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57篇
临床医学   10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41.
骨组织原位杂交骨折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适用于研究下颌骨骨折愈合过程中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基因表达的动物实验方法。方法 :用颊侧皮质骨造成兔的一侧下颌骨骨折 ,分别于术前 1d和术后第 1、3、5、7、14、30、6 0、90天处死动物 ,在处死动物前行骨折侧颈总动脉插管灌注含有DEPC的 4 %多聚甲醛溶液。切取标本后固定、脱钙、制作蜡块、切片 ,进行原位杂交实验。结果 :通过建立的动物模型可得到良好的核酸原位杂交效果。结论 :建立的方法能有效地保存原位杂交信号的敏感性 ,为在基因水平研究骨折愈合的分子机制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和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42.
计算机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在国外始于60年代,近年发展迅速并获得广泛开展.据国际知名口腔(牙)医学信息学(dental infomatics,DI)专家Titus KLS教授通过Medline数据库对口腔医学文献资料的检索统计[1],在所有发表的口腔医学文献中涉及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应用的文献,1966~1975年占0.138%,1976~1983年占0.556%,1984~1990年占1.369%,1991~1995年占2.244%.美国牙医协会1994年统计资料显示,1994年在美国已有62%的牙科医生在临床医疗中使用计算机系统[2].  相似文献   
43.
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降解过程中的超微结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PDLLA)骨折内固定系统在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时的降解特性。方法:建立犬下颌骨骨折的实验动物模型,采用国产超高分子量PDLLA骨折内固定系统固定下颌骨骨折,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术前及术后1、3、6月可吸收接骨板在降解过程中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术前PDLLA材料的表面较为粗糙,但表面无明显的孔洞;术后1月,材料表面出现龟裂纹,为较浅的沟槽;术后3月,材料表面深在沟槽明显增多; 术后6月,材料表面变为完全凹凸不平的堆积物。结论:PDLLA降解时首先在表面和浅层,术后3月已逐渐深入内部,此时其力学强度也明显下降,但骨折愈合已基本完成,内固定系统开始崩解、吸收,从而避免了金属接骨板存在不利于骨折愈合的应力遮当效应。  相似文献   
44.
张黎  符起亚  魏世成  林典岳 《重庆医学》2011,40(26):2606-2607,2610
目的探讨快速机械扩弓(RE)、慢速机械扩弓(SE)及磁力扩弓(ME)方式与牙周组织改建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上颌扩弓患者60例,男女各30例,年龄10.2~12.5岁。将其分为快速机械扩弓(RE)组、慢速机械扩弓(SE)组及磁力扩弓(ME)组,每组20例。利用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检测扩弓前、24 h、7 d,保持7、142、8 d龈沟液(GCF)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变化,比较3种扩弓方式对前、后GCF内AST和ALP水平的影响。结果扩弓24 h~14 d,3种不同扩弓方式对GCF-AST水平影响不同(P<0.05);扩弓24 h~28 d,3种不同扩弓方式对GCF-ALP水平影响不同(P<0.05)。结论在口腔卫生良好时,GCF-AST、GCF-ALP水平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牙周组织的改建,磁力产生持续不断的力,有利于牙周组织的改建。  相似文献   
45.
背景:影响牙种植长期稳定可靠的因素很多,其中种植体-骨组织界面,种植体-基台界面和种植体螺纹结合对种植体的长期可靠性有重要的影响。 目的:分析种植体系统螺纹结构及接触面的力学和疲劳性能,研究潜在失效部位。 方法:利用三维建模的方法建立种植体系统和骨组织模型,在Ansys Workbench中进行网格划分,设定材料属性、约束和加载条件,完成种植体系统-骨组织的静力分析和疲劳分析。 结果与结论:利用专业的CAD软件CATIA,建立两段式直基台种植体系统,且该种植体系同具有平台转移,六方定位,锥度密封等特点,种植体结构有代表性。种植体、基台和种植体的尺寸选择参照目前主流厂商的尺寸设计规则,并且螺纹和配合符合机械设计的规范。由于中央螺丝承受拉应力作用,所以整个种植体系统中,中央螺丝与种植体内螺纹上半部分结合处是失效风险最大的区域,同时疲劳安全系数较低。中央螺丝螺纹疲劳断裂也是种植体的潜在危险之一。  相似文献   
46.
生物降解性骨内固定夹板行颧弓骨折内固定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DL-聚乳酸(PDLLA)夹板行颧弓骨折内固定的疗效及材料生物和物理性能。方法:选用4只狗造成颧弓骨折后用PDLLA夹板内固定,采用大体、组织学、四环素荧光活体骨标记、X线摄片,观察骨折内固定效果;并与微型钢板内固定比较。结果:①PDLLA板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在颧弓骨折内固定中可达到与微型钢板相同的内固定效果。②PDLLA板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不引起周围组织的炎症和异物反应。③PDLLA板植入后逐渐降解,何时完全吸收有待更远期观察。结论:PDLLA是一种很有应用价值,比较理想的骨折内固定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47.
可吸收接骨板行下颌骨骨折内固定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可吸收性聚乳酸内固定系统在下颌骨骨折内固定中的疗效。方法:采用队列研究,将24例下颌骨骨折分为条件接近的两组,分别行可吸收接骨板内固定和微型金属接骨板内固定。结果:可吸收内固定术后骨折段的稳定性好,骨折的愈合正常,咬合关系恢复良好,与微型金属接骨板的疗效相似,且近期内无明显的异物反应,无任何疼痛、不适。结论:在下颌骨单纯性线性骨折治疗中,可吸收性高分子聚合物微型接骨板和螺钉是一种比金属接骨板更理想的骨折内固定系统。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聚左消旋聚乳酸膜对羊腭部软组织缺损的引导修复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3/07在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取四川简阳山羊12只,分为左消旋聚乳酸组和空白对照组,6只/组。左消旋聚乳酸膜由成都迪康中科生物医学材料有限公司制备,分子质量约4.1×104u,拉伸强度>5.0M Pa,厚0.5m m,膜无色透明,可以根据需要修剪成不同的形状。于两组羊硬腭中份切除一18.0m m×16.0m m的矩形黏骨膜,暴露骨面,用骨膜分离器潜行分离周围黏骨膜,形成约3m m的游离黏骨膜边缘。再于暴露骨面用牙科裂钻做一17.0m m×15.0mm的矩形骨缺损,使得口鼻腔相通,形成腭部贯通性缺损模型。左消旋聚乳酸组植入一21.0m m×19.0m m左消旋聚乳酸膜,空白对照组制备同样大小的软硬组织缺损,但不植入左消旋聚乳酸膜。分别于术后1~7周对两组腭部软组织缺损大小进行测量。7周后取左消旋聚乳酸组缺损区新生软组织标本,行组织切片光镜观察。结果:实验纳入12只羊,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术后不同时间平均黏骨膜缺损面积的比较: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左消旋聚乳酸组于术后第3,4,5,6周均显著缩小[(249.11±26.08),(202.32±14.15)m m2;(249.11±28.34),(167.32±22.73)m m2;(249.11±27.23),(72.14±12.08)mm2;(249.11±26.78),(3.34±2.28)m m2;P均<0.01],且于第7周完全关闭软组织缺损。②两组大体观察结果比较:左消旋聚乳酸组:术后第1周,术区有轻微红肿,缺损边缘已有新生的黏膜上皮组织,黏膜缺损面积因水肿的边缘而轻微的缩小,左消旋聚乳酸膜由透明变为乳白色半透明。第2周,红肿已消失,黏骨膜缺损边缘新生的上皮组织已经完全覆盖黏膜缺损边缘,黏膜缺损面积进一步缩小,左消旋聚乳酸膜仍为乳白色半透明。第3~5周时,黏膜缺损面积持续缩小,左消旋聚乳酸膜变为乳白色不透明。第6周时,6只山羊的黏膜缺损已有5只完全关闭,愈合的软组织中央均有不同大小的疤痕组织形成。剩下的1只在第7周时完全关闭。空白对照组:第1周,术区未见红肿,黏膜上皮组织再生尚未完全覆盖黏膜缺损边缘。第2周,黏膜上皮组织已完全覆盖黏膜缺损边缘。第3周,黏骨膜向鼻腔垂直生长,覆盖部分骨缺损边缘,水平测量黏骨膜缺损及骨缺损面积没有缩小。第4~7周,黏骨膜缺损及骨缺损与第3周时没有变化。6只羊均形成永久性口鼻瘘。③左消旋聚乳酸组光镜观察结果:新生黏膜组织由复层鳞状上皮覆盖。较薄的新生黏膜组织处,上皮和结缔组织纤维排列方向较为紊乱;较厚的新生黏膜组织处,纤维排列方向成横向或纵向走行,在不同的层面走向不同,但在同一层面排列较为整齐。结缔组织内可观察到少量血管,未见神经、肌肉和骨组织。愈合软组织中央均可见大小不等的瘢痕组织。新生黏膜与材料接触处可见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形成的包膜,未见明显炎症反应和异物反应。结论:左消旋聚乳酸膜可引导羊腭部黏骨膜沿其生长,自行修复一定大小的软组织缺损从而达到修复重建腭部软组织缺损的目的。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PDLLA)骨折内固定系统治疗犬下颌骨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超高分子量PDLLA骨折内固定系统对犬下颌骨骨折进行内固定。在术后1年内,观察其活体状况、大体解剖学形态、下颌骨折区处X线片表现、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超高分子量PDLLA骨折固定系统用于治疗犬下颌骨骨折具有机械强度高、固定效果可靠等优点,与金属内固定系统的疗效相似。而且PDLLA降解、吸收速度适中,生物相容性良好,既能保证骨折的正常愈合,又避免了金属接骨板的应力遮挡效应。结论: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是一种理想的骨折内固定系统。  相似文献   
50.
膜引导组织再生术在腭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腭部缺损的整复矫治,长期以来一直为学者们所关注,国内外学者做了各种探索研究。本文对膜引导再生技术在腭部缺损整复中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主要介绍了膜引导再生术在腭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