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736篇 |
免费 | 2336篇 |
国内免费 | 122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76篇 |
儿科学 | 335篇 |
妇产科学 | 101篇 |
基础医学 | 1421篇 |
口腔科学 | 427篇 |
临床医学 | 2607篇 |
内科学 | 2032篇 |
皮肤病学 | 181篇 |
神经病学 | 345篇 |
特种医学 | 958篇 |
外科学 | 1832篇 |
综合类 | 6056篇 |
现状与发展 | 11篇 |
预防医学 | 2680篇 |
眼科学 | 190篇 |
药学 | 2494篇 |
18篇 | |
中国医学 | 2382篇 |
肿瘤学 | 94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篇 |
2024年 | 312篇 |
2023年 | 339篇 |
2022年 | 710篇 |
2021年 | 840篇 |
2020年 | 777篇 |
2019年 | 467篇 |
2018年 | 487篇 |
2017年 | 667篇 |
2016年 | 514篇 |
2015年 | 846篇 |
2014年 | 1052篇 |
2013年 | 1378篇 |
2012年 | 2106篇 |
2011年 | 2233篇 |
2010年 | 2002篇 |
2009年 | 1748篇 |
2008年 | 1742篇 |
2007年 | 1543篇 |
2006年 | 1469篇 |
2005年 | 1147篇 |
2004年 | 790篇 |
2003年 | 650篇 |
2002年 | 471篇 |
2001年 | 429篇 |
2000年 | 319篇 |
1999年 | 117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研究花色素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花色素抗肿瘤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K562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不同浓度K562组及阳性对照组进行体外培养,通过镜下观察花色素对K562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通过绘制K562细胞生长曲线、噻唑蓝(MTT)比色法、瑞氏染色观察花色素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细胞加药处理后,镜下观察加药组细胞分散,胞体减小,死亡细胞明显增多;瑞氏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加药组细胞形态明显改变,胞体大小不一,胞质浓染,核浆比例减小,趋于分化成熟,可见中晚幼细胞;MTT结果证实,随着花色素浓度从25μg/m L增加到200μg/m L,细胞生长抑制率逐渐增加,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花色素能够抑制K562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主要病原学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 对124例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原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测阳性标本178份,其中分离出革兰阴性(G-)杆菌142株,革兰阳性(G+)球菌15株,真菌21株。G-杆菌中最常见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鲍曼不动杆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G+球菌中最常见的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等。真菌中最常见的依次为:白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等。铜绿假单胞菌仅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和多黏菌素E耐药率<30%。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普遍>40%,耐药率<45%有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妥布霉素和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等。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20%有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均>7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对常用抗真菌药物表现为较高敏感性。结论: ICU 医院感染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细菌耐药普遍,密切监测ICU医院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抗感染治疗效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评估2 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6 种骨标志物(骨钙蛋白、骨桥蛋白、骨粘连蛋白、骨
保护素、碱性磷酸酶和骨硬化蛋白)水平是否与心血管疾病(CVD)风险相关。方法 选取2015 年9 月—
2018 年12 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T2DM 患者200 例,其中100 例在2 年的随访过程中出现了
CVD。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CVD 分为CVD 组和无CVD 组,每组100 例。用多重试剂盒法测量血清中
6 种骨标志物,使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评估骨标志物与CVD 风险的关系。结果 CVD 组年龄、糖尿病
病程、骨钙蛋白、骨桥蛋白、骨粘连蛋白、骨保护素、碱性磷酸酶、骨硬化蛋白水平较无CVD 组高(P <0.05)。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血浆浓度的骨桥蛋白水平[Ol ^
R=5.112(95% CI :1.032,22.423),
P =0.000] 是T2DM 患者发生CVD 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骨桥蛋白是T2DM 患者CVD 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而其他5 种骨标志物和CVD 风险无关。 相似文献
74.
胆胰管多点位引流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同期置入多点位支架以姑息性解除胆胰管良恶性梗阻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采用ERCP了解胆、胰管狭窄或梗阻的精确部位、范围、程度,并确定置入多点位支架。术后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淀粉酶变化、黄疸消退情况、支架通畅时间及平均生存期。结果:75例病人中恶性梗阻病人多点位支架的平均通畅期为7个月,平均生存期10个月。全组未发生与操作有关的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结论:在必要条件下,多点位支架引流对解除胆胰管良恶性梗阻比单根支架有更好的疗效、更少的术后胆管炎的发生率及黄疸消退时间。病人的支架通畅期及生存期均有所延长。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 探讨老年人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方法 对26例60-81岁老年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开槽式减压,24例取自体髂骨移植,并行带锁钢板内固定,2例用Cage内充填减压椎体之松质骨植入。结果 23例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4.6个月,植骨融合率为100%,术后椎间高度及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临床疗效优良率73%。结论 老年患者由于全身多器官功能退化,颈部骨质退变,临床表现复杂,多节段发病,诊断及治疗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只要选择适当,高龄并非手术禁忌症。 相似文献
77.
金属硫蛋白和肿瘤增殖抗原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金属硫蛋白 (MT)和肿瘤增殖抗原 (Ki 67)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 5 9例肾癌患者组织标本及 19例正常肾组织标本中MT及Ki 67蛋白表达 ,流式细胞术检测DNA含量及S期比例。 结果 MT在肾癌及正常肾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2 .5 %和 78.9% (P <0 .0 5 ) ;G1表达率高于G2 、G3(P <0 .0 1) ,Ⅰ、Ⅱ期高于Ⅲ、Ⅳ期 (P <0 .0 5 ) ,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不同直径肿瘤之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MT( )及MT( - )患者术后 5年生存率分别为 5 8.1%和 2 8.6% (P <0 .0 5 )。肾癌组织Ki 67指数高于正常肾组织 (P <0 .0 1) ,且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相关 ;Ki 67指数较高者 ,MT表达率较低 ,MT表达率及Ki 67指数分别与S期比例显著相关。 结论 MT及Ki 67蛋白可能参与肾癌的发生、进展及转移过程 ,可作为肾癌细胞增殖及预后估计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8.
79.
目的探讨胆源性内毒素血症(BE)大鼠肝部分切除(PH)后枯否细胞(KCs)核因子-κB(NF-κB))激活对肝细胞再生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4组(每组72只)N-PH组(正常大鼠70%PH组);BE-PH组(BE大鼠70%PH组);BE-PH 白细胞介素(IL)-10治疗组;BE-PH治疗对照组.检测70%PH后0、1、6、24、48、72h KCs NF-κB 激活、KC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IL-1βmRNA和IL-6 mRNA表达以及肝细胞溴脱氧核苷尿嘧啶(BrdU)标记.结果 BE-PH组KCs NF-κB活性高于N-PH组(P<0.001),KCs TNFαmRNA、IL-1βmRNA及IL-6 mRNA表达亦明显高于N-PH组,而肝细胞BrdU高峰标记指数(38.82±9.79)低于N-PH组(64.37±13.69)(P<0.01);BE-PHIL-10组KCs NF-κB 活性低于BE-PH组(P<0.01),KCs TNFα、IL-1β及IL-6 mRNA表达减少,而肝细胞BrdU高峰标记指数高于BE-PH组(P<0.05).结论 BE-PH后KCs NF-κB 高水平激活导致KCs TNFαmRNA、IL-1βmRNA及IL-6 mRNA表达增高,从而抑制肝细胞再生,适当调控KCs NF-κB 活性能促进BE-PH后肝细胞再生. 相似文献
80.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myocardial protective effect of dexmedetomidine during non-cardiac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s Eighty ASAⅡor Ⅲ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t disease (NYHA Ⅱ or Ⅲ)aged 43-76 yr weighing 52-80 kg scheduled for elective upper abdominal surge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n=40 each):control group(group C)and dexmedetomidine group(group D).Anesthesia was induced with etomidate 0.25 mg/kg,sufentanil 0.5 μg/kg and vecuronium 0.1 mg/kg.The patients were tracheal intubated and mechanically ventilated.A loading dose of dexmedetomidine 1μg/kg was injected intravenously 10 min before induction followed by infusion at 0.4 μg·kg-1·h-1 until the end of operation in group D.While equal volume of normal saline was given in group C.BIS was maintained at 40-49.Blood samples were taken before induction and at the end of operation for determination of serum concenlrations of IL-6,TNF-α,cardiac troponin Ⅰ(cTnI)and glycogen phosphorylase BB(GP-BB).The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were recorded during operation.Results The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IL-6,TNF-α,cTnI and GP-BB and incidences of tachycardia and myocardial ischemi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while the incidences of bradycardia highcr in group D than in group C (P<0.05).Conclusion Dexmedetomidine Can exert the myocardial protective effect during non-cardiac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the mechanism may be related to the inhibition of the release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