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98篇 |
免费 | 107篇 |
国内免费 | 5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15篇 |
妇产科学 | 24篇 |
基础医学 | 59篇 |
口腔科学 | 22篇 |
临床医学 | 173篇 |
内科学 | 135篇 |
皮肤病学 | 11篇 |
神经病学 | 120篇 |
特种医学 | 101篇 |
外科学 | 121篇 |
综合类 | 425篇 |
预防医学 | 327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157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304篇 |
肿瘤学 | 6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3篇 |
2023年 | 55篇 |
2022年 | 60篇 |
2021年 | 63篇 |
2020年 | 78篇 |
2019年 | 59篇 |
2018年 | 54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47篇 |
2014年 | 75篇 |
2013年 | 96篇 |
2012年 | 99篇 |
2011年 | 108篇 |
2010年 | 115篇 |
2009年 | 136篇 |
2008年 | 98篇 |
2007年 | 66篇 |
2006年 | 75篇 |
2005年 | 84篇 |
2004年 | 83篇 |
2003年 | 77篇 |
2002年 | 45篇 |
2001年 | 56篇 |
2000年 | 51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40篇 |
1997年 | 44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目的:对2002~2008年天津市18个区县主要卫生资源配置进行公平性分析,从而为卫生行政部门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lorenz曲线和Gini系数,从天津市各区的人口分布和地理分布的角度,分析卫生物力资源(卫生机构、床位)和卫生人力资源(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医师、注册护士)的配置公平性.结果:2002~2008年天津市18个区县的五种卫生资源按人口分布的Gini系数范围为0.2-0.4,注册护士的Gini系数始终高于0.38.结论:2002-2008年天津市卫生资源配置按人口分布处于比较合理的状态.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和执业医师配置相对平均;卫生机构、床位配置比较合理.值得注意的是注册护士的配置公平性差别较大,并且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自2007年已达到0.4的警戒线.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研究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变量的筛选,建立起准确可靠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针对小样本的特性,如何对模型的泛化能力(即预测性能)进行可靠的评价;并在数据集来源于分离抽样时,对模型进行过抽样的调整,使调整后的结果适用于人群预测疾病发生的可能性.方法 以2型糖尿病并发末梢神经病变数据为例,采用最优子集法与AIC信息准则相结合对变量进行快速方便的筛选,并采用Monte Carlo模拟抽样的方法(具体为10~100次的3~10折分层交叉验证法)对模型的泛化能力作出评价和比较.结果 采用最优子集法与AIC信息准则相结合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准确率为79.6%,ROC面积为0.8802,经分层交叉验证法验证,泛化能力优于用一般筛选变量方法建立的模型;用先验概率对后验概率进行过抽样的调整,使调整后的结果适用于人群预测疾病发生的可能性.结论 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尝试多种筛选变量的建模策略,在小样本情况下,若欲对模型的泛化能力做出可靠的评价,可采用分层交叉验证的方法;当样本来源方式为分离抽样时,若研究目的 为建立预测模型,则应采用先验概率对后验概率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14.
[目的]通过对天津市某医院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影响阑尾炎住院费用的因素,为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和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提供统计依据。[方法]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影响阑尾炎住院费用的因素进行筛检和分析。[结果]阑尾炎住院费用中药品费用所占比例最高,西药费用所占比例高达51.36%,多因素分析筛检出住院费用影响因素有住院天数、年龄、抢救次数、手术与否,β值和P值分别为(β=0.0017,P﹤0.001;β=0.002,P﹤0.001;β=0.079,P﹤0.001;β=0.127,P﹤0.001)。[结论]在统一的诊疗常规基础之上制定阑尾炎的单病种收费标准,同时加强合理用药,控制药品费用比例,可以有效地降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15.
[目的]观察不同深度、不同时间氦氧饱和暴露处理小鼠血清皮质酮及白介素-2(IL-2)含量的变化,探讨饱和潜水环境对免疫功能影响的规律和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6~8周龄的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100m氦氧饱和暴露24h组、72h组和400m氦氧饱和暴露24h组、72h组。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小鼠血清皮质酮及IL-2的含量。[结果]100m氨氧混合气暴露24h及72h后小鼠血清皮质酮含量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而IL-2含量未见明显变化;400m氨氧饱和暴露24h及72h后小鼠血清皮质酮含量明显升高(P〈0.01),IL-2含量明显降低(P〈0.01),两种深度下暴露72h与24h组之间的皮质酮及IL-2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饱和潜水环境可以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它可能是大深度饱和环境致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6.
117.
目的通过不同手术方法探究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远期预后情况。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两组,锚钉悬吊固定组(AS组):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中的锚钉悬吊固定法;Arch钢板固定组(TP组):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中的Arch钢板固定法。每组各45例。通过两种方法分析AS组与TP组的神经功能、轴性症状、开门角度和门轴侧融合率的疗效及远期预后差异性。结果手术前AS组与TP组JOA评分无差异性,AS组与TP组手术后1年与手术前相比较JOA评分均明显升高;AS组与TP组相比较神经功能改善率无差异性;术后1年,TP组11例发生轴性症状,发生率为24.44%,AS组26例发生轴性症状,发生率为57.78%,经比较有明显差异。通过CT测量开门角度,术后1个月和1年,TP组与AS组相比较开门角度明显增大,两组术后1年与术后1个月相比较降低,但TP组仍大于AS组。结论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中Arch钢板固定法优于锚钉悬吊固定法,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且一年内远期预后整体效果好,Arch钢板固定法好于锚钉悬吊固定法。 相似文献
118.
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门诊自2016年9月起,成立"预约中心",基于信息技术实行一站式集中医技预约服务模式。经过1年的探索和运用,全院各类医技科室平均预约率达到86%~95%。通过该预约模式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快速缓解了当前就医不便的迫切问题,提升了整体医疗服务效率。并就在实施"一站式"集中医技预约就医模式的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实践体会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19.
质量管理工作循环,又称PDCA循环管理,是50年代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的一种管理工作方法。医院是惯性运行的医疗技术机构,其质量管理也需要在惯性运行中持续不断地 相似文献
120.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汤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观察其对血管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100只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及中药组(共90只),对模型组及中药组大鼠进行高盐饲料喂养以诱导高血压模型,最终将30只造模成功大鼠纳入研究,即模型组、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每组10只,中药组大鼠分别接受1. 32 kg/m L、及0. 33 kg/m L天麻钩藤汤灌胃,1次/d,连续干预10 d,疗程结束后比较4组大鼠血压变化,胸主动脉的病理变化,外周血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 WF)水平变化,并用活性氧(ROS)检测4组胸主动脉细胞氧化应激水平。结果:干预结束后中药组大鼠的血压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其中随着天麻钩藤汤剂量升高大鼠收缩压降低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及中药组大鼠胸主动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受损变化,其中中药组结构、厚度、内膜完整性均较模型组改善,其改善程度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外周血ET-1及v WF均有所下降,NO水平有所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随着天麻钩藤汤剂量增加,大鼠上述指标改善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模型组大鼠比较,中药组大鼠胸主动脉ROS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高剂量组下降趋势最明显,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天麻钩藤汤可有效治疗高血压,可抑制动脉氧化应激水平,改善高血压血管重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