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57篇
临床医学   10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2 毫秒
11.
口腔医学信息学新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口腔医学信息学是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与现代口腔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其形成是建立在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以及医学信息学发展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随着21世纪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以及医学信息学的不断发展,口腔医学信息学也将不断发展完善;各种新的口腔医学信息学技术及其产品将不断出现并应用于口腔医学各个领域;因此要对未来口腔医学信息学的发展作出预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已经发展成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口腔医学信息学的影响则可预见,其前景可展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鼻唇沟皮瓣整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应用鼻唇沟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共计 4 7例。其中口底 12例 ,下颌牙龈 7例 ,鼻翼、鼻旁 8例 ,全下唇 7例 ,颊部 5例 ,下睑及上唇各 4例 ;以下方为蒂 31例 ,以上方为蒂 16例 ;单侧皮瓣 30例 ,双侧皮瓣 17例。皮瓣面积 1.8~ 3.5cm× 3~ 7cm不等。结果  4 7例患者术后皮瓣全部存活 ,效果较好。结论 鼻唇沟皮瓣整复口腔颌面部轻、中度软组织缺损具有操作简单 ,皮瓣成活率高的优点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腭部缺损的整复矫治,长期以来一直为学者们所关注,国内外学者做了各种探索研究。本文对膜引导再生技术在腭部缺损整复中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主要介绍了膜引导再生术在腭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背景:纳米氟磷灰石糊剂涂敷法可在人牙齿表面生长出类似牙釉质的柱状晶体。目的:观察1mg/L人体安全浓度的氟离子对纳米氟磷灰石糊剂修复人工釉质缺损的影响。方法:将人工早期釉质缺损样本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在样本表面涂敷添加含氟的纳米氟磷灰石糊剂(实验组)与不加氟的纳米氟磷灰石糊剂(对照组),置于37℃水浴孵箱中修复。反应前后对牙齿表面行扫描电镜观察,晶体结构分析,化学成分鉴定和韦氏显微硬度测试。结果与结论:经处理后,两组样品表面都可见有一层与牙釉质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类似的晶体生成,但实验组牙釉质样品表面结晶度、韦氏显微硬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样品(P<0.05),且实验组牙釉质样品表面更光滑。结果表明,人体安全浓度含氟纳米氟磷灰石糊剂可明显提高人工釉质龋显微硬度、结晶度和表面光滑度。  相似文献   
15.
生物医用材料作为一种主要的非药效治疗途径已在临床中得到广泛运用,其功能优化和安全性评价成为目前主要研究内容.现有的动物实验和细胞水平的研究在揭示材料与机体相互作用和生物相容性机制方面还需进一步深入.蛋白质组学作为后基因组时代的代表性方法,已应用于诸多疾病标记物、药物作用和生理功能整体水平的研究中.生物医用材料需求量的日益增长令其生物学效应评估效率和可靠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运用蛋白质组学的策略对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学效应进行研究,从分子层面分析材料与生物体相互作用,并能在整体水平上反应响应蛋白质的动态变化,是进一步探索生物医用材料改进方向的有效手段.概述了近年来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生物医用材料生物相容性所做的一些代表性研究,并针对其在口腔植入材料的生物学效应研究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了先进生物技术与医用材料发展需求结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背景:纳米氟磷灰石糊剂涂敷法可在人牙齿表面生长出类似牙釉质的柱状晶体。 目的:观察1 mg/L人体安全浓度的氟离子对纳米氟磷灰石糊剂修复人工釉质缺损的影响。 方法:将人工早期釉质缺损样本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在样本表面涂敷添加含氟的纳米氟磷灰石糊剂(实验组)与不加氟的纳米氟磷灰石糊剂(对照组),置于37 ℃水浴孵箱中修复。反应前后对牙齿表面行扫描电镜观察,晶体结构分析,化学成分鉴定和韦氏显微硬度测试。 结果与结论:经处理后,两组样品表面都可见有一层与牙釉质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类似的晶体生成,但实验组牙釉质样品表面结晶度、韦氏显微硬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样品(P < 0.05),且实验组牙釉质样品表面更光滑。结果表明,人体安全浓度含氟纳米氟磷灰石糊剂可明显提高人工釉质龋显微硬度、结晶度和表面光滑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醚醚酮(Nano-hydroxyapatite/Polyetheretherketone ,n-HA/PEEK)仿生种植材料受力时种植体及其周围骨组织的应力特征,为该种植材料的临床运用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根据CT扫描数据及种植体产品数据建立包括牙槽骨、种植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比较在150N垂直加载条件下n-HA/PEEK和钛种植体周围骨皮质及骨松质的应力分布。结果:两种材料应力分布规律:紧邻种植体颈部的骨皮质应力最大远离处逐渐减小,皮质骨内两种材料的表面最大应力有显著性差异(P<0.05)。负重时钛金属种植体其表面应力波动变化范围增大,容易形成应力集中。同骨组织具有相似弹性模量的n-HA/PEEK材料表面应力分布更均匀。结论:n-HA/PEEK材料更有利于将种植体所受载荷以应力的形式传递到周围骨组织中去,有利于保持骨结合面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修复硬腭裂隙 ,观察由聚 DL 乳酸 (PDLLA)制成的可吸收医用膜植入硬腭裂隙后的局部变化及临床效果 ,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 2 .67~ 12 .83岁的腭裂患者 3 2例 ,于软腭及悬雍垂裂修复同期剖开硬腭裂隙、植入可吸收医用膜并予以固定 ,术后定期随访 ,了解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可吸收医用膜色泽、质地的变化、局部组织生长及创口愈合情况。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 ,术后患者软腭及悬雍垂创口愈合良好 ,无穿孔与裂开 ;硬腭部植膜区创口周围组织沿医用膜向中心生长 ,创口逐步缩小 ,术后 12周完全由新生软组织关闭。追踪观察 6个月 ,局部组织较为平滑 ,与周围正常组织色泽基本相同 ,形态相近。结论 :可吸收医用膜用于硬腭裂隙修复 ,手术操作简单、实用、可行 ,临床效果肯定 ,可选择性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可吸收夹板颌面部骨折内固定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金属内固定系统的应用存在一些弊端,近30余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可吸收材料用于骨折固定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关注,本文着重介绍α—聚酯类可吸收夹板在颌面部骨折内固定方面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以及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解决常规腭裂修复术存在的问题,利用组织引导再生技术的原理,设计基于膜引导的腭裂整复方案,为需要后退软腭的腭裂修复提供新的途径或方法。方法:使用聚-DL-乳酸制成厚0.5mm、有一定强度与韧性的可吸收生物膜。先行软腭成形术,然后剖开硬腭裂隙边缘,于口腔侧骨膜瓣与腭骨水平板间形成一间隙,将膜植于其中并固定,利用膜的引导再生特性与桥梁支架作用,引导两侧软组织向中线生长而关闭裂隙。选择3-10岁需行软腭后退的腭裂患者19例,于全麻下行软腭后退成形术及硬腭裂隙植膜的临床试验,临床追踪观察6个月,了解腭裂修复的临床效果。结果:该腭裂修复方案切实可行,全部患者均按设计方案实施了腭裂修复术,方法简单,操作容易。3个月后19例患者均获临床一期愈合,6个月时临床观察软腭形态佳,腭咽闭合良好,达到腭裂硬腭软组织缺损修复、保证软腭充分后退的目的。结论:基于膜引导组织再生技术的后退软腭的腭裂修复方案,是一个创新的腭裂修复方案,手术操作简单、实用,临床效果满意,为腭裂修复提供了新的途径及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