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原发性附睾癌 (Primaryeqididymalcarcinoma,PEC)是一种罕见的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因此对其的研究尚缺乏系统性。据文献报道[1,2 ] ,原发性附睾癌一般为腺癌或未分化癌 ,生长迅速 ,以外科手术切除治疗为主 ,大部分患者预后较其他男性生殖系统肿瘤要差。在诊断原发性附睾腺癌时应极为慎重 ,需与其它多种附睾肿瘤病变相鉴别。在排除了其它附睾肿瘤和转移癌的基础上 ,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现将我们在外科病理诊断中所遇到的 1例原发性附睾腺癌报道如下 ,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讨论 ,旨在加深临床对此肿瘤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报告1例罕见的心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心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通过组织学方法,对1例心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组织学形态进行观察,并进行了特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电镜的研究。结果患者左房内房间隔上可见一占位病变。体积10cm×3cm×9cm。显微镜下见肿瘤组织由梭形、卵圆形及多核细胞组成,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多见。特殊染色:PAS(+)、AB(+)。免疫组化:CD68(+)、α-AT(±)、CEA(-)、KER(-)。电镜结果:瘤组织由多种细胞成分组成,以纤维母细胞为主。支持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诊断。结论原发心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心脏原发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临床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123.
喉癌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与病理分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喉癌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与病理分级的关系王剑波,李西启,马福成,陈万录(第四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西安710032莱阳解放军145医院病理科)近年来研究发现,p53基因突变与细胞增殖、遗传不稳定和易发肿瘤有关,在一些人类肿瘤组织中发现有p53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124.
淋巴结转移性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sex cord-stromal tumors)是一组由分化程度不等的粒层细胞、卵泡膜细胞、产生胶原的间质细胞、支持细胞、Leydig细胞及其各种黄素化细胞等性腺问质成分单一或混合构成的肿瘤,由于胚胎发育的复杂性决定了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往往有多向分化,临床病例较少,故缺乏系统性研究。本文通过文献复习,结合1例转移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对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sex-cord tumor、with annular tubules,SCTAT)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5.
亚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与心肌细胞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亚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与心肌细胞存活关系。方法:16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完全闭塞45min,并再灌注(或无再灌注)7~10d,以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为放射自显影示踪剂,三氯四氮唑(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TTC)及HE染色检测梗死灶组织结构改变,透射电镜下观察显影浓聚区内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结果:无再灌注组,^18F-FDG自显影浓聚面与TTC百分比分别为(24.2&;#177;1.9)%和(26.5&;#177;2.5)%,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2.07,P=0.06),而再灌注组两者之间百分比值分别为(20.5&;#177;2.4)%和(31.2&;#177;2.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9.1,P=0.000);电镜下观察到损害严重的心肌细胞仍然摄取^18F—FDG。结论:与TTC染色相对照,^18F-FDG可反映梗死灶周围心肌细胞存活性,但对病变心肌存活能力的估计过高,尤其表现在再灌注组。  相似文献   
126.
p21WAF1/CIP1与PC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在我国有明显上升趋势 ,已成为严重危害患者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因子p2 1WAF1/CIP1是一种CDKIs蛋白 ,可以阻止细胞通过G1/S期转换“关卡” ,对细胞周期具有负调控作用 ,同时还具有抑癌基因活性〔1,2〕,其低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5,7〕。PCNA是DNA多聚酶δ的辅助蛋白 ,参与DNA合成和细胞周期调控。本研究检测了p2 1WAF1/CIP1与PC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 ,初步探讨了p2 1WAF1/CIP1与PCN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  相似文献   
127.
目的 探讨附睾原发性恶性间皮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2例附睾原发性恶性间皮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组织形态学、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 2例附睾原发性恶性间皮瘤呈上皮样组织学改变(上皮样型间皮瘤),在纤维性间质背景中,含有片状、灶状或巢状上皮细胞团,局部有腺样结构形成。淀粉酶消化的PAS染色瘤细胞呈(-),网织纤维染色显示上皮性肿瘤特点,局部呈双向分化;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瘤细胞calretinin( ),EMA强( ),vimenfin弱( ),CEA(-)。结论 原发于附睾的恶性间皮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预后差,临床易误诊。其组织形态复杂多样,应注意与附睾的良性增生性病变及腺癌和梭形细胞肿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128.
目的 观察嘧啶核苷磷酸化酶 (PyNPase)在胃癌和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并探讨其与肿瘤病理类型、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胃癌组织 4 0例、乳腺癌组织 4 4例及正常组织 12例 (6例胃黏膜组织、6例乳腺组织 )中PyNPase的表达。结果 PyNPase在胃癌及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 10 0 % ,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及乳腺组织中的表达 (33 3%和 16 7% ) (P <0 0 1) ;在不同病理类型肿瘤中PyNPase的表达差异不显著 (P>0 0 5 ) ;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及乳腺癌组织中 ,PyNPase的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0 %和 5 7 9% ,而在未发生转移的癌组织中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3 6 %和 8% ,二者差异显著 (P <0 0 5 ) ;在术后生存 <5年的病例中 ,PyNPase的强阳性表达率为 5 4 5 % ,生存 >5年的病例为 7 8% ,两者差异极显著 (P <0 0 1)。结论 PyNPase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 ,与肿瘤的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9.
目的探讨高危HPV感染与抑癌基因表达产物p53、p16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分析96例胃癌和癌前病变及腺癌组织中HPV-1/18DNA、P53和p16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HPV-16亚型和18亚型的阳性率分别为34.38%和8.33%;P53和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88%和43.75%.HPV-16亚型、P53和p16蛋白在癌前病变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腺癌组织有显著差异(P<0.05),HPV-16和P16蛋白、P53蛋白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HPV-16亚型感染、P53及p16蛋白的水平表达与胃癌的呈正相关,p16蛋白的低表达率是肿瘤预后差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30.
目的分析肾癌的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CT表现,提高肾癌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例证实的20例肾癌的64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表现,部分病例行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重建(SSD)、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及AVA软件血管分析。结果大肾癌14例,小肾癌6例,其中实性肾癌16例,囊性肾癌4例,增强扫描动脉期13例见肾肿块明显强化或其内点状、条状及结节状明显强化影,实质期及肾盂期肿块密度明显下降,呈"快进快出"改变;三例呈轻、中度增强,囊性肾癌增强扫描显示囊壁、壁结节及囊内分隔动脉期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强化不明显。结论肾癌的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有特征性改变,呈现典型的"快进快出"改变,绝大多数肾癌都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