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571篇 |
免费 | 2124篇 |
国内免费 | 132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26篇 |
儿科学 | 389篇 |
妇产科学 | 82篇 |
基础医学 | 1285篇 |
口腔科学 | 377篇 |
临床医学 | 2360篇 |
内科学 | 1724篇 |
皮肤病学 | 225篇 |
神经病学 | 495篇 |
特种医学 | 905篇 |
外科学 | 1694篇 |
综合类 | 5910篇 |
现状与发展 | 8篇 |
预防医学 | 2425篇 |
眼科学 | 226篇 |
药学 | 2528篇 |
38篇 | |
中国医学 | 2106篇 |
肿瘤学 | 91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339篇 |
2023年 | 369篇 |
2022年 | 720篇 |
2021年 | 862篇 |
2020年 | 763篇 |
2019年 | 427篇 |
2018年 | 408篇 |
2017年 | 507篇 |
2016年 | 446篇 |
2015年 | 721篇 |
2014年 | 904篇 |
2013年 | 1261篇 |
2012年 | 1923篇 |
2011年 | 1958篇 |
2010年 | 1875篇 |
2009年 | 1586篇 |
2008年 | 1664篇 |
2007年 | 1579篇 |
2006年 | 1441篇 |
2005年 | 1081篇 |
2004年 | 763篇 |
2003年 | 654篇 |
2002年 | 443篇 |
2001年 | 486篇 |
2000年 | 385篇 |
1999年 | 127篇 |
1998年 | 50篇 |
1997年 | 44篇 |
1996年 | 30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4篇 |
1980年 | 4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3篇 |
1975年 | 5篇 |
193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外排泵Mex AB-oprM和外膜蛋白OprD2表达水平及其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测序法分别检测1~4组铜绿假单胞菌的金属β-内酰胺酶;RT-PCR检测1、2、4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Mex AB-oprM和孔蛋白OprD2的表达水平。结果含亚胺培南耐药和美罗培南耐药组均有≥42.9%检出亚胺培南(IMP)、VIM金属酶基因型;OprD2显著低于表达在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同时耐药组(87.5%),高于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同时敏感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ex AB-oprM在各组中分别有60.0%、57.1%、37.5%的高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膜的低通透性、金属β-内酰胺酶的水解和主动外排泵过度表达,三者相互协同作用是该地区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52.
急性胰腺炎猝死尸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塞舌尔人急性胰腺炎猝死的原因及特点。方法 收集32例急性胰腺炎猝死病例的尸检资料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32例中,男27例,女5例。23例胰腺质量轻度增加,切面可见散在的出血坏死灶;9例胰腺缩小并广泛出血坏死及周围脂肪坏死。结论 乙醇摄入是塞舌尔人急性胰腺炎猝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3.
单核苷酸多态性、环境因素与肝细胞肝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细胞肝癌(HCC)的发生和演进是一个多基因、多因素的复杂过程,是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为第三代遗传标记,充分反映了个体间的遗传差异,决定了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正成为肝癌遗传易感性研究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54.
55.
Shu-bin WANG Bin-hui LIN Wei LIU Guo-jun WEI Zong-guang LI Nai-chun YU Guang-rong JI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英德文版)》2021,(4):777-781
Objective:Supracondylar humerus fractures are the most frequent fractures of the paediatric elbow.The present study introduced a modified surgical procedure for...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VEGFR-2、VEGF和MVD在肾上腺皮质癌(A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手术治疗且具有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的肾上腺皮质肿瘤存档石蜡标本37例,其中良性组20例,恶性组(ACC组)17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良、恶性肾上腺皮质肿瘤中VEGFR-2、VEGF和MVD的表达情况。结果 VEGFR-2在ACC组中呈高表达(76.47%),在良性组中表达较低(25.00%),ACC组与良性组之间VEGFR-2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VEGF在ACC组中呈高表达(70.59%),在良性组中表达较低(25.00%),VEGF在ACC组中的表达与在良性组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MVD在ACC组中的表达为(76.40±15.64),良性组中为(21.05±8.07),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VEGFR-2和VEGF以及MVD在ACC中的高表达为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在ACC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观察DNA聚合酶θ(POLQ)对人类乳腺癌细胞株MCF-7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iRNA转染前后POLQ表达率的变化;利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对不同实验组进行分析.结果 POLQ-siRNA组细胞POLQ mRNA和POLQ蛋白表达量分别是空白对照组的(12.16±0.56)%和(32.01±0.65)% (P<0.01).转染后72 h,POLQ-siRNA组、空白对照组细胞吸光度(A)值分别为(0.76±0.02)和(0.81 ±0.02),POLQ-siRNA 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分析结果显示POLQ-siRNA组放射增敏比(SER)为1.24(>1),表明转染POLQ-siRNA后MCF-7细胞放射敏感性显著增强.结论 抑制POLQ表达可以显著提高MCF-7细胞对放射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姜黄素体外抗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方法:以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为靶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培养液培养,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情况,透射电镜进行形态学检测,流式细胞仪技术结合PI及Annexin V双标记染色检测姜黄素的促凋亡作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Ⅰ,Ⅲ型前胶原及Bcl-2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姜黄素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处理组凋亡细胞增多,凋亡细胞表现出典型的超微结构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凋亡率也在逐渐升高;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显示,姜黄素处理后Ⅰ、Ⅲ型前胶原及Bcl-2 mRNA的表达水平均下调.结论:姜黄素具有一定的体外抗增生性瘢痕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肢体震颤是一种针灸临床常见的病症。本症病因多与“风”有关,与肝的关系较为密切。多郁易怒、心肝火旺、阳风内动,或年老体衰、肝肾不足、水不涵木、虚风内动,皆可引发肢体震颤。此外,胆主决断,倘若胆腑虚寒,则怯弱易惊,亦可引起肢体震颤。我们在对93种中国古代医籍中有关针灸治疗肢体震颤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后的结果显示,涉及肢体震颤治疗的文献共35条,相关穴位34个,总计61个穴次。常用穴位及其取穴次数如下:曲泽(7)、足临泣(5)、中渚(4)、少海(3)、后溪(3)、太冲(3)、合谷(2)、阳溪(2)、阴市(2)、腕骨(2)、承山(2)、金门(2)、内关(2)、阳…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