susceptibility to cancer.  相似文献   
76.
77.
78.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石菖蒲抗癫痫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及分析平台检索石菖蒲有效成分及主要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收集癫痫疾病的相关潜在作用靶点,运用Cytoscape.3.7.1和 String绘制石菖蒲-癫痫靶点互作关系图,运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 Vina 1.1.2软件对石菖蒲主要有效成分与癫痫相关靶标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通过构建戊四唑诱导的癫痫模型初步评价石菖蒲提取物及潜在有效成分的抗癫痫作用。结果 由 TCMSP 筛选得到4个有效成分及76个主要靶点。癫痫疾病以“Score”大于1.5分进行筛选得到3685个靶标。GO富集分析得到BP条目10个,细胞CC条目9个,MF条目10个(P<0.01),主要涉及核受体活性、离子通道活性、激素结合、神经递质受体活性、蛋白激酶活性、钙调蛋白结合等。KEGG 富集得到14条通路,主要涉及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Ca2+信号通路、逆行内源性大麻素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桉脂素、山奈酚和8-异戊烯基山奈酚与癫痫关键靶标GABRA2、PPARG等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石菖蒲水提取物及主要潜在有效成分桉脂素和山奈酚在PTZ致小鼠癫痫模型上显示出较好的抗癫痫活性。结论 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验证了石菖蒲提取物和潜在有效成分的抗癫痫活性,并且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了其抗癫痫作用机制,发现石菖蒲可通过多个成分如桉脂素、山奈酚、8-异戊烯基山奈酚,多靶点如GABAA、PPARG等,多条通路如雌激素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对机体产生协调效应从而抑制癫痫的发作。该研究提示石菖蒲治疗癫痫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特点,为石菖蒲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9.
80.
目的 了解医学生学习《健康教育》课程的满意度、需求度现状及差异,为《健康教育》课程优化提供参考。方法 以某医科大学在校临床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医学生对课程内容的需求度和满意度及二者差异。课程内容包括服药依从性、戒烟干预、合理膳食、心理压力管理、中医康复技术、慢性传染病健康教育、急性传染病健康教育、移动健康技术教育、运动康复指导及健康促进理论。采用频数和构成比指标进行统计描述,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健康教育课程学习情况与专业/ 学制之间、相关课程内容学习的需求度与学制的差异,相关课程内容学习需求度与满意度的关联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 <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戒烟干预、合理膳食、心理压力管理、中医康复技术、慢性传染病健康教育、急性传染病健康教育、移动健康技术教育及健康促进理论八项的学习需求度在长学制医学生与五年制医学生中的总体分布位置不同(U = 2.4、2.2、2.5、2.3、2.4、2.4、2.3、2.0,P 均< 0.05);服药依从性、戒烟干预、合理膳食、心理压力管理、慢性传染病健康教育、急性传染病健康教育、移动健康技术教育及运动康复指导八项的满意度与需求度之间的总体位置分布不同(U = 6.2、5.2、7.2、9.2、5.9、6.1、2.1、3.2,P 均< 0.05);不同学制的医学生对于慢性病人、老年人、孕产妇、传染病人、高危人群和职业暴露人群的健康教育重点关注人群侧重有所不同,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8.9、14.2、9.9、6.9、23.9、17.8,P 均< 0.05);在教学方式上,不同学制的医学生对于教师课堂讲授和小组讨论的偏好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9.5,P 均< 0.05)。结论 当前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结构未能完全满足不同学制、年级医学生的学习需求,需要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开设时间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