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57篇
临床医学   10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研究颌骨囊肿的手术治疗效果,观察其手术后的感染发生情况,以及预防控制措施,为提高该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防止并发症提供帮助。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口腔科2009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颌骨囊肿患者70例,观察其手术治疗效果,并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总结相关控制及预防措施。结果 所有70例颌骨囊肿手术患者中,4例老年患者因囊肿过大行开窗减压治疗;2例术后复发,再次手术后痊愈;8例术后并发感染,后经冲洗及碘仿填塞换药后痊愈。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各项生理指标比较包括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等,差异均有统计学(P〈0.05)。不同手术时间及是否抗生素使用、无菌操作、伤口清创是手术感染的临床影响因素。结论 颌骨囊肿手术治疗有感染风险,但可以通过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冲洗干净,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以及充分清创来降低其感染率.从而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52.
赵敏芝  魏世成  纪建国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0,33(3):317-320,后插1-后插2
生物医用材料作为一种主要的非药效治疗途径已在临床中得到广泛运用,其功能优化和安全性评价成为目前主要研究内容.现有的动物实验和细胞水平的研究在揭示材料与机体相互作用和生物相容性机制方面还需进一步深入.蛋白质组学作为后基因组时代的代表性方法,已应用于诸多疾病标记物、药物作用和生理功能整体水平的研究中.生物医用材料需求量的日益增长令其生物学效应评估效率和可靠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运用蛋白质组学的策略对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学效应进行研究,从分子层面分析材料与生物体相互作用,并能在整体水平上反应响应蛋白质的动态变化,是进一步探索生物医用材料改进方向的有效手段.概述了近年来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生物医用材料生物相容性所做的一些代表性研究,并针对其在口腔植入材料的生物学效应研究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了先进生物技术与医用材料发展需求结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3.
由于金属内固定系统的应用存在一些弊端,近30余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可吸收材料用于骨折固定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关注,本文着重介绍α-聚酯类可吸收夹板在颌面部骨折内固定方面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以及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n-HA/PA66凝胶注入牙槽嵴缺损后的重建效果及修复过程。方法:在犬两侧前磨牙区建立牙槽嵴缺损模型,在一侧缺损中注入n-HA/PA66凝胶,另一侧作空白对照。术后4,8,12,16周比较两侧牙槽嵴的高度并作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牙槽嵴表面形态良好。凝胶修复侧牙槽嵴明显高于对照侧(P<0.05)。组织学观察,术后第4周凝胶周围尚未见成骨迹象;直至第16周时,包裹凝胶的肉芽组织才出现早期的片状钙化基质。结论:注射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凝胶可有效重建牙槽嵴。术后第16周凝胶周围开始成骨,与牙槽基骨形成骨性融合。  相似文献   
55.
超高分子聚乳酸植入对大鼠的慢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超高分子聚乳酸在生物体内降解时,对动物是否有毒性及其他不良作用。方法将超高分子聚乳酸植入到SD大鼠体内,术后分批采取血液标本,对其蛋白含量、胆红素含量、脂类含量及重要的酶及电解质的情况进行检测,并采取植入区组织行常规组织学检查。结果超高分子聚乳酸植入到SD大鼠体内后,在术后3月、6月、9月和1年,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甘油三酯、血糖、钾、钠、氯、钙、碱性磷酸酶、谷丙脱氢酶均在正常范围内,实验组较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较对照组乳酸脱氢酶轻度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光镜下各时段植入区组织未见不可逆的排斥反应。结论超高分子聚乳酸长期植入到动物体内后,对动物无毒性及不良作用。  相似文献   
56.
以纯钦或钛合金为主的钦基生物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制作以牙种植体、人工关节等为代表的外科修复、植人类医疗器械,但针对钛基人工牙种植体材料,从临床需求的角度,仍然存在需要提高材料的生物活性、缩短临床骨整合时间、提高材料与骨组织整合的效果和效率问题,因此,对材料表面的改性研究,特别是以骨形态生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为代表的生物改性修饰方法的研究近年来受到更多的关注.为了解改性后的钦基生物材料表面结构与BMP相互作用的生物学关系,本文着重对BMP的结构与功能、钛基材料表面BMP的固定方法、蛋白固定效率和活性检测评价方法,以及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7.
计算机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在国外始于60年代,近年发展迅速并获得广泛开展.据国际知名口腔(牙)医学信息学(dental infomatics,DI)专家Titus KLS教授通过Medline数据库对口腔医学文献资料的检索统计[1],在所有发表的口腔医学文献中涉及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应用的文献,1966~1975年占0.138%,1976~1983年占0.556%,1984~1990年占1.369%,1991~1995年占2.244%.美国牙医协会1994年统计资料显示,1994年在美国已有62%的牙科医生在临床医疗中使用计算机系统[2].  相似文献   
58.
顺铂双路疗法在晚期口腔鳞癌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顺铂双路化疗在晚期口腔鳞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颈外动脉插管灌注顺铂、平阳霉素及5-氟脲嘧啶,同时静脉滴注硫代硫酸钠解毒的方法治疗晚期口腔鳞癌23例,连续使用5-7d为一疗程,顺铂的总剂量达150mg以上时进行疗效判断。结果 除1例因插管后出现暂时性肢瘫拒绝化疗,1例顺铂剂量不足150mg外,特效7例、显效11例、无效3例(肿瘤缩小不足50%),总有效率85.7%。除Ⅰ~Ⅱ级的胃肠道反  相似文献   
59.
骨形成蛋白有明显的促进骨形成作用,在其载体研究中,可吸收高分子材料以其优越的性能日益受到广泛重视。笔者就其中的聚乳酸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可吸收性、生物相客性、机械性能、可塑性和与骨形成蛋白的复合方法等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0.
目的制备聚醚醚酮(PEEK)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材料表面口腔微生物黏附与生物膜形成情况。方法分别制备PEEK基纳米羟磷灰石(n-HA/PEEK)和PEEK基纳米氟磷灰石(n-FA伊EEK)复合材料,以纯钛(CpTi)和PEEK作对照,应用微生物活性剂检测试剂盒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PEEK基纳米复合材料表面口腔微生物黏附和成膜情况。结果与CpTi相比,黏附初期2小时内PEEK及PEEK基纳米复合材料表面口腔微生物黏附量显著减少;四组材料表面在第14天形成的生物膜形貌和厚度基本一致,但PEEK基纳米复合材料组表面生物膜内死菌/活菌比显著高于CpTi及PEEK组,而且n-FA/PEEK组显著高于n-HA/PEEK组。结论PEEK基纳米复合材料表面细菌黏附量低于CpTi,生物膜死菌量显著高于CpTi,提示材料的成分和表面粗糙度影响口腔微生物的黏附和生物膜的组成结构,PEEK基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