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47篇
  免费   5867篇
  国内免费   3552篇
耳鼻咽喉   520篇
儿科学   893篇
妇产科学   677篇
基础医学   4121篇
口腔科学   1082篇
临床医学   7500篇
内科学   6418篇
皮肤病学   630篇
神经病学   1694篇
特种医学   23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4663篇
综合类   15124篇
现状与发展   22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6211篇
眼科学   886篇
药学   7531篇
  60篇
中国医学   5544篇
肿瘤学   2972篇
  2024年   195篇
  2023年   800篇
  2022年   1873篇
  2021年   2433篇
  2020年   2045篇
  2019年   1241篇
  2018年   1369篇
  2017年   1679篇
  2016年   1417篇
  2015年   2382篇
  2014年   3069篇
  2013年   3644篇
  2012年   5313篇
  2011年   5439篇
  2010年   4700篇
  2009年   4157篇
  2008年   4621篇
  2007年   4310篇
  2006年   3904篇
  2005年   3249篇
  2004年   2456篇
  2003年   2029篇
  2002年   1609篇
  2001年   1417篇
  2000年   1106篇
  1999年   590篇
  1998年   237篇
  1997年   241篇
  1996年   187篇
  1995年   177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5篇
  1965年   15篇
  1964年   17篇
  1963年   14篇
  1962年   10篇
  1959年   12篇
  1958年   14篇
  1957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介绍改良直线缝合法修复双侧唇裂的方法和体会。方法在VeauⅢ术式的基础上,于双侧唇裂的两侧唇部设计A、B皮肤黏膜瓣,衬垫于前唇部的内侧,以增加创面的接触面积并加厚前唇部;在前唇部上方内侧设计C黏膜瓣加深唇龈沟,并将两侧唇肌肉分离固定于鼻前嵴、鼻翼基底及前唇,以达到唇肌的功能性修复。结果本组12例患者,术后上唇及唇红较丰满,动态畸形不明显,效果满意。结论采用改良直线缝合法修复双侧唇裂,能增加切口抗张力和改善术后上唇形态,减轻术后动态畸形及上唇塌陷。同时,此法还能保留较多的上唇组织,有利于唇裂Ⅱ期畸形的修复。  相似文献   
82.
神经病学临床见习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多方面介绍了神经病学临床见习的教学方法,认为临床见习的重点是理论联系实际及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医学生向医生的转变。  相似文献   
83.
二次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讨论二次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适应证.方法 对82例行二次注射胶原酶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随访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82例患者随访3~12个月,疗效优51例,良13例,可8例,差10例,总优良率为78%,有效率为88%,本组患者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二次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过敏反应预防措施,二次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IL-15)对体外培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CD34^ 细胞增殖作用。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磁珠分离系统提取MDS患者CD34^ 细胞,以加IL-15组为实验组,不加IL-15组为对照组,进行液体和甲基纤维素半固体集落培养,计算培养后细胞数和CFU—E、BFU—E、CFU—GM、CFU—GEMM等集落数,并用MTT比色法检测IL-15对MDS患者CD34^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培养细胞周期的变异情况。结果:11例MDS对象平均CD34^ 细胞比例、回收率、纯度和富集倍数均达要求,MTT比色法检测IL-15对CD34^ 细胞的增殖作用呈最佳浓度效应,最佳浓度为20μg/L,细胞增殖抑制最低峰值时间为8d。用0μg/L IL-15(对照组)和20μg/L IL-15(实验组)作用MDS CD34^ 细胞,计数显示培养细胞最大增殖倍数和集落形成比率实验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IL-15作用后各细胞周期G1、S、G2期比例有明显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L-15对MDS CD34^ 细胞有促增殖效应,与其它造血生长因子具有协同作用,对MDS治疗可能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5.
程鹏 《西南国防医药》2007,17(6):739-740
目的:探讨多节段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多节段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21例,均行单开门颈椎管扩大减压成形术。采用JOA、Frankel分级及影像学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平均随访2年1个月,JOA评分术后改善率为37.81%,Frankel分级A→B 1例,B→C 7例,C→C 1例,C→D 10例,D→D 2例,D→E 4例。影像学检查提示颈椎生理曲度正常,未发现有再关门及不稳定现象。结论:单开门棘突重建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由于重建了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对于改善和维持颈椎的生理屈度、稳定性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25例B超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增厚患者(增厚组)和2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ApoE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IMT增厚组ε3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ε4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升高(P<0.01)。IMT增厚组的ε3/ε4基因型频率显著要高于对照组。对以上两组再按ApoE基因型分别分为3组:ApoE2(ε2/2 ε2/3),ApoE3(ε3/3)和ApoE4(ε3/4 ε4/4)。结果显示颈动脉IMT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显著,ApoE4组显著增加,颈动脉多发斑块率在此组也显著增加。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相关性,ε4基因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87.
骨科研究涵盖的范围相当广泛,只要是跟骨骼肌肉系统相关的研究都与骨科临床有直接关系。若以研究类型和使用工具来区分,骨科研究基本上包括人体或体内实验、体外实验、计算器模拟工具及临床随访资料等研究类型(图1),各类型又分为各个主题及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88.
自可吸收钉发明并应用于临床以来.因该钉能在体内降解、吸收,免除了二次手术拆钉的痛苦,受到病人的普遍接受。本院自2003年6月以来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骨折18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9.
目的评价珊瑚人工骨的遗传毒性。方法采用Ames试验;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不同浓度的浸提液加与不加S9mix条件下Ames试验;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以及微核试验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果为阴性。结论在本试验系统条件下,可吸收性珊瑚人工骨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90.
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肺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①目的 探讨氨溴索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大鼠模型肺内表达与分布的影响以及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②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分为 3组 :健康对照组 (n =8) ,COPD模型组 (n =1 2 ) ,氨溴索干预组 (n =1 2 )。采用熏吸香烟并气管内注入脂多糖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 ,氨溴索干预组于COPD模型开始建立时腹腔注射氨溴索溶液 4 0mg/ (kg·d) ,连续 4 0d。观察各组气道炎症的病理特点、超微结构特点、血气指标、肺泡平均内衬间隔、平均肺泡数。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TNF α基因表达的相对含量。③结果 所建COPD模型的病理以及病理生理学改变符合人类COPD的特点。氨溴索干预组肺泡平均内衬间隔、平均肺泡数、TNF α表达强度与健康对照组、COPD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F =3.2 4~ 1 1 .1 1 ,q =4 .74~ 36 .2 2 ,P <0 .0 1 ) ;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差异亦有显著性 (F =3.30、8.79,q =3.5 0~ 8.6 9,P <0 .0 5 )。 ④结论 长期应用氨溴索对COPD大鼠模型气道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