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944篇 |
免费 | 4000篇 |
国内免费 | 211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73篇 |
儿科学 | 797篇 |
妇产科学 | 190篇 |
基础医学 | 2427篇 |
口腔科学 | 746篇 |
临床医学 | 4174篇 |
内科学 | 3184篇 |
皮肤病学 | 285篇 |
神经病学 | 902篇 |
特种医学 | 149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3212篇 |
综合类 | 10660篇 |
现状与发展 | 5篇 |
预防医学 | 4348篇 |
眼科学 | 499篇 |
药学 | 4293篇 |
59篇 | |
中国医学 | 3794篇 |
肿瘤学 | 151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600篇 |
2023年 | 593篇 |
2022年 | 1416篇 |
2021年 | 1681篇 |
2020年 | 1462篇 |
2019年 | 780篇 |
2018年 | 751篇 |
2017年 | 1067篇 |
2016年 | 817篇 |
2015年 | 1443篇 |
2014年 | 1842篇 |
2013年 | 2287篇 |
2012年 | 3315篇 |
2011年 | 3366篇 |
2010年 | 3104篇 |
2009年 | 2844篇 |
2008年 | 2963篇 |
2007年 | 2707篇 |
2006年 | 2441篇 |
2005年 | 1950篇 |
2004年 | 1397篇 |
2003年 | 1176篇 |
2002年 | 875篇 |
2001年 | 761篇 |
2000年 | 636篇 |
1999年 | 255篇 |
1998年 | 76篇 |
1997年 | 67篇 |
1996年 | 73篇 |
1995年 | 74篇 |
1994年 | 45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55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1950年 | 2篇 |
194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研究食管癌细胞株TE-1的微小核糖核酸(miRNAs)表达谱,为食管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常规方法培养食管癌细胞TE-1和正常细胞HET-1A,提取其总RNA,经Cy3荧光标记后进行片段化、芯片杂交,应用扫描仪扫描芯片荧光信号图像,用软件对扫描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miRNA;挑选芯片检测中上调和下调最明显的miRNA各5条,应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予以验证。结果 筛选出差异表达的miRNA 676条,其中113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包括76条上调表达和37条下调表达;挑选差异显著且信号强度较高的10条miRNA进行荧光定量RT-PCR检测,其结果与芯片检测一致。结论 采用基因芯片方法筛选到食管癌细胞株TE-1与正常细胞株HET-1A差异表达的miRNAs,为进一步寻找新的食管癌分子标志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分析宁波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探讨其空间聚集特征。方法 综合流行病学方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以区县级为单位对宁波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宁波市共报告新发手足口病63 21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73.72/10万;发病以男性居多,男女占比达1.57:1;年龄分布以低龄儿童为主,5岁以下占90.35%,3岁以下占60.28%;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63.39%),其次是幼托儿童(34.44%)和学生(2.16%);发病率地区分布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宁波市南部的宁海县与象山县为手足口病高发病率聚集地区。结论 宁波市手足口病持续高发,发病率高于浙江省平均发病率;宁波市南部的宁海县和象山县是主要发病聚集区域。 相似文献
63.
目的 了解四川成都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人博卡病毒(HBoV)的感染情况,分析其流行特征。方法 采集2009年10月-2013年10月年成都市某妇女儿童医院因呼吸道感染而住院的患儿鼻咽抽提物,提取核酸,用巢式PCR方法检测人博卡病毒;同时对流感病毒等其他7种呼吸道病毒进行检测,了解混合感染情况;用统计学软件对检测结果及病例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在1842份标本中,HBoV检出率为6.84%(126/1842),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混合感染率为58.73%(74/126);患儿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1~2岁检出率最高,为7.83%(108/1379);HBoV感染未见明显的季节性分布特点。结论 HBoV为成都地区儿童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主要病原之一,>2岁儿童检出率最高,且与其他病毒有较高的混合感染率。 相似文献
64.
2005年与2007年手足口病325例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枣庄地区2005年与2007年手足口病发生情况及临床规律.方法 统计调查2005年与2007年325例手足口病资料,并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 2005年与2007年手足口病两次流行除性别分布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在病原、发病年龄、流行时间、地区分布、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治疗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枣庄地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原为EV71的2007年较病原为CoxA16的2005年发病年龄小、流行时间长、散居儿童多、临床表现及并发症重、实验室检查异常多,治疗较困难. 相似文献
65.
周期性呕吐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相对公认的包括偏头痛相关因素、线粒体酶病、内分泌激素异常、胃肠动力障碍、自主神经功能不良、食物过敏和遗传相关性等.了解这些机制将有助于选择治疗对策.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观察前臂皮瓣联合钛网和颊脂垫修复上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例上颌牙龈癌和1例腭部腺样囊性癌分别行上颌骨次全切除或全切除术,遗留的缺损用4 cm×5 cm~5 cm×7 cm大小的前臂皮瓣联合钛网和颊脂垫修复。其中钛网用于恢复上颌骨前外侧面、牙槽突和腭部形态,前臂皮瓣用于修复腭部口腔面黏膜缺损,颊脂垫用于修复腭部鼻腔面黏膜缺损。术后通过临床检查及CT和鼻内窥镜检查评价其效果。结果随访1~3年,肿瘤无复发,移植皮瓣全部成活,面部外形及牙槽突和腭部形态恢复良好,鼻腔面钛网被软组织覆盖,佩戴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缺牙后,语言和进食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前臂皮瓣联合钛网和颊脂垫修复上颌骨缺损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8.
目的 现场评价五大症候群归类监测的科学价值与症候群监测技术的应用效果,构建科学、实用的传染病疫情监测新平台。方法 在广西南宁市、合浦县、贵港市、桂平市、灵川县以及伤寒、副伤寒流行区,建立细菌性传染病五大症候群监测网络,用统一的方法和标准对符合监测定义的2 964例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采集血液与粪便等标本,进行常规检查及细菌分离培养,评价症候群监测技术在临床诊断、预防措施、控制效果等方面的作用。结果 共监测五大类症候群临床病例2 964例,其中,发热呼吸道症候群905例,主要病原菌有肺炎克雷伯菌,占该症候群阳性菌总数的23.93%(39/163),肺炎链球菌占22.70%(37/163),铜绿假单胞菌占11.66%(19/163),流感嗜血杆菌占11.04%(18/163);腹泻病症候群939例,沙门菌感染最常见,占81.05%(77/95);发热伴出疹症候群319例,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感染最常见,占88.37%(38/43);脑炎脑膜炎症候群690例,新型隐球菌感染最常见,占39.22%(20/51);发热伴出血症候群111例;2 964例病例中检出病原的320例(共352株),总阳性率为10.80%;通过监测系统发现1起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以及广西少见传染病如B群流脑、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及空肠弯曲菌肠炎等。结论 症候群监测是科学、敏感、实用的疾病监测技术,其应用有利于系统提高疾病的管理能力、监测能力及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分析儿童与成人特应性疾病的过敏原阳性率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对2011年5—11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过敏反应科就诊的855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儿童与成人特应性疾病患者过敏原阳性率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与成人特应性疾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过敏原牛奶、鱼和蟹在儿童和成人特应性疾病患者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儿童特应性疾病影响因素为生活地区(OR=0.398,95%CI=0.163~0.974)和生冷食物食用频率≥4次/周(OR=2.755,95%CI=1.184~6.410);成年女性特应性疾病的影响因素为生活地区(OR=0.393,95%CI=0.220~0.702)、油炸食物食用频率为2~3次/周(OR=2.172,95%CI=1.266~3.726)及≥4次/周(OR=2.217,95%CI=1.038~4.735)。结论 儿童与成人患者间存在差异的过敏原为牛奶、鱼和蟹;与城市地区相比,农村地区儿童及成年女性不易患有特应性疾病;儿童每周摄入生冷食物≥4次易发生特应性疾病,成年女性每周摄入油炸食物≥2次易发生特应性疾病。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